我们“看错”了麦卡锡!
近日美国议员盖兹提议,要求美国立即停止对乌克兰的援助,跟俄罗斯早日达成和平协议!对此,共和党众议院议长麦卡锡表示,不能停止!我们美国在乌克兰已经支出了1000亿美元,我们要的是胜利!麦卡锡同时还批评拜登,对乌克兰援助的时间有点太晚了。因为麦卡锡在当选众议院议长之前,他还发誓当选后会限制美国政府对乌克兰的援助,现在想想,麦卡锡原来只是为了欺骗选票。同时从麦卡锡的言论之中,我们也能感受到,麦卡锡是个好战分子,是一个极端分子,真心为未来世界的和平感到担忧啊
近日美国议员盖兹提议,要求美国立即停止对乌克兰的援助,跟俄罗斯早日达成和平协议!对此,共和党众议院议长麦卡锡表示,不能停止!我们美国在乌克兰已经支出了1000亿美元,我们要的是胜利!麦卡锡同时还批评拜登,对乌克兰援助的时间有点太晚了。因为麦卡锡在当选众议院议长之前,他还发誓当选后会限制美国政府对乌克兰的援助,现在想想,麦卡锡原来只是为了欺骗选票。同时从麦卡锡的言论之中,我们也能感受到,麦卡锡是个好战分子,是一个极端分子,真心为未来世界的和平感到担忧啊
国会议员的任期限制、边境安全、削减政府开支问题……麦卡锡已经承诺要在今年年初对一些问题展开投票,两党之争、共和党内讧的麻烦将很快到来。
人抱团,不让共和党人轻松过关也就算了,竟然还遭遇党内强硬派“跑票”?
“坐拥”222个共和党议席的美国众议院共和党领袖凯文·麦卡锡,此前或许没有料到,通往众议长座位的道路如此艰辛。
总算,通过休会、做工作、妥协、再投票,麦卡锡终于在第15轮投票中迈过人数门槛,如愿成为新一任美国众议院议长。
为了展现团结、同闹内讧的共和党形成鲜明对比,人线点刚接受手术的马里兰州人戴维·特罗内,下午2点穿着拖鞋和医院的袜子回到国会大厦。“是时候投票给(人)哈基姆·杰弗里斯了!”
凯瑟琳·克拉克也发通知给所有的议员,试图投票反对共和党人的休会动议。
尽管如愿休会、离开众议院时,麦卡锡对媒体表示自己有信心在当晚获得“一劳永逸完成这件事”的选票。“我的父亲总是告诉我,重要的不是你如何开始,而是你如何结束。”麦卡锡说道。
缺席前几轮投票的科罗拉多州共和党人肯·巴克,虽然在第14轮投票时终于不负众望赶回了华盛顿、出现在国会大厦、投下了宝贵的一票,缺席前两场投票的得克萨斯州共和党人卫斯理·亨特也投给了麦凯恩,但麦卡锡想要撬动6名顽固的强硬保守派不易。
此前投票给特朗普的佛罗里达州共和党人马特·盖茨在第14轮投票中投了弃权票。而麦卡锡差1票就可以扭转乾坤,他企图再挣扎一番,起身走向盖茨,试图劝对方修改弃权的立场。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肢体动作丰富。很快,麦卡锡走开了,露出了生气的表情。“这是我们今晚第一次看到他明显不高兴。”《》记者凯迪·艾德蒙森写道。
面对这样的结果,共和党人麦克亨利提议众议院休会至下周一,但很快共和党方面否决了休会动议。
“大家就座,让我们再来一轮。”麦卡锡喊话道。显然,他坚持要在今天看到他希望的结果。
总算,6个“顽固分子”在最后都确定投下弃权票,使得麦卡锡当选的门槛降低。也就是说,麦卡锡以216票支持,如愿成为美国第118届国会众议长。
出身于家族,22岁进入政界,2011年成为众议院共和党,3年后当选众议院多数党领袖。混在共和党的圈子里,麦卡锡算是一路顺风顺水。
2015年共和党籍众议长博纳辞职后,麦卡锡在众议长争夺战中输给了小他5岁的保罗·瑞安。2018年中期选举共和党丢掉众议院控制权后,麦卡锡继续担任众议院少数党领袖。直到去年年底的中期选举共和党以微弱优势赢回众议院,麦卡锡终于看到了机会,并且如愿了。甚至,几个“顽固分子”在最后还被点名护送新众议长麦卡锡“上位”。
且不说这15轮投票展现了共和党内部巨大的分歧,美国媒体指出,麦卡锡为了争取反对者的选票而在削减政府开支等问题上的“幕后交易”,是为了其个人政治利益而做的退让,可能会给他接下来的工作开展埋下“地雷”。更别说,共和党在众议院的优势本就微弱,而一定会竭尽全力给他找麻烦。
国会议员的任期限制、边境安全、削减政府开支问题……麦卡锡已经承诺要在今年年初对一些问题展开投票,两党之争、共和党内讧的麻烦将很快到来。
“众议长麦卡锡梦想的工作可能会变成美国人民的噩梦。”参议院领袖舒默在社交媒体上写道。
在这三项当中,并没有任何言论是针对中国的。但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有关网站表示,
麦卡锡虽没有发表对待中国的观点,但是他在中国问题方面早已跃跃欲试,迟早都会采取行动。
果不其然,麦卡锡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就公开对中国放出狠话,他着重提到了美国预备建立专门应对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的计划,
又表示该委员会如果建立成功,自己会立刻实施两大举措,一是窃取知识产权,二是新冠的起源。
他表示自己会在就职之后,立刻在这两方面对中国进行彻查。随后他又抱怨拜登一直以来都没有对中国采取措施进行处理,连反抗都没有,
所以他的总体观念就是,在他上任之后会采取更为强硬的对华态度,使得拜登政府再也无法对中国袖手旁观。
不难发现,麦卡锡的言论非常极端,非常扭曲,对中国完全充满恶意,这使得其国内的政治家们非常兴奋,对此纷纷表示支持。
麦卡锡将当做了一项终身事业,而拜登却并不同,所以他才会在自己获得了优势的时候直接针对中国,并拿出了如此强硬的态度,
甚至再次提及所谓的新冠溯源问题,试图对中国抹黑。当然了,麦卡锡的想法也并不一定能够完全成功,
毕竟执政者还是拜登政府,为了能够留住自己的宝座,拜登是不会轻易通过麦卡锡的这些想法的。
一张曼联分析团队坐在诺坎普高层看台的照片,最近引发了球迷的关注。8名教练和分析师团队居高临下观看比赛,分析有用的数据,帮助曼联主帅滕哈格和场边教练组进行战术调整。
有人简单地说「8名分析师」,这是错误的判断,照片中只有5名分析师,其余两个为门将教练,另一人则是曼联技术总监、名宿达伦·弗莱彻。值得一提的是,曼联的分析师中还有一名日本籍的长谷川海田(Kaita Hasegava)。
另外4人则是卢克·赖特(Luke Wright)、卢克·拉曾比(Luke Lazenby)、凯文·凯伊(Kevin Keij)和汤姆·格林(Tom Green)。其中,凯恩·凯伊在阿贾克斯时代就是滕哈格的分析员,负责在比赛期间整理视频和数据,将信息及时传递到场边的教练席。
这个团队收集的数据,还将被输入到曼联卡林顿训练场的中央数据库,该数据库由俱乐部的一线队分析主管保罗·布兰德(Paul Brand)监管,滕哈格可以调用其中的内容,为球员备战未来的比赛。
门将教练理查德·哈蒂斯坐在弗莱彻身边,还有坐在最边上的另一守门员教练克雷格·莫森,他们的任务是帮助德赫亚分析自己的表现,提升其出击和参与球队组织的能力。
实际上,这样的配备在英超乃至欧洲各大联赛俱乐部中都是正常配置。曼联足球总监约翰·默塔夫将改善分析部门水平视为俱乐部的优先事项之一,因为红魔在这方面落后于英超对手利物浦和曼城。因此,曼联新招聘了许多新分析师,也加强了他们的数据科学部门,由总监多米尼克·乔丹(Dominic Jordan)管理,该部门更加专注于球探和招聘。
周三曼联的训练期间,还有一架无人机在卡林顿的上空盘旋,拍摄球员在备战与巴萨第二回合欧联杯比赛前的训练情况。如今,这已经是卡林顿的一个常规操作,让分析师可以从高处俯瞰练习的情况,毕竟卡林顿可没有诺坎普能容纳9万人的高耸看台。
因此,曼联本赛季的重新崛起,滕哈格居功至伟,但并不是唯一的功臣。除了分析团队,他身边的教练组也是无名功臣。前锋教练本尼·麦卡锡被认为是帮助拉什福德、桑乔等人重新找到状态的重要角色,这位南非传奇射手从小就支持曼联。
麦卡锡曾在效力波尔图时,在欧冠淘汰赛梅开二度将曼联踢出局,从而缔造了穆里尼奥赖以成名的三冠王伟业。之后,他转战英超,在布莱克本和西汉姆效力,因此了解英超。
与滕哈格一样,麦卡锡也曾是阿贾克斯球员,因此对荷兰足球文化非常了解,所以他的经纪人去年夏天向曼联推荐他之后,双方迅速达成了协议,麦卡锡甚至没问工资多少就同意担任前锋教练。
上周末在老特拉福德外为球迷签名时,有人感谢麦卡锡为球队所做的贡献,他回答道:「谢谢你,那是主帅的功劳,是主帅。」球迷说军功章也有你的一半,麦卡锡笑了:「我只是让拉什福德出现在正确的位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于美国会众议长麦卡锡准备窜访中国台湾地区和蔡英文积极运作窜美的消息甚嚣尘上,引来各方关注,台海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
眼看着传闻不断发酵,紧张局势愈演愈烈,当局坐不住了,不敢放任传言继续传播下去,2月25日,有台媒引述台涉外部门澄清称,蔡英文近期“访美”并进行校园所谓“公开演说”等说法或报道都属“揣测”,且与事实不符。
另一头的美国也在对麦卡锡窜台降温,2月18日,美国众议院“中国事务特别委员会”主席盖拉格秘密窜访中国台湾地区,之所以不敢公开行程,其本人坦言是“为了避免去年8月美国前众院议长佩洛西窜访后引发的风波”。作为麦卡锡的铁杆嫡系,他透露麦卡锡的窜台时间“可能在2024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后”。
比起传闻的言之凿凿,两边的回应可信度更高,仔细分析一下,就知道,现阶段窜访什么好处都捞不到。
首先,麦卡锡的美国会众议长位置来得太过艰难,历经15轮投票才确认下来,为此麦卡锡对一部分共和党众议员做出了重大让步,只要有一人不满意,就可以发起弹劾,这让麦卡锡干什么事往往事倍功半,颇受掣肘。
据媒体报道,国际部主任,驻美代表黄介正接受采访时透露,他在美期间拜会了美国政界多位重要人士,他们均认为美国新任众议长麦卡锡,今年以内一定会前往台湾,不过具体的时间还没有确定。
这是因为麦卡锡才上任不久,在众议院还有各种事务需要调整和协商,一时半会抽不出时间,而他本人也在前不久表示,访台不在他近期的行程当中,但麦卡锡也扬言,中国无权决定他去哪里。
至于对此事持何种立场,黄介正则直言,众议院代表美国人民,那么麦卡锡作为众议长,如果他要到台湾来“展现善意”,没有不欢迎的道理,不可能心眼那么小。
不过,黄介正说得倒是轻巧,麦卡锡此行除了加大台海紧张局势之外,哪有什么善意可言。因此,他的上述言论不仅在充当美国方面的“传声筒”,还一定程度上美化了麦卡锡的窜访计划。
这让人不得不怀疑,在两岸问题上的真实立场到底如何,特别是黄介正在讲这个话的时候,副主席夏立言才刚率团访问大陆,并且取得了良好的交流成果,而主席朱立伦更是改口称支持“九二共识”。
据悉,夏立言日前在访陆行程还未结束的情况下,便提前宣布自己此行的三大目标均已达成,包括关怀在陆台商台生,当面反映岛内农渔业心声,以及与大陆涉台官员交流等。
夏立言表示,他此行充分感受到大陆方面的重视,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交流机会。紧接着,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宣布,大陆愿意为恢复岛内农渔产品输入大陆提供帮助。
由此可见,夏立言所言非虚,代表团这次确实从大陆拿到了不少好处。但转眼之间,其就向美国示好,这种脚踏两条船的做法,确实不太地道。事实上,就在前两天,黄介正还表示,在面对大陆时,更值得美国信赖。
值得一提的是,正当为麦卡锡窜台作铺垫的同时,拜登政府则开始装模作样地向大陆发出恐吓。美国副国务卿谢尔曼在出席一场活动时,就和中美阐述立场。
她表示,美国“一中政策”从未发生改变,希望大陆不要以美国议员访台为由,对台采取军事行动,也不希望中美因爆发冲突,但谢尔曼强调,拜登政府在人权问题和“经济胁迫”问题上,将持更加坚定的态度。
鉴于比较复杂,美方又千方百计寻找机会挑起矛盾,所以当下的很多变局其实都在意料之中,毕竟大陆方面依旧掌握着的最大话语权,这是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一点。
先拿来说,其不可能放弃以两岸关系为主的政策方向,因为近几年已经抢走了他们美国在台“利益代理人”的角色,虽有意示好,但不太可能全面倒向华盛顿。
另外,在岛内最大的价值就是,可以作为两岸沟通的桥梁,若放弃这一定位,其将会被各方所抛弃。当台湾民众意识到无法为农渔民,台企开拓大陆市场时,选举的时候又岂会将票投给他们?
去年年中,曾在此问题上犯下大错,朱立伦访美时,称“九二共识”是没有共识的共识,企图将对美关系放在两岸关系之上。他的做法在两岸引起轩然,甚至一度在内部遭到声讨,重挫了朱立伦的政治声望。
于是,逐渐意识到,只有搞好两岸关系,才能理顺其他一切关系,这才有了夏立言的两次访陆,换言之,可能会左右摇摆,但还不敢太胡来。
至于美国那边,无论拜登政府如何炒作,我们都有足够多的反制手段。大陆在台海方向,进行了时间长达几十年的布局。在军事上,构筑了完整的攻防体系,美军远道而来根本没有胜算。
在经济上,两岸已经融为一体。再怎么推行“新南向计划”,也改变不了岛内经济对大陆市场越来越深的依赖。同时,“一中原则”已成国际通行的外交准则,美方干预台海事务名不正,言不顺。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看似咄咄逼人,实则处于被动。美国众议长麦卡锡只要敢前来挑事,最后一定会吃不了兜着走。既然如此,那就不妨看看岛内政客和拜登政府,还能使出什么花招。
自从佩洛西窜台引发两岸关系的震荡后,美国新任众议院议长麦卡锡的窜台行程一度引发关注,在大陆的严正警告下,麦卡锡的窜台时间一再更改。
新年刚过,美媒放出消息,麦卡锡将于今年春季窜台,美国五角大楼正在为此着手准备,对此国台办作出回应,强调是中美关系第一条红线,警告美方任何时候都不要试图突破。
随后在1月31日至2月1日,34架次战机、9艘次军舰在台海周边活动,其中20架次军机越过所谓的“海峡中线艘次军舰再探台海,有力地表现出大陆的态度。
在我军的有力反制下,2月2日,麦卡锡改口,称没有安排窜台的行程,当天蔡英文也匆忙呼吁,称愿意在“理性、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前提下,与大陆开展对话。
此事本该告一段落,但在2月16日,再次旧事重提,其“驻美代表”黄介正指出,尽管麦卡锡没有具体时间表,但今年一定会窜台,并呼吁做好应对大陆的反制的准备。同时美副国务卿舍曼也对外表示,希望大陆不要以美议员窜台为由,采取军事行动。
黄介正和舍曼的话音刚落,中国商务部率先出手,宣布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雷神公司等2家对售的美国军火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并以罚款、禁止高层入境等手段予以制裁,在军事、外交、经济等多领域的反制下,麦卡锡窜台一事已经偃旗息鼓。
但岛内对此始终抱有幻想,政客多次聒噪,称麦卡锡将于今年4月份窜台。为了避免引发冲突,美国众议院“中国特别问题委员会”主席加拉格尔近日主动宣布,麦卡锡今年不会来台湾,为当头浇下了一盆冷水。
从美方的态度不难看出,在“气球事件”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中美关系正面临严峻挑战,两国之间的军事误判和经济对抗,对美国来说都不是好事,对美防长奥斯汀和财长耶伦接连呼吁中方,希望恢复与中国对话,此时麦卡锡若窜台,无疑将为中美关系火上浇油,引发更为剧烈的对抗。
对而言,麦卡锡窜台也并非好事。去年8月佩洛西窜台后,在台岛周边举行大规模“围台”军演,大陆导弹直接飞越台湾岛上空,而却不敢有任何回应,也正是佩洛西的窜台,令岛内民意出现了巨大转变,对战争的恐惧、对“抗中保台”的怀疑甚至疑美情绪高涨,并直接导致在“九合一”选举中的惨败。
对此前“立委”沈国富称,麦卡锡此时窜台,对2024年的选情不见得有好处,此时建议麦卡锡重新考虑窜台的时间点,可能是“驻美代表”萧美琴主动联系麦卡锡,主动提出的要求。
麦卡锡窜台与否,都不能改变两岸关系的发展大局,国台办宋涛主任在今年的新年寄语中,已经亮明大陆的对台政策,那就是在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开展协商。
大陆同时也并不承诺放弃武力,随着对台海的实控程度不断加深,“”势力的挑衅和外部势力的干涉,只会加快两岸统一的步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岛内政客今年以来一直鼓噪美国政坛第三号人物、众议院议长麦卡锡可能4月窜访台湾,但最近他们被浇了一盆冷水——麦卡锡今年大概率不来台湾了!美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主席加拉格尔以及“知情人士”,近日公开向媒体证实了相关消息。
两岸专家昨天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认为,麦卡锡延后访台,有其个人时间上的考量与选择,但更是中国大陆强力施压的结果,不仅美国有所忌惮,更害怕被岛内希望两岸和平的主流民意反噬。
早在去年佩洛西窜台时,麦卡锡就曾表示支持,扬言如果自己当选众议长,一定会赴台。佩洛西窜台产生的恶劣影响还没有消除,麦卡锡窜台的传闻从今年初开始就没有停歇过。
1月23日,美媒爆料,五角大楼正在为麦卡锡今年春季赴台做准备。对于该报道,美国国务院既没有否定也没有证实。几乎在同一时间点,“立委”王定宇也亲口承认,他曾在去年给麦卡锡递交过邀请函。1月27日,台媒及前“立委”郭正亮预测,麦卡锡极可能在4月10日──美国“与台湾关系法”生效44周年窜台。
2月1日,麦卡锡在白宫与美国总统拜登会晤后举行记者。面对媒体询问窜访台湾事宜,麦卡锡亲口回应:“目前没有排定去台湾的行程”。但他同时狂妄地表示,自己想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什么时候去都是自己的自由与权利,“没有必要听中国的”。
可是到2月23日,与麦卡锡关系密切的美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主席加拉格尔,在窜台返回美国后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透露,麦卡锡延后到2024年初台湾“大选”结束后才会去台湾。
为何麦卡锡窜台延后?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研究员严震生教授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国内、共和党内令麦卡锡“头痛的事”一箩筐等着他去处理。首先,作为共和党领袖,麦卡锡经过15轮投票才好不容易当上众议长,说明他在党内外面临极大挑战,他需要去做安抚与善后工作。其次,众议院负责审核批准预算,关于美国政府举债问题需要他去协商,若处理不及时,美国政府面临破产。再者,曾经提案弹劾共和党时任总统特朗普,现在共和党很多议员要求报复,包括“追杀”拜登儿子相关案件。“总而言之,台湾议题不管对美国政府或共和党而言,都不是优先议题,这是麦卡锡访台延后的原因之一。”严震生说。
“台湾老百姓对于两岸关系的看法,大多数还是求和平、求稳定、求发展。如果麦卡锡窜访台湾,势必引起新一轮剧烈动荡,台湾民众心理恐怕承受不了,进而把怨气投射到2024年台湾‘大选’之中,惩罚。”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李振广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分析,因为害怕麦卡锡可能成为2024“票房毒药”,蔡当局不排除私下向麦卡锡协商延后窜台时间。“这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理解,即大陆给出的足够大压力,通过台湾民意传导至,不得不低头。”
岛内舆论普遍认为,佩洛西窜台引发“围演”反制,让岛内民意更加清楚“”会带来战争危险。台湾民众为了表达“求和平、求稳定、求发展”的愿望,进而在去年“九合一”选举中通过选票大棒教训“作乱”的。
关于麦卡锡延后窜访台湾,大佬、前“立委”沈富雄24日在政论节目中认为,会有这样的变动,是怕了,因为台湾民意对如何处理两岸事务的看法已有所改变,尤其在最近这几个月做了一个彻底的转弯。“这也代表蔡英文当局和研判,麦卡锡今年访台对2024年选情不见得有好处。蔡当局一定有透过‘驻美代表’萧美琴或驻美单位联络麦卡锡,建议他重新考虑来台的时间点。”
“佩洛西窜台时,台湾民意已经转变。当导弹飞越台湾岛上空,蔡英文当局和却完全在状况外,或者故意低调不敢公开相关消息,直到从日本方面传来消息,台湾舆论就炸锅了,平时嘴巴上叫嚣的‘抗中保台’原来是假的,‘’根本保不了台湾安全。”严震生表示,他很赞同沈富雄的观点,毕竟“抗中保台”已经被看破手脚,如果今年再运作麦卡锡窜台,很可能被岛内民意反噬,而对2024年选举不利,所以不得不请求麦卡锡暂时不要来台湾。
此外,严震生也提到,如果麦卡锡选择4月来台湾,2024台湾地区领导人候选人已经出炉,而候选人还没敲定。如果麦卡锡届时只与候选人见面,会被指控“选边站”干涉台湾选举。“为了避免这种不必要的麻烦,干脆另选时间,这未尝不是麦卡锡的考量。”
“如果麦卡锡访台,大陆的反制措施一定会非常激烈,甚至超出外界想象,就像佩洛西去年执意窜台引发‘围演’一样,令全球震撼。”严震生认为,麦卡锡作为众议长,毕竟是美国第三号政治人物,其窜台在所谓“美台关系”上的政治象征意义非常明显,所以,中国大陆在被逼迫的情况下“不得不”作出反制。“当然,蔡英文当局与美国方面其实是很忌惮大陆方面的反制措施。”
美国打“台湾牌”不是没有代价,有分析就认为,佩洛西窜台,美国与台湾“里子”失分更大,损失远大于收获,尤其中国大陆给出强硬的军事回应后,美国航母躲得远远的,反而让外界看到美国只是“徒有其表”“外强中干”。
佩洛西窜台后,台湾在所谓“海峡中线”上更是输到脱裤。美方1954年与台湾签署所谓“共同防御条约”时命名了“海峡中线”,中国大陆从未承认,但一般情况下,大陆军机军舰也不常穿越,外界将这条虚拟线视为相当于缓冲区。“海峡中线”一直被“”分裂势力视为“心理安全线”。美议员此前多次访台,大陆军机军舰以穿越“海峡中线”反制,但只是个案,未成惯例。佩洛西窜台后,台湾舆论普遍认为,“海峡中线”彻底不存在,大陆军机军舰常态化跨越“中线”巡航,大幅压缩了防御纵深和反应时间。
此外,中方让美方和国际社会更清晰确认,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不可触碰的第一红线,没有任何妥协余地和退让空间。因此,海外舆论认为佩洛西窜台打错算盘、弄巧成拙,中方牢牢把握住的主动权与主导权。“对于反制美台勾连,大陆工具箱里有很多可用的工具。”严震生提醒,美国与蔡当局别低估大陆在上的决心与意志。
执政时两岸政策核心幕僚赵春山表示,大陆非常关切所谓“台美关系”,因为“台美关系”是陆美之间爆发冲突的来源,麦卡锡窜台与蔡英文赴美窜访等重大事件容易擦枪走火。
李振广认为,麦卡锡延迟窜台,美国一定是接收到中国大陆方面的强大压力。虽然美国政府一再强调,按照美国三权分立体制,行政部门“管不了”众议长,“但我觉得,麦卡锡从某种程度上还是会听美国务院的意见与建议”。
李振广强调,如果麦卡锡窜台,大陆的反制动作只会比佩洛西窜台时更加猛烈,美国与蔡当局不要幻想大陆会“默默吞下”。
麦卡锡只是“延迟”窜台,并非“取消”。舆论关注,他会选择在哪个时间点来台湾?
“明年夏天是麦卡锡窜台最可能的时间点。”李振广分析,麦卡锡来台湾主要是考虑自己个人、共和党或美国利益,今年来台湾时间太早,对共和党明年选举加分不大。明年则是美国“选举年”,为了选票,美国与共和党势必都会打“台湾牌”,以此议题比拼“谁对中国更强硬”。而且,等到明年夏天,俄乌冲突大势可能会更加明朗,美国不排除加码打压中国。
另有分析指出,对美国而言,最佳时机应是明年夏天。因为2024年11月5日是美国总统大选投票日,以美国如今经济之疲软,执政的需要转移国内矛盾,乌克兰战争大局已定,最好是制造中美危机;在野的共和党渴望重入白宫,展示比拜登政府更强硬的对华立场,最好也是制造中美危机。如此一来,麦卡锡窜台符合两党利益,且他们自以为可让美国国家利益最大化。
美国与共和党在上演双簧,不断放风、试探、刺激中国,消耗中国的外交资源。麦卡锡如今年春天来台,发力过早,没有任何余味,只对其坐稳议长宝座和巩固政治权力有利,对美国国家利益弊大于利,对共和党总统选情更谈不上加分。
严震生认为,麦卡锡可能会选择明年春夏之间,也就是明年5月20日之前来台。一方面,蔡英文还没卸任,她希望在任内能与麦卡锡在台北见面;另一方面,那时台湾选举结束,麦卡锡也可以与新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见面;再者,这个时间对共和党催票可能更有作用。
台媒引用一位“知情人士”的话指出,麦卡锡原来预定在四月亚洲行的时候来台湾,但因为美国与中国大陆关系还在紧绷,“要等他们谈完,才会有后续”,麦卡锡赴台只能延缓。
对于麦卡锡可能窜台的议题,国台办曾表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会作为美国政府的一部分,应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兑现不支持“”的承诺。当局“倚美谋独”注定失败。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美方任何时候都不要试图突破这条红线。中方敦促美方有关人员切实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遵守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慎重妥善处理涉台问题,停止干涉中国内政,不要做损害中美关系和台海和平稳定的事。中方将继续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