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卡塔尔“小王子”身份遭曝光被质疑是公司包装的网红

最近,卡塔尔世界杯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作为东道主的卡塔尔,花费2000多个亿创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世界杯,不为赚钱,只为让大家感受到快乐和和平。

只是不曾想开局不利,后续的比赛更是不尽如人意,卡塔尔也是第一个上来就被淘汰的东道主。

虽然比赛的结果不怎么美好,但看台上的卡塔尔小王子却意外走红了,带着卡塔尔特色头巾的他,站在看台摆手可爱的样子,似乎在说2000亿就让我看这?也是萌到了一众中国网友,不少人称他是“馄饨皮王子”。

卡塔尔小王子也是感受到了中国网友们的热情,不仅多次通过媒体表达对中国网友们的祝福,还开通了国内某知名短视频平台的账号,账号ID就叫作拉伊卜小王子。

已经走红的拉伊卜小王子,刚入驻短视频平台,就受到了国内网友的海量关注,一夜粉丝破千万,不少网友调侃道,卡塔尔小王子粉丝的数量,比卡塔尔国家总人口的数量还要多得多了。

网友也是纷纷涌入小王子的评论区“许愿”,有网友想要一栋房子,也有网友直接私信他要“千八百万就成”。

虽然大多都是调侃,但是拉伊卜小王子也并不反感。为了回馈中国网友的喜欢,他还磕磕绊绊说了几句中文。

然而都说人红是非多,这位小王子也不例外,他的身份随之成为了热点话题,有不少网友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首先是拉伊卜小王子作为王室成员,但好像没有什么王室职务,除了在球场看到了他的身影,几乎找不到什么在其他场合出现的资料,其他的王室成员可不是这样,像王妃的出场,耀眼的不光是各样的珠宝,更多的是她传奇的前半生。

再就是拉伊卜小王子嘴里有一副明显的牙套,看上去正在矫正牙齿,熟悉这个的朋友应该知道,这个牙齿矫正早一些比较好,但明显拉伊卜不是小孩子了,再就是明明可以选择昂贵但美观的隐形牙套,为何要选择不好看的金属牙套呢,毕竟对于这位小王子来说,可是不差钱的呀。

从网友的种种质疑来看,其中确实有多处地方耐人寻味。因此有不少媒体开始质疑拉伊卜是否又是国内公司包装的网红呢?

随后便有细心的媒体去调查他的真实身份,他原名叫阿卜杜勒拉赫曼·法赫德·阿勒萨尼。

阿勒萨尼这个姓是卡塔尔历任统治者之一的姓,这也就说明,大家口中的小王子的确是王室家族后代成员之一,但拉伊卜确实不是王室直系成员的子女,小王子只是称呼而已,但比起普通人,也的确是王子了。

说起出身,小王子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他的父亲法哈德本拉西姆阿勒萨尼,本是卡塔尔的前商贸部部长,曾经被称为是卡塔尔最杰出的人才之一,社会地位极高。但可惜的是,在他40岁时因一起车祸离开了人世。

希望大家也不要太纠结皇室血脉,这只是一个称呼而已,入驻各大平台可能只是爱好,而且人家确实也并不缺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阿联酋:派2架波音787送阿勒纳哈扬总统参加印尼G20峰会

如果说英国首相乘坐A321、加拿大总理乘坐A310参加G20峰会是“简朴”的话,阿联酋那是相当土豪了。阿联酋政府为了送阿勒纳哈扬总统飞赴印尼参会,派出了2架波音787宽体机,“土豪”就是“土豪”,排场可谓是拉满了。

阿勒纳哈扬在今年5月份,刚刚当选阿联酋新一任总统。此次的G20峰会就成了他上任以来的首个“大秀场”。

11月14日,阿勒纳哈扬总统乘坐注册号为A6-PFE的波音787-9 BBJ梦想式客机,其中BBJ的意思就是“波音公务机”。制造商序列号为37146,在波音埃弗里特工厂生产,机龄5.7年,首飞于2017年2月25日。2017年3月14日交付予阿联酋,当做政府VIP专机使用。

阿联酋为了更好保障服务,还派出了一架注册号为A6-PFC的波音787-8,机龄9年。这架飞机首飞于2013年11月25日,执照商序列号:35303,在2013年12月30日交付给阿联酋。

阿联酋总统专机队专门负责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政府官员的航空服务,主要以阿布扎比阿米里航班的名义运营,早期的名称为“皇家飞行”,在2009年2月16日更名为总统航班。运营基地位于阿布扎比机场。一共拥有8架飞机。

787是美国波音公司研发的一款宽体喷气式客机。其始于2003年1月29日波音发布的7E7项目,更加注重与运营效率。并在2004年4月正式启动,当时全日空航空公司订购了50架。2007年7月8日,波音787原型机下线,随后该机型发生多次延误交付,一直到2009年12月15日才完成首飞。并在2011年10月26日正式交付运营。

波音表示,787相比767燃油效率能提升20%,能在长达1.57万公里的飞行中,搭乘200~300名乘客,更加适合点对点的商业飞行。航空发动机则可以选择通用电气GEnx或罗罗遄达1000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

787-9和787-8采用相同的机翼,属于加长和加强机型,它的机身加长了6.1米,最大起飞重量增加了2.47吨,能容纳296个座位,航程达到14140公里。机翼尾部设计有主动边界层控制功能,可减少阻力。其主要为了替代波音 767-400ER和空客 A330-300。它与空中客车 A330-900竞争。

787BBJ则基于787打造的一款中型公务机,采用复合材料机身和较低的机舱高度系统。2018 年 12月10日,波音公司宣布将推出 BBJ 777X,这是一种新型公务机,可以不经停地绕地球大半圈飞行,比以往制造的任何公务机都要远。

阿联酋参加此次G20会议的领导人是现任总统谢赫··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殿下。谢赫·在推特上写道:”峰会为讨论当今世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他还表示,阿联酋期待开展建设性对话以支持可持续增长。“

他写道:“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 G20 峰会为讨论当今世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阿联酋期待着参与建设性对话,以支持所有国家及其人民的可持续增长和共同进步。”

在为期两天的峰会期间,阿勒纳哈扬将率领阿联酋高级代表团参加会议和活动。讨论的重点领域将是能源和粮食安全、气候行动以及使国家及其人民能够成长和繁荣的可持续发展。

原标题:《“土豪”阿联酋:派2架波音787送阿勒纳哈扬总统参加印尼G20峰会》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齐齐哈尔援疆小伙在阿勒泰举办哈萨克式婚礼 跨万里山河结一生之约

生活报8月16日讯 撒“喜食”、唱“揭面纱”歌、弹起冬不拉,汉族新郎新娘跳着欢快的哈萨克舞蹈……8月9日,在新疆阿勒泰青河县举办了一场特殊的婚礼,来自我省的援疆人才董兴野和他的爱人王丽在万里他乡完成了牵手一生的浪漫仪式。

记者从黑龙江对口援疆青河分指挥部了解到,今年2月,来自黑龙江齐齐哈尔80后的援疆人才董兴野,和我省28名援疆干部人才一起前往阿勒泰青河县,为此他推迟了原本定于7月的婚礼。相隔千山万水,董兴野和爱人王丽只能用微信联系以解相思之苦。“新疆当地通信信号不太好,有时几天都联系不上,我真的非常担心。”王丽说,每当这种时候,自己真想立刻飞到他身边。

黑龙江对口援疆青河分指挥部和青河县当地的干部群众得知情况后,决定邀请董兴野家属前来新疆,在青河县援疆楼为小两口举办了一场热烈又浪漫的哈萨克族婚礼。董兴野夫妇身着漂亮的哈萨克族婚服,由青河分指指挥长、青河县委副书记杨易军证婚,来自当地不同民族的朋友们献上了动人的歌声及欢乐的舞蹈,指挥部的同事们拿出“喜食”奶疙瘩、乳饼、糖果等撒向新郎新娘,当地百姓也为夫妻二人送上新婚礼物。哈萨克族老人吾列提汗说:“小董是我们的兄弟,各民族都是一家人,祝福两位新人百年好合,生活像蜜一样甜!”

据我省援疆青河分指挥部负责人介绍,董兴野负责四个新建小区规划指导,参与了青河县总体规划修改和四个乡镇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为青河县做出了突出贡献。前来喝喜酒的哈萨克族同事努尔德别克说:“小董不远万里来到新疆青河奉献,我们都很感谢他。”

在婚礼上,董兴野激动地说:“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这辈子能在新疆举行婚礼,我也邀请大家去黑龙江做客!”

“我觉得特别幸福。”新娘王丽也开心地说,“穿着这么美丽的民族服装,收到这么多不同民族朋友的祝福,这样的婚礼太特别太有意义了。”

夜幕降临,婚礼进入高潮,新娘新郎的家人和不同民族朋友跳起来了哈萨克族传统舞蹈《黑走马》,为这个喜庆的日子增添了浓厚的欢乐氛围……

19岁沙特公主大胆与爱人私奔被抓回后两人当街遭乱石砸死

爱情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在中国古代,有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有刘兰芝和董仲卿的故事,还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他们用对彼此的爱,与那个落后压迫的时代做斗争。

其实,不只是中国古时候的封建礼教会去压制男女之间的情爱,甚至在上个世纪的沙特,也发生过这种事情。这段故事的主人公是沙特19岁的公主,而结局却让人心酸:公主大胆与爱人私奔,被抓回后遭遇了石刑,两人被乱石砸死。

如今提起沙特,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富到流油”。的确,作为世界主要储油大国,沙特可以说靠着石油就可以在这个世界上立足。

工业革命以来,石油作为主要、无可替代的能源物质,被全世界各国疯抢,而在中东这个地方,就天然存在着许多石油,正因如此,中东才一直被全世界关注,也因此发生过诸多战争。

沙特作为一个有着自己历史文化的国家,在古时候也奉行着封建统治,沙特国王拥有着这个国家大部分的石油所有权,因此说沙特皇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也不为过。

在民主思想从西方盛行开来的时候,按照我们以往的理解,那些皇族或者是有钱人,应该会最早开始接触并接纳才对,但沙特皇族却跟清王朝的统治者一样,选择坚持自己那套封建旧思想。

沙特这个国家,到了世界独立战争盛行,民族运动激烈的时候,仍对女性有着极大的偏见,当然,这一点如今世界上依旧有许多国家在实行。

沙特对女性有多少限制呢?比如有:不能开车、不能工作,不能抛头露面,出门在外,就要佩戴面纱。正因如此,我们在看到这些民族的女性时,她们都会佩戴面纱。而如果她们违背了这些规定,将面临可怕的后果。这一点,即使是皇族也不能改变。

1958年,米歇尔··阿勒沙出生在沙特皇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公主。虽然是公主,但从小,阿勒沙就被教导各种女德女行,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这让从书中获取知识的阿勒沙非常反感,但她却无可奈何。

稍大一些的时候,她开始在家族的安排下学习各种礼仪,这些礼仪让阿勒沙感到窒息。后来,他央求父亲,让自己出国留学。她父亲实在喜爱这个女儿,于是就将她送到了黎巴嫩留学。

黎巴嫩的学术氛围比沙特要开放许多,正因如此,在黎巴嫩留学的日子,让阿勒沙感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她每天都在享受着自己幸福自由的生活。更难能可贵的是,在黎巴嫩的日子,她邂逅了自己一生的挚爱——侄子哈立德。

其实,说是侄子,哈立德不过是名义上的侄子。沙特家族很是庞大,这个侄子根本与阿勒沙毫无血缘关系,到了阿勒沙这一代,两人的血缘关系几乎跟没有没什么两样。正因如此。阿勒沙毫无顾忌地与哈立德相爱了。

两人都是青年男女,对待爱情都有属于自己的渴望,因此他们很快就坠入爱河。哈立德曾向阿勒沙说起两人的爱情是不被沙特国家允许的,但阿勒沙却爱得热烈,她告诉哈立德,“如果此生不能跟你在一起,那活着又有什么意义?”

阿勒沙的话,让哈立德极为感动,随后两人就无所顾忌地在一起。但他们两人都是公众人物,何况从一开始他们就没想隐瞒,在阿勒沙看来,如今的时代已经是民主时代,两人都未婚,而且郎有情妾有意,为什么不能在一起?

但他们的事情被沙特皇室得知后,皇室非常生气,于是派人找到他们。原本,只要他们否认两人之间的爱情,皇室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让世人没想到的是,阿勒沙认为否认是对爱情的背叛,于是她三次大声喊出“我与哈立德是真爱!”

这种话让皇室非常没有面子,于是就派人将他们抓了起来。得知消息后,阿勒沙公主本打算带着爱情哈立德私奔,但他们还未成行,就被人抓住,送回了沙特。

所谓石刑,其实就是用石头这一类的钝器活活砸死。这个刑罚在国家其实很普遍,在电影《基督诞生记》中也有相关描述,但毫无疑问,这个刑罚是极其残忍的。

阿勒沙的父亲本想向皇室请求网开一面,但皇室却坚持一定要执行此刑,而且还命令由阿勒沙的哥哥和祖父来执行。此举不只是为了向沙特的民众表明“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也是为了震慑那些有此想法的人。

最终,19岁的阿勒沙与爱人哈立德被活生生砸死,此事的场面实在太过残忍,引起了在沙特生活的其他国家的人员关注。一位英国记者将这一幕拍了下来,还以这个故事为原型,创作了《公主之死》这一部纪录片。

该片一播出就引起了世界范围上的讨论,人们纷纷难以理解沙特为何如此罔顾人命?在世人看来,阿勒沙与哈立德都是单身,都是自由恋爱,又有什么错?

这个事情一度发酵,最终甚至导致英国民众向政府请愿,与沙特断交,如英国一般反应的还有许多国家,这也导致沙特一度处于动荡之中。

沙特人民也在这个时候反应过来,应该起身反抗,皇室见事不可为,最终选择废除了这一刑罚,沙特女性的地位也因此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阿勒沙与哈立德之死,就像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样,给予人们极大的冲击,也向那个丑陋封建的制度提出抗争,正因如此,才为后来的恋人们争取了自由恋爱的环境。

如今这个时代已经很完善,尤其是女性地位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还需要我们做一些尊重女性,帮助女性的事情,只有如此,人类社会才能走到真正更好的明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娱乐明星」2022阿根廷10大美女

很多阿根廷妇女是欧洲移民的后裔。因此,与巴西等拉国外家相比,阿根廷人口中的绝大多数是西班牙人和意大利人的后裔。这可以解释阿根廷美女的模特外观。所以,看起来她们都像来自米兰的超模。

她们拥有苗条的身材。这并不奇怪,因为她们非常喜欢热情的探戈。阿根廷美女有拉丁人种的魅力,她们个子不算太高,穿着非常考究,喜欢紧身暴露的衣服。

多洛雷斯·丰兹(1978 年 7 月 19 日出生) – 阿根廷电影和舞台剧演员。

米娅·马尔斯德罗1978 年 6 月 19 日出生 – 阿根廷女演员和歌手。

帕梅拉·大卫1978 年 10 月 6 日出生于科尔多瓦 – 阿根廷电视节目主持人、模特和演员。

布伦达·阿斯尼卡1991 年 10 月 17 日出生,阿根廷歌手、舞者、模特和演员。

安娜·卡罗莱纳·阿多海恩·潘皮塔1978 年 12 月 17 日出生于阿查将军城,是著名的阿根廷模特和电视明星,深受阿根廷女性欢迎。

阿联酋任命了第一任驻以色列大使

·马哈茂德·阿勒·哈贾(Mohammad Mahmoud Al Khajah)宣誓就任阿联酋首任驻以色列大使,誓言忠于阿联酋及总统,尊重阿联酋的宪法和法律,将阿联酋的利益放在首位并认真履行职责。

谢赫·(Sheikh Mohammed)祝愿大使和家人过得愉快,并向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使大使能够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

谢赫·(Sheikh Mohammed)希望阿联酋大使巩固阿以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维护两国的共同利益并促进地区和平。

他横跨政商一手创立LVMH却在集团被恶意收购之时被朋友扫地出门

D&G杜嘉班纳陷入巨大品牌危机之际,LVMH连发四篇中文微博,不光大赞中国文化,甚至还推出LV品牌的筷子,成功加深中国消费者对其的喜爱。

创建于1945年的法国国家行政学院,是法国国家领导人的摇篮,从这里走出了2位法国总统,6位总理,部长级官员更是不计其数。

但难考不等于没有,1957年,一个来自阿尔及利亚(当时还是法国殖民地)的青年人,就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了奇迹。他先是在殖民地政府任职得到推荐,继而考入巴黎政治学院,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国家行政学院。

那一年,只有不到90名新生入学。在那里,舍瓦利耶和几个关系好的同学组成一个学生团体,其核心成员包括日后成为法国总统的雅克希拉克。

舍瓦利耶入学时,赋闲在家的戴高乐正在该学院履职,并承担了部分授课工作。因此,他有幸在学生时代聆听到法国近代政治伟人的经验分享。

1959年,舍瓦利耶从国家行政学院毕业,进入法国政府部门工作。同年,戴高乐重返法国总统宝座。两人的师生关系,为舍瓦利耶铺平了之后的从政之路。

在老师的激励下,身为拿破仑时代贵族后裔的舍瓦利耶,怀着“重振祖上雄风”的远大抱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工作。

舍瓦利耶深知人脉在政界的作用,积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不光是同学聚会上的常客,还经常出入法国知名的政治俱乐部。而与希拉克的友谊,则贯穿了他余下的人生历程。

在阿尔及利亚事务部、国民教育部和工业部经过10年的基层历练后,舍瓦利耶进入法国审计法院,就任工业部门和经济机构的审计员职位。

1969年,恩师戴高乐的因病辞职和一年后的溘然长逝,让他对前途倍感迷茫。再加上蓬皮杜上台后,推翻了戴高乐的诸多政策,让他第一次有了离开政治的想法。

1970年的一次聚会中,舍瓦利耶的学长、巴黎银行时任总裁勒米尔,无意中向他说起做高端香槟酒的酩悦集团,正在寻找新的掌门人选。酩悦家族愿意放弃日常经营管理权力,将集团交给一个职业经理人团队经营。

舍瓦利耶知道,酩悦香槟是从拿破仑时代传下来的最高等级香槟,甚至在国际上只有酩悦生产的才叫香槟,其他地方生产的只能叫“气泡酒”。在他看来,这种酒是贵族生活的代表,如果能将其推广开来,也可以帮自己实现光耀门楣的愿望。

舍瓦利耶意识到,酩悦香槟以往仅以贵族或者富豪作为消费对象,市场狭窄,在民众心中的知名度不高,这对品牌发展十分不利。因此,他上任后,一改以往酩悦香槟小众化的发展思路,确立了从服务贵族到引领消费者过上贵族式生活的策略转变。

为此,舍瓦利耶极力向消费者灌输“喝酩悦香槟,就是过贵族生活”的理念,通过引导市场转型,最大限度地普及酩悦的品牌。

同时,他还创造性地引入媒体力量,借助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以同一个主题集中火力进行品牌推广,仅用11个月就将酩悦香槟推广至西欧各国,集团也因此扭亏为盈,股价迅速抬升。

凭借突出的业绩,在1971年的股东大会上,舍瓦利耶得到几乎全部股东的认可,在酩悦集团站稳了脚跟。

但作为职业经理人的舍瓦利耶,并没有放下自己的脚步,光宗耀祖的雄心不断激励着他,寻找各种并购机会,将集团做大做强。

在舍瓦利耶看来,公司在高端酒市场上的优势并不明显。为了保住市场地位,他提出整合最高端的、能代表贵族生活品质的酒类品牌,以实现对这个细分市场的垄断。

而就在此时,他的学长勒米尔再一次发挥了引荐人的角色,询问他是否有意收购另一家法国知名酒企轩尼诗。

轩尼诗是世界三大干邑之一,拥有两百多年历史,到20世纪60年代年销量破百万箱,占到全球白兰地市场一半以上份额。

后来因经营不善,导致股价下跌,抵押给巴黎银行的股票有被平仓的风险。轩尼诗家族不得不考虑出手。

在巴黎银行看来,两大酒庄合并能带来高端酒业上的垄断地位,从而推高股价,获得最大收益。

但舍瓦利耶有更长远的考虑,在他看来,通过合并两个酒庄,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一个高端酒业的贵族品牌,而这种品牌一旦形成溢出效应,就能够带动集团向利润更高、更广阔的奢侈品行业进军。

为此,舍瓦利耶一方面说服董事会,全资收购了巴黎银行手中质押的轩尼诗股份;另一方面利用银行的杠杆资金,拿下轩尼诗剩余的股权。

最终,舍瓦利耶于1971年完成对轩尼诗集团的收购。酩悦-轩尼诗集团的建立,一举奠定了该集团在高端酒业市场的垄断地位,并掀开了舍瓦利耶打造多元化奢侈品帝国的序幕。

新集团成立后,舍瓦利耶试探性地推出一些主打贵族气质的跨界产品,例如办公用品、公文包、酒具等,但市场反应平平,并没有获得消费者的认同。

在那个年代,品牌分类泾渭分明,消费者看到酩悦-轩尼诗就联想到高端酒,并不会有其他品类的认知。在这种情况下,舍瓦利耶意识到,他可能还需要一系列的跨品牌、跨品类的收购,才能在市场上树立这样的多元化奢侈品品牌形象。

舍瓦利耶的经营思路基于一种判断,即贵族生活潜意识对西方世界有很大吸引力,通过将产品跟贵族生活品位相结合,能够给顾客带去最贴心的享受。

为此,舍瓦利耶将目光投向那些跟酒类相关的产品上,例如香水。在他看来,香水作为集团多品类扩张的先行之棋,能让消费者快速接受,从而真正产生品牌溢出效应。

1978年,历经两年的谈判,舍瓦利耶将Boussac集团的香水业务纳至麾下,而后者拥有Dior、Labs和Roc等香水品牌。这次收购成为酩悦-轩尼诗迈向多品类奢侈品品牌的第一步。

一年后,舍瓦利耶将主品牌轩尼诗和子品牌Dior进行交叉拓展并组建新产品梯队,其奢侈品品牌外溢战略开始发威。当年,集团股价创出新高,市场增长超过40%。

收购Boussac集团香水业务,让舍瓦利耶的声望如日中天。但六年后,一个从美国回来的小伙子,却对他的地位构成了威胁。

而一开始,舍瓦利耶并未意识到这种威胁,甚至很喜欢这个经历跟自己很像的年轻人,不但帮助他收购Boussac集团的其他业务,还利用自己的关系,为他引荐了几家银行的领导,包括巴黎银行行长。

几年后,正是这个叫伯纳德阿诺特的年轻人,将舍瓦利耶扫地出门。

在帮助阿诺特收购Boussac集团其他业务的过程中,舍瓦利耶更加坚定了打造全品类奢侈品帝国的决心。

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他甚至在1984年希拉克当选总统后,拒绝了出任工业部长的机会,留任集团总裁。但集团随后推出的很多跨品类奢侈品,大多以失败告终。

舍瓦利耶敏锐地意识到,想要实现这个梦想,收购一家成熟的其他品类奢侈品集团或许是不错的选择。

碰巧这个时候,路易威登集团在1984年上市后,威登家族的持股比例迅速下降,股价也大幅下跌。集团掌门人亨利雷卡米尔迫切需要外界支持。

为了减少损失,时任巴黎银行行长奥古都找到舍瓦利耶,希望他作为巴黎银行的大客户,也是奢侈品行业的重要成员,能够出面收购部分威登家族的股票,稳定投资人的情绪。

可舍瓦利耶没有多余的现金,于是回绝了巴黎银行的要求,但提出另一个方案,即两家合并。由于品牌相近,产品互补,合并后能产生“1+12”的效果,缔造一个庞大的奢侈品集团。

巴黎银行最终认可了这个方案。经过与威登家族的谈判,双方确定了合作模式,舍瓦利耶出任新集团总裁。

1987年6月30日,在一场新闻发布会的见证下,雷卡米尔和舍瓦利耶在聚光灯下签约,标志着LVMH这个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团正式诞生。

尽管LVMH宣告成立,但双方的分歧却很大。贵族典范的酩悦-轩尼诗选择了职业经理人制度,而工匠出身的路易威登还是家族人员在管理。

舍瓦利耶一直以贵族精神为产品核心,因为这一执念,再加上成功人士的傲慢与偏见,使得他跟威登家族的雷卡米尔闹得不可开交。双方大到产品规划、品牌布局,小到一张信纸的设计,都矛盾重重。

眼看两家公司独立运行,自己想整合两家资源以贵族范奢侈品占领市场的想法迟迟未能实现,舍瓦利耶决定兵行险着。

为了提高自己在LVMH集团的话语权,舍瓦利耶吸引英国健力士集团入股,希望能增加酒水饮料在海外的销售,提升其在公司营业额中的份额,从而间接控制住局面。

但他没料到的是,这一“引狼入室”的举动,使得后来当LVMH集团遇到恶意收购时,很多人选择了袖手旁观。

当年10月19日,华尔街遭遇“黑色星期一”,道琼斯指数一天之内重挫22.6%,市值损失相当于美国全年GDP的1/8。

受股灾影响,LVMH集团股价暴跌70%以上。而就在此时,暂时与雷卡米尔搁置争议、全力应对股灾的舍瓦利耶并不知道,那个昔日自己十分赏识并给予过极大帮助的年轻人,对LVMH集团动了心思。

由于厌倦了两大控股家族的权力纷争,众多中小股东早就希望引入第三方力量予以抗衡。而作为Boussac集团主席,并在LVMH成立时主动加入的阿诺特,抓住了人心思变的机会。

他先是成立一家空壳公司,利用股灾在市场上以低价大肆收购LVMH股份,然后找到雷卡米尔结盟,以中小股东代表身份进入董事会;之后在获得巴黎银行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向LVMH提出要约收购。

与此同时,他还在舍瓦利耶面前扮演一个第三方调停者的角色,并在隐瞒自己从二级市场购买股份的情况下,让舍瓦利耶误以为他进入LVMH,可以有效平衡两方关系。

由于之前两人的友谊,再加上制衡雷卡米尔的心愿,舍瓦利耶甚至将自己名下24%的公司可转债转给他,彻底成就了阿诺特控股股东的地位。

直到健力士集团也站在阿诺特一边时,舍瓦利耶才如梦方醒。但此时的阿诺特已拥有LVMH集团43%的股份,处于绝对控股地位。

1989年,阿诺特被选为集团董事局主席,而舍瓦利耶则不得不黯然离开自己奋斗近20年的企业。

在他看来,阿诺特是利用自己的信任才获得成功。如果自己再经营一个奢侈品品牌,一定会给LVMH集团构成威胁。

于是,1990年他在银行的支持下,收购了法国奢侈品牌Balmain,并担任该品牌主席,意图全方位推出产品,与LVMH集团竞争。

但当时的奢侈品市场已经发生变化。新一代年轻人对贵族化的生活没什么印象,而是将奢侈品与时尚划上等号。贵族化的产品,已经不能激起年轻人购买欲望。

而年迈的舍瓦利耶并未察觉到这一变化,依旧坚持贵族化的产品理念。因为固守这一理念,Balmain的业绩裹足不前。仅仅3年后,舍瓦利耶就辞去主席职务,宣告退休。

退休后的舍瓦利耶重返校园,出任巴黎高等商学院的欧洲副院长,并像他的老师戴高乐一样教书育人,培养了一大批商业人才。

一开始,舍瓦利耶每次在课堂上提起LVMH集团,愤怒之情溢于言表。但后来他越来越淡然,开始反思自己,并将自己的经验无偿传授给学生。

因为他在政坛的影响力,希拉克及其后几任政府曾多次邀请他入阁,但都被他一一拒绝。与从政相比,他更享受教书育人的快乐。

在他2018年11月7日葬礼上,排挤他出局的现LVMH集团董事长阿诺特表示,LVMH发展到今天,他留下的企业精神功不可没。

也因此,法国总统马克龙评价他:首先是一个文化和自由的人,不忠于一个人或一个政党,而是忠于他所认为的正确和真实的人。

首届中阿峰会将成为中阿关系史上重要里程碑——专访沙特驻华大使哈勒比

在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即将召开之际,沙特驻华大使阿卜杜拉赫曼哈勒比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首届中阿峰会将成为中阿关系史上重要里程碑,并在提升双边关系、深化友好合作、巩固政治互信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应沙特阿拉伯王国国王萨勒曼邀请,国家主席习于12月7日至10日赴沙特利雅得出席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并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

哈勒比说,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阿中关系建立在相互尊重和信任基础上,深化阿中合作符合各方利益。本届峰会将进一步夯实阿中合作基础,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涵,为阿中关系创造更加光明的未来,为全球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建设性贡献。

谈到中沙关系,哈勒比表示,近年来双边关系发展迅速,两国在经贸往来、文化交流、国际事务等各个方面合作成果丰硕。“2016年沙中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成立沙中高级别联合委员会以来,两国合作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沙中关系发展正迎来黄金时代,各领域合作已经走在阿中合作前列。”

哈勒比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为阿中全面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深化务实合作注入了强劲动力,推动双方在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等领域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格局。

哈勒比表示,沙特是最早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沙中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沙特“2030愿景”深入对接,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能源项目在两国陆续落地,为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繁荣与福祉。

数据显示,沙特是中国在中东地区最大贸易伙伴,也是中国最大原油供应国,中国则稳居沙特第一大贸易伙伴。2021年两国贸易额达到873.1亿美元,同比增长30.1%。哈勒比表示,“今年以来,沙中双边贸易额继续保持高位增长,相互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充分证明两国合作空间广阔、潜力巨大。”

沙特国王图书馆开设北京大学分馆、沙特将汉语纳入所有教育阶段的课程之中……近年来沙中人文领域合作精彩纷呈。哈勒比说,两国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合作为双边关系发展搭建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谈及前不久召开的中国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哈勒比认为,二十大取得的重要成果对于中国和国际社会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过去十年间,中国在政治、经济、改革等各个领域取得长足发展。二十大的成功召开为中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哈勒比认为,中国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有助于将自身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各国人民,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