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年后佩德罗的心脏仍代他进行国事访问

为庆祝巴立200周年,巴西从葡萄牙“借”来的佩德罗一世(Dom Pedro I)的心脏已顺利抵达巴西利亚,23日巴西以国家元首之礼接待了佩德罗的心脏,甚至还让这颗心脏接受军队检阅。巴西外交部礼宾司司长艾伦·科埃略(Alan Coelho)说:“这将被视为佩德罗与我们同在的证明,整个过程就像外国领导人的国事访问一样。”佩德罗是谁?他的心脏为何让巴西以国礼相待?这样的仪式对即将到来的巴立日又有怎样的意义?

佩德罗是葡萄牙摄政王储若昂(后来的若昂六世)的儿子,于1798年出生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克鲁兹宫,年仅3岁就受封亲王,成为葡萄牙王国未来的继承人。

但17世纪的葡萄牙,国力已然是江河日下。1807年佩德罗九岁时,拿破仑的军队就入侵并占领了葡萄牙,整个葡萄牙王室都被迫踏上流亡之路,逃往他们最大的海外殖民地巴西。里约热内卢就此成为葡萄牙殖民帝国的实际首都,巴西也从葡萄牙殖民地上升到与她的宗主国同等的地位。

直至1820年葡萄牙革命,新政府请若昂六世回国主政。若昂六世最终决定带着几乎所有的王室成员和大臣们回国,把年轻的佩德罗王储留在了里约热内卢,成为巴西的摄政王。

但问题也随之出现。此前,由于葡萄牙王室迁到巴西,巴西已由殖民地升格为王国。老国王回国后,新成立的议会认为,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核心政府,决议取消若昂六世授给巴西的各种特权,巴西也重新陷入殖民地的境地。

1821年12月,葡议会以完成政治教育为由,敦促佩德罗回国,并规定巴西各省直接受里斯本管辖。这个决议引起巴西人民的强烈不满——他们早已习惯有一个自己的国王和政府。眼瞅着家园又要沦为殖民地,巴西人民挽留佩德罗,抗议葡萄牙议会的决定。

在巴立派的推动下,佩德罗拒绝了葡议会的命令,建立了以若泽·博尼法西奥·德·安德拉达(José Bonifacio de Andrada e Silva)为首的新政府,并于1822年5月自立为“巴西永久的保护者”,葡议会也因此废黜了佩德罗巴西摄政王的职务。

1822年9月7日,刚到达圣保罗的佩德罗获悉了此决议,于是在伊匹兰加河畔拔剑宣誓“不独立,毋宁死!”史称“伊匹兰加的呼声”,正式宣布巴西的独立。当天他还创作了《独立颂》(Hino da Independência),亲自在当晚圣保罗的爱国集会上演唱,这首歌成为巴西的第一首国歌。10月12日佩德罗称巴西皇帝佩德罗一世,并于12月1日举行了加冕仪式。

在接下来的日子,虽然葡萄牙和巴西的关系紧绷,但既是葡萄牙王储又是巴西皇帝的佩德罗成为两国关系剪不断的纽带。

麻烦很快出现。1826年3月,若昂去世,身为第一顺位继承人的佩德罗成为葡萄牙国王,称“佩德罗四世”,葡、巴两国人民都表示强烈不满——随着巴西的亲葡势力逐渐被肃清,皇帝本人倒成了葡国在巴西的最大代表,“双重身份”的指控一直如影随形。

在位仅两月,佩德罗主动辞去葡萄牙王位,由他年幼的女儿玛利亚二世继承。为了控制局面,佩德罗还让弟弟米格尔与女儿结婚并摄政。结果米格尔却篡夺了玛利亚二世的王位,倒行逆施,不仅毁掉了葡、巴两国的合作前景,也彻底斩断了佩德罗的归路。

佩德罗在巴西的统治也在内忧外患下遇到危机。由于连年战败、情妇丑闻、经济危机,1831年3月13日,里约热内卢居民和士兵联合举行反专制主义,各地纷纷起义,佩德罗一世被迫将皇位让给儿子佩德罗二世,离开巴西。

世事变幻无常,仅仅5年时间,佩德罗就从两国君主沦落到无家可归。但佩德罗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四处游说,东拼西凑出一个几千人的军队,想要为女儿讨个说法。起初因为实力悬殊,佩德罗的部队在波尔图被葡军围困一年,1833年一次冒险奇袭成功让他扭转了颓势。同年邻居西班牙打起内战,佩德罗争取到西班牙自由派的支援,于1833年7月24日占领了里斯本,玛利亚二世重登王位,佩德罗继任葡萄牙摄政王。

“他在巴西和葡萄牙都被誉为自由主义事业和代议制统治的拥护者。”《卫报》写道,1834 年佩德罗因肺结核去世后,应他自己的要求,他的心脏保存在葡萄牙的波尔图市,以感谢当地人民的支持。

在巴西,即使是那些曾反对过他的政敌,也都承认他的贡献和伟大。在他去世半个多世纪后,1889年,巴西爆发政变,推翻帝国,改制为联邦共和国。即便帝国早已不在,佩德罗一世在巴西人眼中,仍然是开国君主、独立英雄。1972年,他的遗体被运回巴西,安葬在圣保罗州的独立纪念碑下,以铭记他为巴西所做的一切。

“今天,这名民族英雄、巴西第一任皇帝的心脏回到了我们的土地上。”巴西外交部说,这颗心脏将像国家元首一样被接待,它的到来给了巴西人向独立进程中的核心人物致敬的机会。据报道,这颗心脏被浸泡在中,保存在玻璃容器内,由军机运达。巴立日后,心脏将归还给葡萄牙。

在巴西外长卡洛斯·弗兰萨(Carlos França)的指示下,巴西从今年2月开始与葡萄牙商谈将心脏运往巴西的事宜,最终获得了葡方的同意。巴西空军(FAB)负责提供运输飞机,在葡萄牙的监督下,巴西联邦警察、联邦区军警、武装部队和巴西“独立之龙”骑兵近卫团将负责心脏的安保工作。

巴西外交部没有透露此次心脏运输的总成本,但负责典礼安排的官员艾伦·德塞洛斯(Alan de Séllos)表示,相比于巴立200周年纪念日的意义而言,运输成本“绝对是微不足道的”。

巴西为这颗心脏在23日安排了国家元首规格的欢迎仪式,并接受军队检阅,最终在博索纳罗致敬后在外交部总部伊塔马拉蒂宫展出,有五重锁保护。心脏在工作日接受学生参观,在周末向普通民众开放,但是需要提前预约。另外,仪式上还将演奏由佩德罗一世创作的巴西第一首国歌《独立颂》。

虽然肯定佩德罗对于巴立的意义,但如此的大费周章还是引来批评的声音。“这是博索纳罗的一场闹剧,居然像国家元首来访一样欢迎这颗心,”历史学家莉莉亚·施瓦茨(Lilia Schwarcz)说,“我们应该扪心自问,这是一种怎样的历史思考方式。”历史学家路易斯·安东尼奥·西马斯(Luiz Antônio Simas)也打趣道:“由于独立进程始于拿破仑入侵,我建议他们也带来拿破仑的。”

还有批评声音称,博索纳罗应更多关注实际。巴西2022年度的竞选活动已于8月16日启动,博索纳罗此前面临诸多有关“破坏民主制度”的质疑。在过去执政的四年中,博索纳罗曾多次与司法部门、媒体和政治对手交锋。他批判选举制度,声讨“假新闻”和“媒体职业道德”,还曾与卫生部长、司法部长等多名政府要员发生冲突。

根据民调机构DataFolha于18日公布的最新调查结果,前总统卢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以47%的支持率领跑,而博索纳罗以32%的支持率位居第二。

葡萄牙历史趣闻牵动了巴西帝国的兴衰

若昂六世(1767~1826)Joo Ⅵ葡萄牙王国国王(1816~1826)。1767年5月13日生于里斯本,1826年3月10日卒于同地。1799年被立为摄政王。1807年法国入侵葡萄牙,率王室迁至巴西。次年对法宣战,占领法属圭亚那。1816年,玛丽亚一世去世后,继承王位,为葡萄牙-巴西 -阿尔加维王国国王 ,称若昂六世 。在驻巴西期间,推行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发展对外贸易。1816年发动对乌拉圭入侵,1817年扼杀伯南布哥起义。1821年应葡萄牙议会要求率王室返国,留其子佩德罗一世驻巴西为摄政王。1825年承认巴立,并兼任巴西帝国名誉皇帝。

若昂六世(1767~1826)Joo Ⅵ葡萄牙王国国王(1816~1826)。1767年5月13日生于里斯本,1826年3月10日卒于同地。1799年被立为摄政王。1807年法国入侵葡萄牙,率王室迁至巴西。次年对法宣战,占领法属圭亚那。1816年,玛丽亚一世去世后,继承王位,为葡萄牙-巴西 -阿尔加维王国国王 ,称若昂六世 。在驻巴西期间,推行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发展对外贸易。1816年发动对乌拉圭入侵,1817年扼杀伯南布哥起义。1821年应葡萄牙议会要求率王室返国,留其子佩德罗一世驻巴西为摄政王。1825年承认巴立,并兼任巴西帝国名誉皇帝。

拿破仑率军把包括若昂六世在内的葡萄牙王室撵到了巴西,若昂六世的王位也是在巴西继承的。

若昂六世在巴西即位后,开放南美港口通商,建立巴西银行,允许印刷机入口,在他的政府内重用巴西人。若昂六世作为“联合王国之国王”,这时的巴西名义上成为了王国,实质上算是殖民地,然而这所谓的“殖民地”,已有超过葡萄牙本土之势。

此时的若昂六世颇有点乐不思蜀的意思,与其说他是葡萄牙国王,不如说他是巴西国王。

不错,葡萄牙人也是这么想的,他们甚至传出了“葡萄牙成了殖民地的殖民地”的言论。

拿破仑帝国顷刻间垮塌,葡萄牙成立制宪会议,并向巴西请愿要求国王若昂六世即刻回国。本来若昂六世打算在富饶的巴西长期呆下去,这下王室一家人在巴西赖不下去了。若昂六世启程回国,将庞大的巴西交给了他的长子佩德罗管理。

制宪会议可没因此消停,他们发出函件要求佩德罗王子也回国,妄图将与名义上葡萄牙同等地位的巴西(因为之前若昂六世用的是“联合王国之国王”的称号)再次降格为海外省,也就是殖民地的地位。正是这一纸公文激起了巴西人民争取独立的呼声。

1822年9月7日,在巴西人民强烈要求和葡萄牙议会的压力下,刚到达圣保罗伊皮兰加河畔的佩德罗拔剑宣誓“不独立,毋宁死!”(Independência ou Morte!),正式宣布了巴西的独立。

佩德罗王子临危称帝,成为了巴西的佩德罗一世。英国乐见巴西的独立,所以在巴立战争中积极支援巴西。巴西在英国的支持下站稳了脚跟,葡萄牙与1825年承认了巴立。

若昂六世在葡萄牙承认巴立的第二年去世了。若昂六世死后,留下了一个微妙而棘手的王位问题。

按照法律和惯例,葡萄牙王位当属于佩德罗一世。天上掉下个王位,佩德罗一世当然不会讨厌,但巴西的臣民害怕独立事业就此葬送,于是王位变成了烫手的山芋。

佩德罗一世设法在法理上兼任了两个多月的葡萄牙国王,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长女。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葡萄牙历史上已经有了几位叫做佩德罗皇帝,所以巴西皇帝佩德罗一世在葡萄牙历史上被称为“佩德罗四世”。

佩德罗一世看似走上了人生巅峰,然而巅峰没有延续下去。巴西没有因为独立而繁荣富强,反倒变得更加动荡不安。妻子早逝、女儿流亡,本人被迫逊位,从一国之君变成丧家之犬,佩德罗经历这一切,只用了短短五年时间。

话分两头,佩德罗一世的弟弟米格尔一世篡夺了佩德罗一世女儿玛丽亚二世的王位。由于米格尔对自由党人的迫害,佩德罗担当起了领导自由党人事业的重任。他来到了自由党的基地亚速尔群岛的特尔塞伊拉岛,接过政府的领导权,组成了一支数千人的远征军,于1832年7月在波尔图附近登陆。四天后,佩德罗和自由党人几乎兵不血刃地占领了波尔图。 米格尔一世组织军队,对波尔图包围了一年之久。安东尼奥·若泽·德·苏萨率领另一支军队在阿尔加维登陆,英国雇佣军在海上击败了米格尔一世的舰队。自由党人向里斯本进军,于1833年7月24日占领里斯本。最终在1834年5月底,米格尔一世放弃王位,逃亡海外。葡萄牙宪法被恢复,玛丽亚二世重登王位。 不久后,佩德罗就患上了肺结核,于1834年9月24日在他出生的地方——克鲁兹宫去世,终年35岁。

而佩德罗二世在位期间,巴西帝国发展迅速,可佩德罗二世还是走了父亲的老路。1889年11月15日,丰塞卡与弗洛里亚诺·阿劳霍·佩绍托联合共和派发动军事政变,包围内阁会议厅,得到政府控制权。丰塞卡宣告废除君主制,改行共和制,建立临时政府,而本来支持君主制的农场主及地主却因为佩德罗二世支持废奴制度而倒戈。两日后,佩德罗二世流亡欧洲,巴西帝国被巴西合众国取代。1891年12月5日,佩德罗二世在巴黎的贝德福大饭店去世。

1922年,佩德罗二世与妻子的遗体被葡萄牙交还巴西政府,安葬在佩德罗波利斯的圣·佩德罗·德·阿尔坎塔拉大教堂。

巴立150周年之际的1972年,佩德罗一世与妻子遗体被葡萄牙交还巴西政府,安葬在伊皮兰加纪念馆。

葡萄牙体育1-0客胜阿维河18岁小将切尔米蒂献绝杀

北京时间2月7日05:15,葡超第19轮继续进行,葡萄牙体育作客多斯-阿尔科斯球场挑战阿维河,本场主裁判为达席尔瓦。上半场,双方机会寥寥均零射正,守田英正兜射打偏。下半场,佩德罗-贡萨尔维斯远射中楣,18岁小将切尔米蒂献绝杀。最终,葡萄牙体育客场1-0小胜阿维河。

第84分钟,伊纳西奥送出手术刀斜塞,18岁小将切尔米蒂领球低射完成绝杀,葡萄牙体育1-0!

未出场替补:1-马格朗、11-布鲁诺-文图拉、16-萨维奥、17-乌克拉

未出场替补:12-伊斯雷尔、13-路易斯-内托、16-罗希尼亚、32-坦隆戈

从佩德罗到佩德罗:巴西帝国的建立和倒掉

古代欧洲的继承法经常男尊女卑,即使在一些允许女性继承的环境下,也是有男传男,无男了才考虑女系。

有的君主家里有好几个王位要继承,有时候因为镇不住场子,不得不分家,一般也会把祖产留给长子。

但是,葡萄牙国王佩德罗四世兼巴西皇帝佩德罗一世却把葡萄牙传给了大女儿,把巴西传给了儿子。

玛一嫁给了自己的叔父佩德罗王子,令其在她继位后一并成为佩德罗三世国王。玛一治国很有一套,国家也很稳定。但是后来佩三和太子先后去世,玛一承受不住打击,精神错乱,政局便由二王子也是新的太子若昂接管了。

1807年,拿破仑入侵葡萄牙,玛一和若昂被迫流亡巴西,定都里约热内卢。流亡期间,原本只是殖民地的巴西被按照王国建设,也有了相应的政府机构。

拿破仑兵败下台后,葡萄牙王室也没有立刻回去。1816年,玛一驾崩,若昂继位,是为若昂六世。佩德罗虽非长子,但因为唯一的兄长已经去世,自然被立为太子。

1820年,葡萄牙发生了自由党人革命,要请若六回国建立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度。1821年,若六带着几乎所有的王室成员和大臣们回国,只留太子为巴西摄政王。

若六一回国,葡萄牙的第一届立宪议会就企图取消巴西的各种特权,让巴西重新沦为殖民地。但对巴西人其实也是对所有人来说,得而复失,比从未拥有过更痛苦。

这时候的太子二十出头,也是有主意的人,一旦巴西的地位下降了,他这个摄政也没当头了。他当然。若六也默许儿子如此。

1821年,葡议会以完成政治教育为由,要把太子叫回国内。但是太子周围都是巴立派,太子的决心也就坚定了下来。

1822年,太子自立为“巴西永久的保护者”。葡议会因此废黜了其巴西摄政王的职务。

太子得知,在伊匹兰加河畔拔剑宣誓“不独立,毋宁死!”史称“伊匹兰加呼声”,正式宣布巴立。当天他创作了《独立颂》,并亲自在当晚圣保罗的爱国集会上演唱,由合唱队伴唱,这首歌成为巴西的第一首国歌。

这一年,太子称巴西皇帝佩德罗一世,并举行了加冕仪式。巴西不但地位没有下降,还从王国升级到了帝国。

葡萄牙殖民者被赶出了巴西,也不知道是战斗力不行,还是不敢和自家太子动手。

1824年,中央集权的巴西宪法出台,一直沿用到1891年,似乎对维持巴西的统一产生了推动作用。

1825年,葡萄牙承认巴立,若六自称巴西帝国名誉皇帝。作为皇帝的父亲,当个太上皇不过分。

佩一与东北及南方的叛党进行交涉,颇具成效,保持了国家的统一。但由于乌拉圭问题与阿根廷连年战争失败,加上与情妇多米蒂拉·桑托斯的不正当关系,使他的威信大降。

1826年,若六驾崩了。按道理,佩一作为太子,应该继位为葡萄牙国王佩德罗四世。这样,他就成为了第一个葡萄牙巴西两国君主。

以前的葡萄牙君主虽然统治巴西,但并没有挂着巴西君主的名号。葡萄牙人觉得你既然当了巴西皇帝,就别当葡萄牙国王了;巴西人也不希望自己又和葡萄牙重新共主。

结果佩一当了两个月的国王,就把王位让给了7岁的大女儿玛丽亚二世女王,由弟弟米格尔摄政,并且要玛二步太奶奶的后尘,也嫁给米格尔这个叔叔,这样米格尔也能登基为王。

佩一最大的两个儿子都已经夭折,但当时三王子小佩德罗已经出生。大概佩一当时就留了让独子继承巴西的私心。

米格尔之前因为造父王若六的反甚至软禁父王,而被放逐到奥地利,这下有了机会,当然一口应承。

等当上了摄政王,米格尔就为所欲为了,什么约定都不认了,踢开侄女,自立为王,复辟君主专制制度。1829年,内战因此爆发。

1830年,法国爆发了七月革命,推翻了复辟的波旁王朝,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七月王朝。葡萄牙人闻讯大为振奋,佩一也决定趁机给自己的女儿讨回公道。

然后佩一就前往英法求援,又来到亚速尔群岛和反对米一的自由党会合,募集军队,杀回葡萄牙,进驻波尔图,以支援自由主义派一方,反对米一。等米一集合精锐围困波尔图,另一支来自亚速尔群岛的义军又从南方的阿尔加维登陆,直逼里斯本。好一出围魏救赵,米一只能回救。

多方受敌之下,米一只能认栽。1834年,米一下台继续流亡奥地利,玛二复位。1866年,米一客死,遗体才被运回国内安葬。

这时候,佩一已经不是巴西皇帝了,他再主政葡萄牙就没有以前的问题了。他不想和女儿抢,给女儿当个摄政王挺好。而且帮助女儿复位不久,他便驾崩了。

共同的父皇不在了,玛二和佩二这对同母姐弟也就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了。由于各自还年轻没有孩子,其实他们还互为继承人,也就是只要其中一个早亡,另一个还能成为两国君主。吓得巴西赶紧在1835年打了一个补丁,把玛二排除出巴西皇位继承外。

玛二为母慈祥,为人善良,因此人送外号“好妈妈”,1853年驾崩后,自有亲骨肉佩德罗五世和路易斯一世先后继位。

当时正值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条马路、第一条铁路运输、海底电缆和电话相继出现。佩二紧跟时代,访问美国费城时,听了发明家贝尔的介绍,便成为巴西第一个电话使用者。

佩二对语言学很有兴趣,除了母语葡萄牙语,他还学了其他十数种语言,包括拉丁语、法语、德语、英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希腊语、阿拉伯语、希伯来语、梵语、汉語、奥克语以及图皮语系;他也是巴西第一个使用银版摄影法的人;他建造了观星台与实验室,资助过巴斯德研究院与拜罗伊特节日剧院。

佩二还是皇家学会、俄罗斯科学院、美国地理学协会及法国科学院的成员;他与瓦格纳、巴斯德、阿加西、惠蒂埃、谢弗勒尔、贝尔、朗费罗、戈比诺、米斯特拉尔、孟佐尼、尼采、雨果等名人都有过书信来往。

佩二鼓励外国移民,开发国内资源,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工农业生产显著增长,铁路、电信建设也取得很大成效;他也注意发展教育,创建了巴西历史地理协会,对外重视发展与欧洲国家和美国的关系。

1850年,巴西进行土地改革,佩二着手废除奴隶制,并颁布禁止贩卖非洲奴隶的法令。19世纪下半叶,巴西人民掀起大规模的废奴运动,各省议员随即开展了省议会,投票表决废奴运动。1883年,“废奴联盟”成立,废奴运动蔓延全国;次年,六十五岁以上的奴隶得到解放,各省纷纷宣告废除奴隶的宣言。1888年,议会表决“黄金法”(Leiáurea),宣告废除奴隶制度,巴西奴隶制灭亡。

佩二也没耽误军事:1852年,巴西与乌拉圭以及阿根廷国内的反对派联合,推翻了阿根廷独裁者胡安·曼努埃尔·德·罗萨斯;1864年巴西联合阿根廷、乌拉圭向巴拉圭发动战争,和阿根廷瓜分了巴拉圭约11万平方千米国土。

巴西因而得以加快了军需工业的发展,并带来了宝贵的作战经验,也加强了道路网的建设及部分产业的发展,也使得巴西开始走向现代化。

然而屡次作战也让佩二失去了一些人心;当连佩二自己都在推动的废奴大业完成后,共和派反而更加希望废除君主制,走向共和。

除了皇帝以外,两西西里出身的皇后特雷莎·克里斯蒂娜也深受巴西人民的爱戴,为人低调、平易近人,也是巴西当地积极的文化建设者。但好皇帝、好皇后只是一时的,共和制才是长久的。

佩二的两个儿子都夭折了,佩二对大女儿伊莎贝尔身为女性是否能够被拥戴继位没有信心,也失去了治国的兴趣。

而原本有意维护君主制的农场主和地主也因为佩二支持废奴,完全没有保护他的兴趣。

1889年,政变爆发,佩二下台,巴西帝国灭亡。佩二夫妇只能流亡回欧洲老家。同年,皇后在得知全家都被禁止返回她已经生活了46年的巴西后,伤心到去世。噩耗传回巴西,巴西人也真心地致以哀悼。

佩二回到了葡萄牙。从祖籍来讲,这里才是他的根,但他生在巴西,他从未来过。

他的第二个外甥路一国王刚死,他参加了葬礼。路一的儿子卡洛斯一世继位,他参加了加冕礼。卡一的次子马努埃尔正好在佩二被迫退位当天出生,佩二也参加了他的洗礼。

这时候包括他本人都不会有兴趣提出:他有比姐姐优先的王位继承权,所以姐姐的后代应该把王位还给他。

佩二定居巴黎,1891年去世,法国以皇室礼仪将其下葬,后来迁回葡萄牙,1922年又迁葬巴西,和他深爱巴西的皇后一起。这时候,巴西没人再提不许他们回国的事了。

后来,葡萄牙的君主制也被终结了,葡萄牙王室的子孙也就和巴西皇室一样成为了遗族。虽然大家同根同源,但这时候的葡萄牙王室遗族已经不是花开两朵,而是三朵了。

为什么呢?因为当初失败的米一也有后代啊,而且还是纯男系的,和老王朝一个姓!

佩德罗一世是巴西国父其心脏为何在葡萄牙?为什么又会被挖出心脏

最近巴西庆祝独立200周年,巴西迎回首位皇帝佩德罗一世的心脏 登上了热搜。 许多人产生这样的疑惑:佩德罗是巴西皇帝,为什么心脏在葡萄牙?为什么要挖心脏进行展览,这不是大不敬吗?

带着这些疑惑,我们来了解一下佩德罗一世。佩罗德一世出生于1798年,是葡萄牙摄政王若昂的儿子,后来若昂成为葡萄牙.巴西.阿尔加维联合王国国王,被称为若昂六世。所以佩德罗具有葡萄牙王室血脉,为什么后面跑到巴西了呢?1807年拿破仑占领了葡萄牙,葡萄牙王室跑到了巴西避难,当时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1821年若昂六世回到葡萄牙,而若昂六世把佩罗德留在巴西,此时的佩罗德已经被立为葡萄牙王储了。若昂六世在离开巴西前告诫佩德罗说:假如巴立运动变得不可阻挡时,就应站到运动的前头,宣布独立,以保持布拉干萨王朝的实际地位。

1821年12月,葡萄牙议会规定巴西各省直接归里斯本(葡萄牙首都)管理,并督促佩德罗回国。消息传到巴西,独立运动更加高涨,佩德罗迫于压力只能拒绝葡萄牙议会命令,并控制巴立运动。1822年9月7日,在巴西人民强烈要求和葡萄牙议会压力下,刚到达圣保罗的佩德罗拔剑宣誓“不独立,毋宁死!”宣告了巴西的独立,并于12月1日加冕,被称为巴西皇帝佩德罗一世。

巴立之后,佩德罗建立了君主专制的独裁政权,引起了巴西人民的不满。人民渴望建立共和制度,进行君主立宪,限制君主权力。1824年巴西北方六省爆发了共和运动,但是被佩德罗一世给派军队了,15名起义领导人和大批起义群众被处死了。(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为佩德罗后来的退位埋下了种子)佩德罗当上皇帝之后,在1825—1828年发动了争夺乌拉圭的战争,但是最终失败了,乌拉圭独立,佩德罗一世威望受到很大打击。在1831年4月,里约热内卢和外省许多地方爆发起义,佩德罗一世只能退位,传位于5岁的儿子佩德罗二世,佩德罗一世只能返回欧洲。

1826年3月10日若昂六世去世,佩德罗一世作为长子继承了葡萄牙王位。但是葡萄牙人认为 佩德罗一世 已经是巴西皇帝了,就不应该成为葡萄牙国王。佩德罗一世只能传位于自己的女儿玛丽亚二世,让自己的弟弟米格尔一世成为摄政王,娶玛丽亚二世为妻(叔叔娶侄女欧洲王室是挺乱的)但是后面米格尔一世篡夺了王位,而佩德罗一世在退位之后,前往英法寻求支持募集了7500人的军队杀回了葡萄牙,于1832年7月在波尔图登录,经过几年的浴血奋战,最终在1834年5月使米格尔一世退位,玛丽亚二世重新登上了王位。

而不久佩德罗一世得了肺结核,在1834年9月24日去世 。佩德罗一世在去世前嘱咐将其心脏挖出,以感谢波尔图人民的支持(这波操作属实是不懂了,应该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吧)而他的心脏被供奉在波尔图的一个教堂里。

巴西皇帝佩德罗一世:从皇帝到废帝再到太上皇

一个新生国家采取君主制有利有弊,好处是维系了传统价值观,避免社会撕裂。北美独立战争期间,殖民地有四分之一的人属于保守派,他们既想维护自身利益,又不能放弃对王室的效忠誓言,因此美国独立进程打得很艰难。巴西由于引入君主制,整个国家有了天然领袖,内乱很快平息。然而君主制也有天生的缺陷,国家的治乱取决于君主本人的才干、品德,佩德罗成为巴西帝国的皇帝的时候,年仅24岁,他会是合格的皇帝吗?

佩德罗是个文艺青年,他善于骑马、绘画、玩乐器,跟音乐大师罗西尼有着不错的交谊。他还能做手工,甚至有专门的皇家工房,闲暇时光就做雕刻。巴西国旗也是他设计的,图案用了黄绿两色,绿色代表布拉甘萨王室,黄色则代表了哈布斯堡王室,他妻子所属家族。

作为一个王族子弟,佩德罗一世多才多艺,然而他唯一不会的是治理国家。佩德罗好刺激、喜冒险、追异性,他可以在围城战里坚守半年,却不愿在议会里多呆一个小时。

佩德罗即位之初,大小国务交付给若泽·博尼法西奥(José Bonifacio)。博尼法西奥是第一个当上政府首脑的巴西人,曾在欧洲游历十多年,视野比他的同胞更开阔。博尼法西奥是自由派,被尊为“巴立的元老”,他还关心黑奴、印第安人,机关报《塔摩犹报》以一个印第安部落命名。

当佩德罗感到博尼法西奥限制王权,权势过盛时,又把他贸然解职,独自面对各种公文、报表。布拉甘萨王室离开巴西的时候,带走了银行的所有黄金,而且勒索两百万英镑,作为两国分离的“分手费”。为了争取英法等国的外交承认,巴西采取自由贸易政策,外国货物很快挤占市场,本土工厂破产。财政问题凸显后,佩德罗贸然开动印钞机,造成通货膨胀,经济濒临崩溃。

1825年,巴西政府发动对外战争,试图转移国内注意力。“内普拉丁省”原本是西班牙裔的居住地,当美洲脱离西班牙统治时,若昂六世趁机兼并了这块土地。与该省居民同文同种的阿根廷人,在奋斗十多年后才艰难独立,他们声称对这片土地享有主权。双方鏖战了三年,最后在英国的外交斡旋下,两国谁也没得到战利品,内普拉丁省独立建国,这就是后来的乌拉圭。佩德罗一世在乌拉圭战争失利后,威望大减。

更糟糕的是,王室私生活也引起外人非议。皇后淑德贤惠,从奥地利远道而来,嫁到巴西后,对子民的福祉尽心尽力。刚开始她还倾倒于佩德罗的骑士风度,后来事实证明了童话里都是骗人的,白马王子也要出轨的,佩德罗自小厮混于花街柳巷,执政后爱上了多米蒂拉·桑托斯(Domitila Santos)。他们不仅生下了孩子,还把私生女带进宫里,与合法婚生子女一起抚养教育,授予爵位。

利奥波丁娜怀第六胎时,因难产而死,而当时皇帝正在搂着桑托斯逛大街。民间流言四起,把皇后之死归咎于佩德罗,王室名誉扫地。情妇桑托斯野心勃勃,她选定国务顾问,罢免不顺眼的部长。有政治观察者说,巴西皇帝在对外事务受英国人支配,国内则受情妇支配。

1831年,政府解散了一个巴西人为主的自由派内阁后,引发了民众的抗议。长久以来,民众一直认为朝廷是葡萄牙人的朝廷。尽管佩德罗不断地在演讲里说“我们巴西人如何如何”(在登基加冕仪式上,他没有用欧洲皇室惯用的钻石,而是特地使用巴西特产碧玺作为皇冠上的装饰),但他毕竟是葡萄牙人,他的亲信好友、政治顾问也是葡萄牙人。第一届内阁除首相博尼法西奥之外,其他成员都是葡萄牙人。

自由派内阁解散后,三四千人在市中心广场集合请愿,有20个众议员加入集会,过程中,只造成一人死亡。者原本只想倒阁,但佩德罗干脆自己辞职,王位让给五岁的儿子。根据新闻报道,皇帝曾说了这样的话:“为了人民,我愿意做一切;没有人民的支持,我什么也做不了。”一周后,他带着亲属坐船离开巴西。

佩德罗一世是具有骑士风范的君主,在独立运动期间,他用武力对付敌军,到了治理国家时,他也习惯了用武力手段解决政治问题。皇帝之所以下台,不是因为起义声势浩大。4月6日的,没有预谋,没有组织,如果他能果敢一点,完全能首都的暴动,只要骑兵的鞭子抽过去,人群就会一哄而散。

早在制定宪法时,他就是这么做的。1823年制宪会议召开,里面充斥了共和派、联邦派,处处跟皇帝相争。11月11日,佩德罗一世要求具有法律批准权,代表们坚决反对,整整一夜没离开会场,史学家称之为“濒死之夜”。第二天下午一点,王室亲卫队包围了大厅,强行解散会议,政府颁布了一个带有保守主义色彩的宪法。

然而这一次军队不再听命于佩德罗,选择作壁上观,两支炮兵部队、一个营的掷弹兵,最后连皇室警卫营也倒戈了,中下层的巴西军官希望罢免他们的葡萄牙裔上司,获得升职空间。从军队到法院、文官系统,占据要津的仍然是葡萄牙人。佩德罗本人倒不大在乎官员的出身,他只是喜欢任用亲信,他的情妇也经常干政,无意中形成了这幅局面。但巴西人感到自己仍然处于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大为不满,巴西士兵因此决定倒戈。

另外由于财政困难,佩德罗无法长期维持一支正规军,当初统一全国靠的是民兵和雇佣军。各地庄园主愿意维护本地的秩序,但不愿去遥远的异国打仗,导致了乌拉圭战争的失败。雇佣军更不可靠,海军统帅科克伦勋爵因为酬金没谈拢,擅离岗位,带着部下走人。1828年6月由德国人和爱尔兰人组成的两千人雇佣军发起骚乱,大肆劫掠里约城,皇帝拉下脸面,请求英法海军才赶走了这帮匪徒。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弱势威权政府,佩德罗具有集权的意愿,却没有揽权的能力,他很崇拜拿破仑,但拿破仑是依靠宪兵和秘密警察统治的。佩德罗是自由派,但那是拜伦式的自由派,充满浪漫感性色彩。“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只是个神话,他缺乏政客的精明和手腕。佩德罗莽撞强干,别人稍有批评,就忍受不了。早期新闻界直言不讳,政府很快制定言论审查,但又无法彻底做到让他们闭嘴。当时法国发生七月革命,查理十世退位,对政府心怀不满的报纸头条全部刊登了这个消息,潜台词是:看看吧,你也应该下台。

换成一般人逊位失国,差不多就只能流亡等死了,但佩德罗没有意志消沉,最后却来了个胜利大反攻。当时葡萄牙国王是他的弟弟米格尔,若昂六世死后,佩德罗既是长子,也有才干,但议会不打算让王位交给巴西的皇帝。双方达成一项妥协,继承权由佩德罗让渡给女儿玛利亚,但她必须跟米格尔结婚(欧洲王室近亲通婚很常见),在一个男性的协助下进行统治。佩德罗还特地附送了一部,随嫁亲队伍回国。

接下来发生的是一个莎剧式故事。米格尔愚蠢而又专横,是个顽固的保守派。在葡萄牙革命后的第三年,他发动政变未遂,流亡到维也纳,跟梅特涅相谈甚欢。若昂死后,米格尔到处散播谣言,声称他是被自由党毒死的。他回到里斯本后,发现专制主义者控制局势,便不等举办婚礼,就迫不及待地自封为王,清算革命者,掀起。

玛丽亚无法回国,停留在葡属亚速尔半岛。挂念女儿的佩德罗从巴西下台后,游说欧洲列国,期望恢复她的合法统治。英法政府对她的遭遇表示同情,但认为不值得进行资助。由于皇后利奥波丁娜的遭遇,哈布斯堡家族也不愿对佩德罗伸出援手。佩德罗一气之下,另娶了拿破仑的孙女(实际上,这桩婚事不能增加他的政治筹码,或许只是因为他太崇拜拿破仑了吧)。

虽然没有列强的支持,但凭着个人魅力,佩德罗征募到不少志愿军,一个叫胡安·门第萨瓦的犹太商人,由于被葡萄牙专制派驱逐,转而极力支持佩德罗,筹到了二百万英镑的借款。1832年,佩德罗率领这支志愿军,在亚速尔群岛集结,并对北部港口波尔图发动了进攻。守城军队不战而降,把城市拱手让人。

当时英国的威灵顿公爵观察时局,认为佩德罗严重失策,他应该去进攻里斯本而不是波尔图,只有占据首都才能掌控全局。在佩德罗到来之前,里斯本曾自发进行了一次革命,经过激烈战斗最终失败,死亡200余人。如果里斯本的自由派得到佩德罗的外援,那么很有可能获胜。

战略选择体现了两人的差距,威灵顿是一流的战略家,而佩德罗只是勇敢的战士,无力统筹全局,因此他才在过去的乌拉拉圭战争中失败。佩德罗获得波尔图后,很快被敌军包围了,米格尔派出8万人围攻波尔图。

虽然战略上不能比肩威灵顿,佩德罗依旧是个杰出的战术家。他充分认识到海军的重要性,港口没被官军切断,外援就能源源不断地流入。而且波尔图是葡萄牙自由派的大本营,1822年的革命就是从这里最先开始的,市民捐钱出劳役,坚决抵抗。

一年后佩德罗的部队只剩下7500人,他决定展开一次冒险奇袭。海军将领带领2500人绕到后方,消灭了米格尔的舰队。葡萄牙全部兵力压在波尔图,南方各省没有作防务准备,这支偏师急速穿行,兵不血刃直捣里斯本。获得首都便意味着获得了政权法统,而且在中央集权制的国家,首都聚集了全国的财富,失去里斯本资源的米格尔犹如无根之木,部队作鸟兽散。

7月28日,佩德罗骑马进城,女儿玛利亚登上王位,英国和法国也承认了新政府。米格尔在群众的嘲笑中,流亡海外。然而,留给佩德罗的时间也不多了,在波尔图围城战中,他感染了肺结核,同年9月在王宫病逝。

毫无疑问,佩德罗的一生忠于自由主义。巴西是他建立的,国旗是他设计的,国歌是他谱写的,当面临民众的反对,他主动退让。历史见证了无数个骑士变成了恶龙,拉美的开国元勋大多蜕化为独夫,不惜开启内战,连玻利瓦尔晚年也采用了暗杀政敌这种龌龊手段,由此观之,佩德罗一世的退隐更显得可贵。更罕见的是,急流勇退之后,他居然辗转前行,演绎了王者归来的传奇。

热爱足球还是热爱作秀?56岁三浦知良为何还要留洋葡萄牙

在告别日本第四级别联赛后,本月底就将年满56岁的三浦知良,仍然没有告别足球的打算。

近日,这位已经踢了38个赛季的老将,宣布以球员身份加盟葡甲球队奥利维伦斯,开启了人生第二段留洋之旅。

然而,即便三浦有着诸多光环加持,体能和状态早就不足以应付高强度职业足球的他,始终与争议为伴:

少得可怜的出场时间、如影随形的赞助商和媒体,似乎都在印证一个不那么让人愉快的事实——三浦知良热爱的,不只有足球,还有纪录和作秀。

1986年,19岁的他与巴西豪门桑托斯签下了自己的第一份职业合同,也就在这里,他赢得了“东方双枪将”的美誉,并成为各类足球动漫和影视剧的原型人物之一。

但真正为老球迷熟知的,还是三浦成为意甲史上首位日本球员。1994年,三浦知良租借加盟热那亚,此时的意甲仍处于“小世界杯”的巅峰期。

虽然背后不乏日本企业的鼎力支持,但三浦前半个赛季出场时间寥寥,直到赛季末球队降级已经不可避免,他才得到了出场机会,并在与桑普多利亚的“灯塔德比”中打入了个人意甲生涯的唯一一球。

此后,三浦知良还曾短暂效力过克罗地亚的萨格勒布迪纳摩以及澳大利亚的悉尼FC,但此时三浦已是年过三旬的老将。

正和此前加盟意甲时一样,本次三浦知良留洋,三浦背后也与日本财团的支持密不可分。

奥利维伦斯俱乐部有鲜明的日资背景,自去年起其经营权已由小野寺集团控制,而小野寺集团恰恰是横滨FC的母公司。

上个赛季,奥伦斯以第三级别联赛亚军的身份,晋升葡萄牙二级联赛,球队新赛季的目标显然是保级。这也意味着,不管球队提前完成目标还是降回三级联赛重造,三浦都有望在上半年后半段得到零星的出场机会,从而继续刷新日本乃至亚洲球员留洋的最年长出勤纪录。

奥伦斯队主帅佩德罗·米格尔表示,球队依旧有冲入葡萄牙顶级联赛的意愿,但鉴于目前球队新人众多,就需要像三浦知良这样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将来帮助球队,他依旧将在球队担任前锋的角色。

去年10月30日,日本JFL联赛(第四级别联赛)第27轮中,铃鹿得分手3比1战胜枚方爱恋,这场比赛中,替补登场的三浦点球破门,以55岁零246天的年纪刷新JFL联赛最年长出场和进球纪录。

进球后的他“老夫聊发少年狂”,和一众可以做自己儿孙辈的队友,在边线翩翩起舞。

在这支此前存在感几乎为零的小球队,三浦知良赛季前期曾经替补出战,但中期时多场比赛没有进入名单,不过在最近,他已经连续9场替补出场,每一场都能刷新自己保持的最年长出场纪录。

这粒进球也是自2017年以来,三浦知良时隔5年7个月再次在正式比赛中斩获进球。

然而,疯狂刷纪录的背后,却是“自家人”的鼎力相助:铃鹿队的主教练兼任总经理是三浦泰年,他是三浦知良的亲哥哥,也是他力排众议,要求铃鹿将三浦知良从J2的横滨FC租借而来。

因为三浦知良不仅能在场上和场下作为球员的榜样,他的加盟还会让俱乐部得到不菲的商业赞助。

为让“屈尊”的三浦知良能尽情发挥,铃鹿可谓煞费苦心:去年3月赛季首战,三浦知良首发的消息在比赛前一周就持续发酵,球队制作了大量三浦知良主题的应援横幅和Tifo,甚至连三浦赛前入场时,都被狂热的球迷夹道助威、拍摄,连球场看台侧面的沙地都引来了大批球迷就座。

在赛季中期,铃鹿队因涉嫌消极比赛,被日本足协处以500万日元(约合26万元人民币)的罚金,但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并未影响三浦的出勤。

整个赛季,三浦都保持着每轮定点上场打卡的传统,而球队获得的为数不多的点球,也都交给了他操刀。

当然,这个老当益壮的赛季,三浦也不乏遗憾——由于肌肉伤势,他未能出战天皇杯首轮,从而无缘刷新自己2年前创下的最年长出场纪录。

身为足球世界的活化石,早在1986年就正式出道的三浦,球龄甚至大过了梅西的年龄。如今,早已是爷爷级球员的他,几乎每个赛季结束都会被问及几时退役。

但三浦总回以例行公事的标准答案:“我每天都会全力以赴,想挑战一下自己,看看到底能坚持多久。”

诚然,三浦对足球的挚爱从来都不必怀疑,但他年复一年的坚持,背后则是个人品牌与赞助商、媒体的高度绑定。

“King三浦正在大阪坚持自主训练,气温只有10℃,但在一众穿着长袖长裤的队友中,只有他穿着短裤。”

去年J2联赛开打前,横滨FC官方社交媒体报道球队精神领袖时,除去毕恭毕敬的“King(国王)”前缀之外,言辞也满是鸡汤味。

但一个扎眼的事实是,此前一个赛季,三浦仅在J1联赛出场了1分钟,但这并不妨碍各界继续以礼相待。

仍以三浦上赛季的落脚点铃鹿为例,他们精心挑选了去年1月11日11点11分官宣三浦加盟,无他,只因三浦球员生涯最爱的号码就是11。

另一个常年被视作三浦职业精神的线年起,他每年都利用冬歇期前往关岛进行特训,带上个人训练师、理疗师和厨师,一切费用由他自费承担。

而从清晨5点半开始直至21点事无巨细的时间表,以及绝对不算轻松的体能训练科目,都让人感叹这位老将的极端自律。

19年如一日的高强度集训,三浦本人给出了最励志的金句:“这里是度假胜地,但我从未看到过关岛的海。”

但与特训如影随形的,是蜂拥而至的媒体记者、纪录片摄像师,以及三浦身上那件印满了赞助商Logo,几乎可以与F1赛车手媲美的训练服。

虽然彼时三浦在俱乐部的薪水,已经是他巅峰时代的1/5,但手握4份将近亿元代言合同的他,仍是一棵久经考验的摇钱树。

作为全世界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已成为弥补社会劳动力不足的“重要战斗力”。即将56岁的三浦知良,和年过八旬仍坚持出品动画的宫崎骏、“寿司之神”小野二郎都成为了“老当益壮”的最佳代言人。

而在年功序列制的俱乐部薪资体系下,年高德劭的三浦每年都能入账不菲,无形中也是对再就业的老年人的激励。

各方因素加持之下,三浦不但不能退休,更要持续挑战极限“逆生长”。至于何时告别足坛,或许正如他不经意间说过的那样——“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米格尔·佩德罗笔下的风景油画太美了我愿在这样的风景里孤独终老!

原标题:米格尔·佩德罗笔下的风景油画太美了,我愿在这样的风景里孤独终老!

米格尔·佩德罗,西班牙画家,1950年出生于西班牙阿利坎特的阿尔科伊。他在一个私人工作室接受艺术训练。

光线反射在水面和表面上对米格尔来说是一种神秘的现象,他充满好奇和活力地探索着这种现象。水不仅反射光线,而且反映了米格尔所欣赏的自然世界的活力。

米格尔对自然力量的吸引力是无可争辩的。他对绘画和自然的欣赏,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厚重的颜料层,雄辩地表达在画布上。

用这位艺术家自己的话来说,“我对绘画和自然的激情在我心中混合。”这就是我画风景画的原因。我在欧洲旅行时,从大自然中获得了很多灵感。我对当前的艺术趋势不感兴趣,我只是画我喜欢的东西。”

米格尔的作品在西班牙、日本、美国、葡萄牙和中国各地广泛展出和收藏,包括在北京时代美术馆举办的一次展览。

西班牙风景画大师米格尔·佩德罗个人画展 满屏对深秋的爱

明天,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以北菲格拉斯市的El Claustre画廊,将为大众呈现一个全新的展览。此次展出的是西班牙著名艺术家米格尔·佩德罗(Miguel Peidro)的画作,他在这所画廊曾举行不止一次个人展出。他的作品将带领我们飞速跨越深秋,前往那些他用画笔巧妙勾勒的场景和地点。这些画作承载的情感丰富而细腻,无论是创作的过程,还是场景的选择,都蕴藏着这位七旬老人对大自然的巧思。

米格尔·佩德罗1950年生于西班牙阿尔科伊,作为印象派风景艺术家,他早已享誉亚洲和欧洲多个城市。他的作品在西班牙多个著名画廊,乃至日本和中国举办过个展,展出记录超过130场。“对绘画与大自然的热爱成就了现在的我,这也是我画风景画的原因。我的灵感来自于漫游欧洲。”

虽然该画廊在遥远的国度,通过网络,我们仍能率先预览一场光影与色彩的游戏,跃然于这些栩栩如生的画作之上。它将带领我们聆听法国比利牛斯山的溪流、领略秋日的枫林,乌尔古尔山迎风俯瞰的海湾。米格尔穷尽一生都只想通过他的作品传达一件事:一种向往之情,一种对于大自然的爱,这是两种热情结合的产物。那种对于大自然难以掩饰的热爱,在屏幕前的我们仍能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