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现慕尼黑奥运男篮决赛导演没把美国队描绘成坏人

6月13日,俄罗斯体育题材电影《绝杀慕尼黑》在内地上映。影片还原了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篮球决赛现场,登顶俄罗斯影史票房冠军。新京报记者专访了《绝杀慕尼黑》导演安东·梅格尔季切夫,他讲述了拍摄这一体育史上最具争议比赛的幕后故事。

6月13日,俄罗斯体育题材电影《绝杀慕尼黑》在内地上映。影片2017年曾在俄罗斯掀起观影热潮,票房超过《复仇者联盟3》、《毒液》等好莱坞大片,以30亿卢布登顶俄罗斯影史票房冠军。

《绝杀慕尼黑》还原了1972年奥运会篮球决赛现场,将体育精神与个体命运巧妙结合,获得了豆瓣评分8.2的高口碑。近日,新京报记者专访了《绝杀慕尼黑》导演安东·梅格尔季切夫,他讲述了拍摄这一体育史上最具争议比赛的幕后故事。

《绝杀慕尼黑》的剧本以传奇篮球运动员谢尔盖·别洛夫的回忆录《一跃而起》为基础创作而成。1972年,冷战中的美国和苏联相遇在慕尼黑奥运会的男篮决赛,面对连续36年未尝败绩的美国队,苏联队教练加兰任深知自己肩负重任,然而他依然坚定表示:“美国队早晚有一天会被打败,我觉得最好是输给我们。”

这场比赛双方交战激烈,在结束前3秒钟,美国队以1分优势领先,比赛结果似乎已成定局。然而峰回路转,苏联队员亚历山大·别洛夫(影片中的萨沙)的一个压哨球逆转了比赛结果。

“这场比赛的意义非凡:美国人至今仍记得它,我们也是如此”,导演安东·梅格尔季切夫表示,这是他迄今为止参与过的最复杂的项目,“我必须同时拍出真实的体育记录和戏剧性叙事,以便观众能够识别比赛中的球员并了解他们的处境。”

安东·梅格尔季切夫在真实记录和戏剧化之间“走钢丝”,“大部分的人从来没有打过篮球,甚至不知道篮球是什么,但他们的心会像那个在比赛里面的人一样,不顾一切地想赢得胜利、由于做不到而放声痛哭。”

安东·梅格尔季切夫透露,大型体育赛事的电影表现非常困难,真实拍摄根本无法同时调动所有观众的表演。所以,为了实现真实观众气氛,特效部门专门研发并创建了一个新型的“人群克隆系统”,为长镜头到中等的镜头提供逼真的角色呈现。

比赛现场由六台摄像机同时拍摄,每个摄像机都有自己的一个团队操作。第一台天花板上的摄像机提供了运动镜头所需的速度和方向。第二台摄像机,即剧组所称的“第六名球员”概念。第三台摄像机用于广角镜头,而第四台摄像机专门用于苏联队的对手拍摄。还有一台机器专门拍摄倾斜的运动镜头,最后一台用于慢动作拍摄,再使用硬件同步多个摄像机源。

此外,除了近视眼球员阿扎在现实生活中是专业的篮球运动员外,其他多数主演都是演员,而非职业运动员,饰演萨沙和谢尔盖的两位演员之前都没有接触过篮球。他们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在篮球教练的带领下,每天花几个小时训练。并且所有演员都需要和专业篮球队进行大量的比赛。影片拍摄完成,很多人开玩笑说,他们已经可以进专业篮球队。

1、影片中最后投出绝杀球的篮球运动员萨沙患有罕见病,但原型亚历山大·别洛夫在1972年比赛时还很健康,他在1976年奥运会被查出心脏问题,两年之后,别洛夫就因为心脏肿瘤疾病英年早逝,年仅26岁。

2、影片中比赛得分最高的篮球队员谢尔盖·别洛夫擅长打后卫,是世界公认的最杰出的篮球运动员。谢尔盖·别洛夫在1993年至1998年间出任俄罗斯篮联主席,2007年入选了国际篮球名人堂。

3、影片中关于苏联篮球队“恐美”略有夸张,其实苏联队在1959年和1963年的世锦赛上两度击败美国队,更在1967年的世锦赛上第一次成为世界冠军,为1972年打败美国队积累了信心。

●顾问由影片原型伊万以及谢尔盖的儿子亚历山大担任,他们编排了所有的篮球比赛场景。谢尔盖的儿子也在片中客串了一个小角色。

●影片从筹备到完成一共持续了3年。最后一场和美国队的比赛拍摄了整整30天。

●本片有超过500套运动装,专为电影量身定制。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期真正的复古服装,甚至所有群演的服装都是按照当时的布料和裁剪方式忠实还原定制的。

●在许多道具细节上,剧组都煞费苦心,剧组专门制作了20多个篮球,都是根据苏联时期标准制造的,且被国际比赛采用的球来制定的。并且在特技拍摄中使用了特制的软球。

安东·梅格尔季切夫:准备之时能做的就是一遍又一遍仔细地观看比赛,我想我大概看了500次。比赛本身很有趣,只能以原始的“实时”形式进行观看。我花了大约两个月的时间详细编写比赛脚本,用语言表达将其变成影像。后来,谢尔盖的儿子开始对剧本进行打磨,剖析了比赛的每一帧,并精炼了每一个动作和投掷。

安东·梅格尔季切夫:小时候,我父亲给我讲述了这场比赛,这是人类体育史上最重要的比赛之一,一定要被传述。这场比赛是非凡的:美国人至今仍记得它,我们也是如此。这部电影并没有把他们描绘成坏人,我们试图理解他们并客观地展示他们。我们尽力真实重现比赛中的双方。

安东·梅格尔季切夫:这一场比赛中包含了各种戏剧性的翻转。最难的也是最后关键时刻,是比赛决定性的“三秒”。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有大量观众在现场,所以拍摄时,我必须制定一个代码和命令系统来引导人群并让每个人都按照比赛中的动作行事。

网红曾格尔偷情全过程曝光!和男方商量给钱呛原配又没捉奸在床

——有“登山女神”之称的网红曾格尔被曝与富商偷情,她本人多次否认,甚至公开喊话富商原配,惹得原配出面曝光了曾格尔和自己丈夫偷情的全部记录,如今曾格尔父亲又出面力挺女儿,声称女儿被富商夫妻仙人跳,还有娱乐圈明星下场站队支持原配,整件事已经闹上法庭,连双方出庭照都曝光啦!

不过整件事并不是发生在内地,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更多热闹,能够好好围观。

当地规定,涉及婚姻内感情纠纷,一旦原配起诉,提供证据证实曾格尔与丈夫偷情,那么曾格尔就侵犯了原配的配偶权,需要道歉赔偿,目前官司正在审理过程中,媒体也在全程追踪这场网红富商偷情案,双方你来我往战意正酣,那叫一个精彩,这里就来盘一盘。

这份聊天记录是由原配曝光的,获取方式就十分“巧合”,按照原配的话说,那就是“上天怜悯”,曾格尔特意叮嘱富商要删掉聊天记录,没想到富商手机和家里平板使用同一账号,聊天记录直接同步上传,最终被原配拿到了手,发现了曾格尔和丈夫是如何一步步商量好了哄骗自己,提早知道了丈夫的谎言。

根据原配晒出的聊天记录,可以看到富商还嘱咐曾格尔他们没有做防护,记得买药吃,曾格尔连忙要求富商删掉这条信息,之后富商还和曾格尔提了一句要用捐赠方式给曾格尔一笔钱,还教她怎么偷税逃税——这短短几句话看完,也是涨了不少知识……

目前这笔近200万台币(约合人民币40万)的捐款,正是案子争议焦点,因为原配及时发现了自家老公与曾格尔偷情,就赶紧要求中间人不要给曾格尔汇款。

曾格尔已经在用这一点做抗辩了,认为自己没收到170万,就没侵犯原配的配偶权,其实就是看准了原配很难获得更实质的偷情证据——原配在这一点上确实有些吃亏,出面支持她的女星贾永婕也提到了这一点。

贾永婕是小S的好友,模特出身嫁入了当地富商圈,和原配明显关系不错,她跟媒体透露原配私下被曾格尔嚣张狂呛,对方直接就说(你)又没捉奸在床,是要告什么啊?完全一副有恃无恐的模样。

除了曾格尔本人,曾格尔父亲的态度也惹出不少争议,他不但指责富商和原配联手“仙人跳”女儿,还出面作证声称女儿没有夜不归宿,证词和原配提供的证据出入极大,涉嫌做伪证。

曾格尔父女俩的态度更是激怒原配,她在起诉曾格尔侵害自己配偶权的基础上,又要增加起诉曾格尔父女侵害名誉、伪造文书、做伪证等一系列涉嫌刑事犯罪的行为。

对此,曾格尔父亲也给出回应,坚持女儿被“仙人跳”的说法,还欢迎原配来起诉自己,跟媒体暗示要反告原配诬告。

曾格尔本人倒还没有回应原配增加起诉一事,她之前晒出过一张堆满卫生纸的桌子,大概想表达自己眼泪都要流干了吧……

这场偷情案也还在审理当中,这里也期待最后能有一个好的结果吧——另外,希望原配在官司结束后,再好好考虑一下自己和富商丈夫的婚姻,毕竟偷情这事,一个人可做不了。

《雷神4:爱与雷》反派“屠神者格尔”目前最清楚的照片曝光

(Thor:Love and Thunder)活动玩偶的外包装,最近它有更清楚的照片了。

可以明显看到,玩具是照着克里斯蒂安·贝尔(Christian Bale)的模样制作的。和漫画不一样,电影版里的“屠神者格尔”(Gorr the God Butcher)几乎就是贝尔把自己身体涂成灰白色——观众能看出是他。

他的手里握着一把黑色的亡灵剑(Necrosword),这把剑的材质和“毒液”(Venom)的外星共生体(Klyntar)是一样的,格尔用这把剑穿越不同世界,杀遍各种神灵,直到遇到雷神托尔。

《雷神4》将于7月8日上映,在这一集里娜塔莉·波特曼(Natalie Portman)饰演的“简·福斯特”(Jane Foster)备受癌症折磨,后来与雷神的大锤“Mjolnir”的碎片产生感应,然后奇迹般地继承了雷神衣钵,成为新的Mighty Thor!

导演泰卡·瓦提提(Taika Waititi)承诺这集《雷神》会很热闹,除了几个雷神外,还有虫子战士Miek、“太空鲨鱼”(Space sharks)、星爵(Star Lord)和树人格鲁特(Groot)等等。

突发!俄罗斯把他抓了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30日报道,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当天发布消息称,美国《华尔街日报》驻俄罗斯记者埃文•格尔什科维奇( Evan Gershkovich)因涉嫌从事间谍活动被拘捕。

格尔什科维奇负责为《华尔街日报》报道俄罗斯、乌克兰和其他前苏联地区的新闻,他是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市被捕的。俄罗斯联邦安全局表示,格尔什科维奇试图在一家国防工厂收集情报,违反了俄罗斯关于国家机密的法律。

报道称,格尔什科维奇是在“试图接收”情报时被捕的,他现在因涉嫌间谍罪面临10至20年的监禁。俄罗斯联邦安全局指控格尔什科维奇试图获取机密信息,“为美国政府的利益行动”。

俄罗斯外交部也对这一消息发表了评论。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说,无论格尔什科维奇被捕时正在做什么,“都与新闻无关”,其记者身份不过是掩护。

拜仁“内鬼”曝光!6人逼走纳帅解雇1人成导火索曾泄露战术

3月23日,拜仁慕尼黑宣布纳格尔斯曼下课。与更衣室联系不和是纳格尔斯曼下课的原因之一,《图片报》周一透露了6名与他不和的球员,其中就包括诺伊尔、马内。

在解释纳格尔斯曼下课的原因时,卡恩表示,“他的确是一位顶级主帅,但球队和教练之间的组合不再合适。”卡恩还表示纳格尔斯曼没有激发出球员的潜力和实力。

纳格尔斯曼与一些球员联系不和并不是什么秘密,在《图片报》提前透露对曼城的战术之后,纳格尔斯曼就公开炮轰拜仁有“内鬼”,“内鬼受到了保护,所以找到他们是非常复杂的。但是,他应该为自己所作所为感到羞耻。”

《图片报》透露,自从门将教练帕洛维奇被解雇之后,诺伊尔、乌尔赖希就与纳格尔斯曼闹翻,而格纳布里、萨内、穆西亚拉、坎塞洛和马内同样对纳格尔斯曼不满。

其中,最令人惊讶的或许是坎塞洛,纳格尔斯曼力主在冬窗签入葡萄牙后卫,但坎塞洛之后失去主力位置,并且在训练中发火。

在负于勒沃库森一战,穆勒中场休息就被换下,纳格尔斯曼的这一决定遭到了传奇中场巴拉克的批评。不过,穆勒在更衣室保持中立,基米希、格雷茨卡、德利赫特、乌帕梅卡诺、帕瓦尔则是纳格尔斯曼的支持者。

在被问及是否是因为与更衣室联系不和才导致纳格尔斯曼被解雇时,基米希表示,“绝对没有。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我们没有赢得足够多的比赛,也因为我们还没有取得成功。我们的表现的确不够好,尤其是在德甲。教练并没有失去更衣室,我经历过几次换帅,但我们这一次没有看到球员们不开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