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那三大家你还认识这位葡国文坛巨匠吗
是他的第一部伟大作品,是葡萄牙现实主义的最初里程碑,被认为是19世纪反映葡萄牙现实生活的最佳写实小说。在他的作品中,都体现出了社会批判和心分析相结合的写作特点,对神职人员和祖国本身的激烈评判。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这部小说,但在此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位葡萄牙作家吧。
埃萨·德·克罗兹斯出生在葡萄牙波瓦-迪瓦尔津 (Póvoa de Varzim)市,是一名巴西法官的私生子。在祖父母抚养下,度过了童年和青春期,远离家人。他十岁时到波尔图上中学;1861年进了科英布拉大学法律系的预备班。在大学里,他广泛阅读,参加辩论。1865年葡萄牙文学界发生了名为“科英布拉问题”(Questão Coimbrã)的文艺论战,以安特罗·德·肯塔尔(Antero de Quental)和特奥非洛·布拉加(Teófilo Braga)为代表的年轻诗人撰文抨击老诗人安托尼奥·费利西亚诺·德·卡斯蒂略(António Feliciano de Castilho) 的保守观点,提出葡萄牙文学应该抛弃已经落伍的形式,反映现实以促进改革的主张。这场论战对克罗兹后来的文学生涯产生了影响。
在1866年,克罗兹从科英布拉大学法律系毕业,到里斯本从事律师业务。工作之余,他开始创作短篇小说,其中有几篇被《葡萄牙日报》( Gazeta de Portugal )采用发表。他早期的作品有的情节曲折离奇,有的甚至描写鬼怪幽灵。之后克罗兹到埃武拉(Évora)担任记者,不久又回到里斯本,和他当年的同学合作创办杂志« Cenáculo »,以幽默的方式评论和讽刺葡萄牙的现实问题。
1869年,克罗兹作为记者,到埃及参加了苏伊士运河(Canal de Suez)的开通典礼(Inauguração)。随后的中东(Mid-oriente) 之旅给他的创作带来了灵感,使他写下了《辛特拉之路的奥秘》( O Mistério da Estrada de Sintra )等作品。1870年,他加入公共行政部门,被任命为莱里亚(Leiria) 市行政长官。呆在这座城市的同时,他写了第一本写实的小说即《阿马罗神父的罪恶》,于1875年出版。小说代表了葡萄牙现实主义的起点,以激烈的方式批评葡萄牙的社会生活,谴责了神职人员的腐败和资产阶级(Burguesia)价值观的虚伪。
1872年,进入了外交生涯,被派往古巴(Cuba),担任驻哈瓦那的领事。1874年,被调往英格兰泰恩河畔纽卡斯尔领事馆。在纽卡斯尔期间,也是克罗兹的创作高峰期。
1878年他完成了另一部重要作品《巴济里奥表兄》( O Primo Basílio )。1879年4月克罗兹调任驻布里斯托尔领事,在这里工作到1888年为止。
之后他升任葡萄牙驻法国巴黎总领事,居住在塞纳河畔讷伊,同年出版《马亚一家》( Os Maias ),开始了他的文学生涯的新阶段。小说写的是葡萄牙一个古老贵族世家的没落,以及年轻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待生活的态度,反映出十九世纪末葡萄牙上层社会的保守凝滞和缺乏生机,即被称为“世纪病”的精神状态。也是从那时候开始,这位现实主义作家放弃了现实主义元素,而优先考虑写作主题领域和叙事选项,在某些情况下,已脱离了现实主义 (Realismo) 和自然主义(Naturalismo) 的要求。
埃萨·德·克罗兹的文学生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作品都反映出他不同阶段的风格和思想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