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30年来每支球队最后悔送走的球员(上):东部篇

译者注:本文原发表于《露天看台》,作者是ZACH BUCKLEY,文中观点不代表译者,请吧友们理性讨论。

对于一支NBA球队来说,你的耐心可能决定了你是否有机会得到一位超级巨星。

有些球员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这个联盟。有的球员可能被比他名气更大、资历更老的球员压在身后,或者出于其他的什么原因没有得到展示自己的机会。总之,不是每个明星球员都会在第一时间展现自己全部的能力。而当一支球队过早地放弃了一个球员,他们就永远地失去了他。总有那么一两个球员让你感到追悔莫及。

每支球队都至少有一个这样的错误,我们在此盘点了在过去的30年里,30支球队各自最令人扼腕叹息的一个。

在我们开始之前,先说明一些细节。球员必须在某种意义上真正加盟过球队才能被考虑。换句话说,被作为未来选秀权交易的球员不会被纳入这个名单,但是我们会考虑那些在选秀夜互换东家的球员。此外,我们不会让同一个名字出现在多个球队的名单上,即使一个球员曾被多支球队放弃过。

森林狼或许更有资格为雷-阿伦感到惋惜,因为在1996年的选秀之夜阿伦曾短暂地戴上过森林狼的球帽,然后森林狼很快用他换来了比他高一顺位的马布里。但是至少森林狼可以说,他们不知道自己到底放弃了什么。凯尔特人失去阿伦后,阿伦成了迈阿密的城市英雄。但是至少他们的三巨头组合第一年就拿到了总冠军。

他们在1996年得到阿伦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并且在雄鹿队期间阿伦一直在不断进步。在他的第二个赛季,他就交出了场均19.5分4.3助攻1.6记三分球的成绩单。放眼历史,也只有8个二年级球员有过这样的表现。并且这绝不是雷-阿伦的上限。

雄鹿队的问题在于,雷-阿伦总是不能和他们的主帅乔治-卡尔达成一致。他们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至少雄鹿队认为已经不可修复了。所以,在2003年的交易截止日,雄鹿队选择站在了乔治-卡尔这边,他们把阿伦送到了超音速,换来了加里-佩顿和德斯蒙德-梅森。

前雄鹿老板赫伯-科尔说:“阿伦和卡尔之间的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要解决的地步,所以我们选择送走阿伦。这笔交易不是我促成的,但是我并没有反对。这完全是阿伦和卡尔之间的私人恩怨问题。事实证明这是我们的损失,自从失去阿伦,我们就一直追悔莫及。”

在离开密尔沃基之后,阿伦7次入选全明星,并跟随凯尔特人和热火队两夺总冠军。他的总得分排在NBA历史第24位,同时他是历史上三分命中数最多的球员(生涯命中率2973记三分),在2013年命中了几乎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记三分。

纽约尼克斯的管理层做过不少不光彩的交易,球队也在很多年里都处在鱼腩的状态。

用克里斯塔普斯-波尔津吉斯换零钱是极不明智的,尤其是考虑到尼克斯刚刚找到自己在后安东尼时代的头号球星。但是当尼克斯的头号球星是一种修行,目睹安东尼的命运后,波尔津吉斯决定还是趁早逃离苦海为妙,直接提出了交易申请。虽然送走他之后尼克斯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漫长重建,但是考虑到尼克斯还是得到了不少选秀权,也腾出了薪资空间(虽然没有吸引到任何大牌球员),我们就不再因此而责怪他们了。

如果安东尼和尼克斯都有一点耐心,他们完全可以等到休赛期再联手(那个夏天安东尼将成为自由球员)。但是他们那会飞的心总是按捺不住,于是尼克斯不得不把半个轮换整容都送到了丹佛。

虽然伤病已经放慢了加里纳利的脚步,但是当这位6尺10寸的前锋健康的时候,他已经证明了自己在进攻端的威力。在过去五个赛季,他有四次场均得分超过了18分。

这肯定会让一些魔术球迷大发雷霆,因为直到现在我们也弄不清楚,在1996年的休赛期奥尼尔远走洛杉矶的过程中,他们的主队到底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换言之,他们到底有没有主动逼走奥尼尔?

在2011年,回首往事,奥尼尔将自己的决定归结为“50%的原因是我的自私”(但是谁又能拒绝1亿美金呢?);40%的原因是一项民意调查显示,魔术的球迷们认为他不值得一份7年1.15亿美元的合同;10%的原因是看到魔术队如何犹豫才决定匹配湖人队的给他开出合同。

CBS体育频道的乔尔-科里当时是奥尼尔经纪人的顾问,他认为这件事更多地还是魔术队的责任。首先,魔术队只给他开了一份四年5400万美元的合同(和雷霆给詹姆斯-哈登开的续约合同从数额到年限都完全一样)。同时他们还批评了奥尼尔的篮板和防守,并且提到他们需要保持薪资空间的灵活性,因为他们还要续约便士-哈达威。

需要澄清的是,奥尼尔的选择更多地还是来自他个人的层面,但是如果奥兰多真的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那么这将是NBA历史上最夸张的自残行为。

他是NBA有史以来最具统治力的大个子之一——他15次入选全明星,有四枚总冠军戒指,三次荣膺FMVP,而奥兰多白白地失去了他。

魔术队在奥尼尔时代的后两个赛季都至少闯进了东部决赛。而在奥尼尔离开之后的两年里,他们连季后赛都没进。

76人队在1992年送走巴克斯的那笔中分崩离析,但他们那样做的原因是巴克斯在费城呆腻了,所以我们只能再做选择。76人队在近几年有过一段沉沦岁月,也做过不少失败的交易,比如送走朱-霍勒迪换来诺埃尔和选中埃尔弗里德-佩顿的选秀权,再比如将赌注压在注定失败的拜纳姆身上,白白付出了伊戈达拉和武切维奇。

在1995年选秀大会上,76人队用榜眼签摘下了斯塔克豪斯。排在第四和第五顺位的分别是拉希德-华莱士和凯文-加内特。在1997年的12月,76人忽感斯塔克豪斯已经不再适合他们的阵容了,他们现在是以艾弗森为核心的一支球队。于是他们送走了斯塔克豪斯,又搭上了埃里克-蒙特罗斯和一个二轮选秀权,得到了阿隆-麦基、西奥-拉特里夫和一个首轮选秀权。

麦基和拉特利夫是很好的角色球员,但是他们都没有斯塔克豪斯那样的职业生涯。斯塔克豪斯两次入选全明星,有五个赛季的场均得到超过了20分,在2000-01赛季更是场均得到29.8分,联盟仅次于艾弗森。

多伦多很难把自己的球星留在国境以北,但是这通常都不是不是球队的错。无论是麦蒂,波什还是莱昂纳德,他们都是以自由球员的方式离开球队。卡特和达蒙-斯塔德迈尔则是主动要求交易。猛龙队在这些情况下几乎都是无能为力的。

仅仅两年之前,猛龙队刚刚在1996年的选秀大会上用榜眼签选中了坎比。尽管坎比一直受到伤病的困扰,两个赛季都只出场了63次,但是他已然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内线防守者。然而猛龙队希望得到更多的对抗,于是他们放弃了24岁的坎比,换来了34岁的查尔斯-奥克利、肖恩-马克斯和现金。

奥克利在猛龙打了三个赛季,PER值均在在12以下,远低于全联盟的平均值15。坎比则继续书写着他近20年的职业生涯。他四次入选最佳防守阵容,在2006-07赛季荣膺年度最佳防守球员,甚至在2004-05赛季获得过MVP选票,他职业生涯贡献了2331记盖帽,排在历史12位,比多伦多的历史记录保持者波什足足多了1731个。

拉希德-华莱士在他的新秀赛季结束后就被交易了。理查德-汉密尔顿和本-华莱士则只在球队打了三个赛季就被打发走了。拉里-休斯在场均得到22分6.3篮板4.7次助攻2.9次抢断后成为自由球员,奇才队眼睁睁地看着他和加入了骑士队。

但是最令人扼腕叹息的当属克里斯-韦伯,他曾统治了整个华盛顿特区,但还是免不了在25岁之前被球队扫地出门的命运。

在1998年奇才送走韦伯时,当时奇才的总经理韦斯-昂塞尔德说:“我就直说了,我们送走了一个天赋异禀的年轻人。”

昂赛尔德说,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做出了这笔交易的原因是,为了帮助球队“在球场上变得更加成熟一些”。

但是成熟的同时也就意味着衰老。华盛顿用韦伯换来了32岁的米奇-里奇蒙德和35岁的奥蒂斯-索普。在他们来到球队之前就已经过了自己的巅峰期,正在无可避免地走向下滑,而得到他们后,奇才队也随之沉沦。

与此同时,韦伯在当时国王队的主教练阿德尔曼的体系中如鱼得水,一跃成为一名全明星球员,国王队也成了一支50胜的常客。他五次入选最佳阵容,四次入选全明星,五次进入MVP投票前十。他是NBA历史上仅有的11位得分17000,篮板8000,助攻3000,盖帽1000的球员。

老鹰队在2018年的选秀大会上选择了阵容深度,于是他们向下交易了两个顺位,以便得到第二年的一支乐透签。选秀权当然是多多益善,但是得到东契奇的机会只有一次。

东契奇有望成为一个超级巨星。当然,在东契奇的第二个赛季,这种说法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激烈反驳,“他还是个孩子”云云。但是看看他的数据单吧,他已经在追逐伟大的路上了。他打出了所有20岁球员中最高的效率和最高的胜利贡献值。作为一个二年级生,东契奇场均得到28分9篮板8次助攻。

戈兰-德拉季奇在12月说:“他已经证明了自己是最好的球员之一,他只有20岁,他的数据就像,这么说似乎有点疯狂,但是我想说,他的数据看起来就像是下一个乔丹。”

当然,亚特兰大并不是空手而归。特雷-杨已经在全明星赛中亮相,而卡姆-雷迪什也有望成为一个攻防兼备的侧翼球星。

在昌西-比卢普斯职业生涯的早期,他流浪过很多球队。在前五个赛季,他分别为波士顿凯尔特人、多伦多猛龙、丹佛掘金和明尼苏达森林狼效力,除此之外还在奥兰多魔术呆了几个月,但从来没有为他们打过球。直到他加盟底特律活塞,他才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成长为一名全明星球员和FMVP。

但是凯尔特人在1997年用第三顺位摘下比卢普斯后,他们本可以更有耐心一点。仅仅51场比赛之后,凯尔特人就放弃了这位当年的探花秀,把他送到了多伦多,换来了肯尼-安德森。

比卢普斯告诉波士顿环球报的加里-沃什伯恩:“(当时的凯尔特人主教练)里克(皮蒂诺)来找我时,他对我很诚实,他说,‘昌西,我一直觉得你有机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后卫,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争夺季后赛资格的压力,我需要一个经验更丰富一些的老将担任球场上的指挥官。我一直是肯尼-安德森的超级粉丝。’”

如皮蒂诺所言,比卢普斯确实成为了一个了不起的控球后卫,他五次入选全明星,是2004的总决赛MVP。可惜这笔交易最终也没能让凯尔特人闯进季后赛,几年之后,皮蒂诺教练也黯然下课。安德森在凯尔特人呆了四年,表现始终忽冷忽热。他们不该过早地放弃比卢普斯,如果凯尔特人没有搞砸的话,比卢普斯本可以和保罗-皮尔斯搭档。

提到布鲁克林篮网队的神操作,我们第一时间映入脑海的都是他们把一大把选秀权送给凯尔特人的交易,但是这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内。所以我们选择了一笔1992年的交易。

在1991年,他们选中了二轮秀肯尼-安德森,他们想让他上场。问题是穆奇-布莱洛克牢牢占据着首发控卫的位置,于是他们决定清理这位老将。他们把布雷洛克和罗伊-辛森送到亚特兰大,换来了鲁米尔-罗宾逊。

当时球队的助理教练布伦丹-苏尔说:“我们认为肯尼-安德森是个更好的球员,他很有希望在接下来的10年里成为我们想要的后卫。”

很遗憾安德森没有完成为网队奋斗10年的美好愿望。在安德森的第五个赛季,网队送走了他。在这五年内,网队从未突破过季后赛首轮。在被交易到夏洛特黄蜂队之前,罗宾逊在网队一共打了97场比赛。

布雷洛克在老鹰队度过了七个赛季,每年都至少进入了季后赛次轮。他两次荣膺联盟抢断王,亮相过全明星,并且是老鹰队史三分、抢断和BPM数据的历史记录保持者。

黄蜂队最不光彩的一笔交易就是他们为湖人队做了嫁衣,在1996年首轮第13顺位选中了科比。但这不并不是他们能控制的,他们只是送出了一支首轮签而已。阿隆佐-莫宁在1995年的离开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不是黄蜂所能控制的,但是黄蜂没有拿出足够的钱。

据当时的黄蜂队主席斯宾塞-斯托尔潘回忆,他们为莫宁提供了一份10年1.11亿美元的合同。但是莫宁拒绝了,于是他们把莫宁送到了迈阿密热火。第二年夏天,他签下了一份7年1.05亿美元的合同。

当时的老板乔治-希恩说:“我们想把联盟中最好的球员之一送走吗?当然不是,没人比我们更喜欢莫宁了。但是你不能带着感情去处理这些事情。这完全是商业运作。”

也许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但是放弃这位黄蜂队史最佳球员真的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决定。

在接下来的七个赛季,莫宁在热火队五进全明星,平均下来场均能够得到19.8分9.7个篮板和2.9个盖帽。莫宁离开之后黄蜂队复兴的希望格伦-莱斯,只在黄蜂打了三个赛季就被送到了湖人。

在过去的20年,公牛队两次放弃了两个能够轻松地在每个晚上都砍下20+10的球员。第一个是布兰德,第二个就是阿尔德里奇。

但至少他们在1999年选中了布兰德,2001年才把他送走。他们知道自己放弃了谁,并且带回了泰森-钱德勒。

而阿尔德里奇甚至连到风城落脚的机会都没得到。公牛队在2006年用榜眼签摘下了他,并在当晚用他交易了塔鲁斯-托马斯和维克托-科里亚帕。

阿尔德里奇在新秀赛季场均得到9.0分和5.0个篮板,表现总的来说算是平平无奇吧。但是他很快就证明了这只是他通往成功的垫脚石,现在他已经是一位五届全明星球员,在14年的职业生涯里场均得到19.5分8.3个篮板。

托马斯没能在NBA施展他的身体天赋,在不到四个赛季的时间就离开了芝加哥,在八年后离开了这个联盟。科里亚帕只为公牛队打了42场比赛,在第二个赛季公牛队买断了他的合同,以便让他回到欧洲打球。

在烂到无可复加的2000年选秀大会上,克利夫兰骑士几乎马上就要在矮子里拔出个将军,但是他们很快就证明了,他们队史50年的惨淡岁月不是无缘无故的,他们凭实力成为一支烂队。

骑士队当年手握第八顺位的选秀权,并选中了贾马尔-克劳福德。克劳福德是一个有着丝滑控运技术的后卫,是这届选秀里为数不多的闪光点。但是很快,骑士队就把克劳福德和一笔现金送到了公牛队,换来了第七顺位的克里斯-米姆。一个7英尺高的大个子,除了在内线吃吃饼、抓几个篮板,再无他用。

由于在当时的篮球理念中,还没有“速度与空间”这个概念,骑士队的操作甚至得到了广泛好评。ESPN在这笔交易中给骑士队打了A,并号称米姆绝对是“骑士队所需要的球员”。

米姆在他的第四个赛季就离开了球队,他的场均上场时间从未超过23分钟。另一方面,克劳福德成为联盟历史上最佳替补之一,三度获得年度最佳第六人奖。在八年的职业生涯,米姆的胜利贡献值累计为13.3,而克劳福德的职业生涯一直延续到了2018-19赛季,他的这一项数据是60.6。

但有趣的是,如果骑士队没有把克劳福德送走的线年抽到状元签并选中勒布朗-詹姆斯呢?这样来看,骑士队之前的操作只是在为迎接他们的天选之子而积攒运气。

在1993年的选秀大会上,活塞队在第11顺位得到了阿兰-休斯顿。在他的第三个赛季,休斯顿在活塞兑现了自己的天赋。他场均得到19.7分,以42.7%的命中率投中了191记三分球。

但是当这位25岁的球员在那年夏天进入自由市场时,底特律选择了一种最糟糕的方式来节省开支,没有留下他。活塞队当时给他开的合同实在是太小了,休斯顿不得不把目光投向了母队以外的球队。

“据一位参与了休斯顿谈判始末的联盟高管透露,活塞只给休斯顿开出了一个低得惊人的报价——7年3000万美元。还有四支球队向休斯顿提出了报价,包括尼克斯、步行者、热火和火箭。纽约的出价是最高的。底特律的出价是最低的。这让休斯顿有些沮丧,他不是活塞队的头号选择。活塞队当时正在接触穆托姆博,希望能给他开一份大合同,他们希望休斯顿能等他们结束与穆托姆博的谈判再商量。

休斯顿觉得没什么好再商量的了,直接接受了尼克斯的合同。在那里他打了9个赛季,两次进入全明星赛,场均得到18.5分。活塞没有能力吸引到穆托姆博,所以那个夏天他们的“头号”选择变成了交易斯泰西-奥格蒙和格兰特-朗

早在2011年选秀大会之前很早,步行者和马刺之间的谈判就已经开始了。步行者队认为,乔治-希尔就是当时球队的主教练沃格尔体系中最理想的控球后卫。

当步行者最终决定扣下交易的扳机,他们发现,马刺队想要选择的球员竟然也是他们一直心水的球员——他们此时甚至想要退出交易,但是为时已晚。

当时步行者队的总经理大卫-莫威在2013年告诉扎克-洛维:“当莱昂莱德线顺位,我们当然也考虑过退出交易把他带到球队。但是当时我们的阵中已经有丹尼-格兰杰和保罗乔治了,这让我们的选择变得容易了一些。我们最终还是选了乔治-希尔。”

希尔证明了自己是一个可靠的球员(职业生涯的PER达到了15.1),但是从没有人把他视作一个球星。在此之后不久格兰杰就因为膝盖的伤势从巅峰滑落,被步行者交易后不久就离开了联盟。乔治最终也厌倦了印第安纳的生活,在2017年离开了球队。

与此同时,伦纳德达到了他们从未有过的高度。他四次入选全明星,三次入选最佳阵容,两次当选FMVP,两次当选年度最佳防守球员。并且他至今都在不断进步。在本赛季停赛之前,他场均得到26.9分7.3篮板5.0助攻,三项数据都创造了生涯新高。

史蒂夫-史密斯是热火队自己选到的球员中仅次于韦德的存在,但是他们没有从这次明智的选秀中得到足够的回报。

作为1991年的5号秀,初入联盟的史密斯就展现出了不俗的能力。他在新秀赛季就交出场均12.0分和4.6次助攻的成绩单;在他的第三个赛季,他已经是联盟中仅有的能够得到场均17分5助攻和4个篮板的三名球员之一。

但是在1994-95赛季只打了两场比赛之后,热火就把他们的希望之星送到了老鹰队,得到了32岁的凯文-威利斯和一个未来的首轮选秀权——迈阿密后来用这个选秀权将帕特-莱利从纽约尼克斯挖走。帕特-莱利至今还留在热火队,这也算是因祸得福吧。

史密斯在亚特兰大达到了自己的巅峰,四个赛季里场均得到19.3分3.9个篮板和3.6次助攻。在1997-98赛季,他唯一一次亮相全明星赛。后来在2002-03赛季,他和威利斯一起跟随马刺队赢得了总冠军。

奥博扬激战苏军坦克第1集团军成立首战奠定库尔斯克战役胜利基础

原标题:奥博扬激战,苏军坦克第1集团军成立首战,奠定库尔斯克战役胜利基础

1943年1月,苏军成立了坦克第1集团军。在最初计划中准备用于在列宁格勒对德军的反击战。不过之后由于哈尔科夫方向形势严峻,从3月开始,该集团军开始调往库尔斯克方向。3月23日,集团军部队已经开始在奥博扬(库尔斯克以南25千米)开始建立纵深40千米的稳固防御阵地,任务是防止敌军从南部突破库尔斯克,并从西南、南和东南进行反突击。很快,他们就迎来了坦克集团军成立以来的第一场激战。

1943年7月的库尔斯克会战中,坦克第1集团军担任了南面突出部的重点防御任务,它隶属于沃罗涅日方面军。当时,苏军沃罗涅日方面军预计德军的主攻方向在库尔斯克-奥博扬或别尔哥罗得-科罗恰。因此在方面军中央和左翼164千米的正面地带有4个集团军防御:第38和第40集团军、近卫第6和第7集团军。卡图科夫率领坦克第1集团军担任第2梯队,配置在奥博扬和库尔斯克方向;同梯队还有第69集团军,配置在别尔哥罗德、科罗恰、沃尔昌斯克和新奥斯科尔,任务是固守第3防御地带并做好反突击准备。

为击破德军空前强大的装甲兵团,方面军在相当短的时间内构筑了数道防御地带和地区,纵深共达250-300千米。苏军防御战术地幅由主要防御地带和第二防御地带组成。主要防御地带内有三道阵地,纵深5-6千米,由各步兵军的第一梯队师占领。第二防御地带距离主要防御地带前沿10-12千米,纵深与主要防御地带大致相等。主要防御地带和第二防御地带之间在个别地段设有中间阵地或斜切阵地。第二防御地带由军的第二梯队师占领。此外还构筑了3道方面军防御地区。后备草原军区沿罗索什诺耶、白科洛杰济一线构筑了防御地区,沿顿河左岸构筑了国家防御地区。

工程构筑的基础是四通八达的堑壕和交通壕配系。在主要地带内,军队构筑了4-5道绵亘的立行堑壕。在该地带防御的每个地段平均挖掘堑壕和交通壕达70千米,使有生力量和火器能够获得在正面和纵深的自由机动力量。此外在每千米正面上平均6-7个土木发射点。最重要方向挖掘反坦克壕,所有河流、沟坎两岸都构筑了断崖。森林和小树林里设置了用地雷加强的工事。在防御纵深按规定破坏了所有的桥梁、公路和铁路。

根据苏军战史记录,坦克第1集团军在库尔斯克战役共有4万人,装备616辆坦克(其中120辆T-60与T-70轻型坦克)和30辆自行火炮、486门火炮与炮击炮-其中56门火箭炮、各种车辆上千辆 。

由于处在敌军眼皮底下,集团军在战前采取了严格的伪装和保密措施。所有的装备都在战壕中得到精心伪装。白天除特殊情况外,禁止车辆通行;夜间通行也非常注意灯光管制问题。部队驻扎在树林和沟壑外,主要是在碉堡和防空洞中,而且经过了地面和空中侦察手段的检查。采取了无线电静默,不允许通过电话讨论作战与训练问题。作战相关文件都采取口头传达并控制人数。

当时,苏军对于坦克集团军在进攻作战中的使用还缺乏经验,只是知道应该用于主要进攻方向来突破敌军防御。不过关于何时进入突破口、突破敌军防御纵深到什么程度以及如何使用好坦克集团军等理论都没有建立。此时,坦克第1集团军副司令巴拉诺维奇(Е.В.Барановичи)对一些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特别是坦克第5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反攻和坦克第3集团军在奥斯特罗戈日斯克-罗索什战役中的使用。相关的报告将在军事理论研讨会议上进行汇报。

在同年6月23日的会议上,与会人员都觉得坦克集团军应该在步兵部队突破敌军主要战术防御后进入突破口。第一梯队应该有2个坦克军,每个坦克军2条通道。炮兵、工程兵和航空兵应该协助坦克集团军完成对敌主要防御阵地的突破。

沃罗涅日方面军获悉德军可能于7月5日夜间全面进攻,于是在4日22时30分在近卫第6集团军正面进行了炮火反准备,5日拂晓在另外2个集团军的正面也进行了猛烈炮击。因此德军的技术兵器遭受意外损失、联络中断使得进攻推迟到5日06时00分才发动。 这一期间坦克第1集团军作为第2梯队未参加战斗。

7月5日战役的第一天,德国第4装甲集团军的各军在近卫第6集团军地带向奥博扬实施主要突击。这一阶段苏军步兵、炮兵和自行火炮部队成功地消耗了德军坦克等技术兵器。以近卫步兵第52师为例,他们在5日11时00分直接承受了德军200辆坦克的波状冲击!但是仍能够坚守阵地。莫罗佐夫的近卫步兵第81师在5日全天击退了德军所有冲击。德军的主要突击遭受猛烈的反击后未能捞到任何便宜,而辅助突击则取得一定战果,肯普夫战役集群逐渐压制近卫第7集团军。但是德军在5日全天最大的推进距离也只有8-10千米。

第一天,德军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师突破了苏军近卫步兵第52师第一道防御地带,进逼第二防御地带,这是当天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中唯一有此战果的部队。帝国师则推进了8.5千米。肯普夫战役集群第3装甲军所属3个装甲师无一能顺利突破苏军第一防御地带,只有第7装甲师进入第一防御地带纵深。第48装甲军各师则向北推进了5-6千米,然而没有一支部队前出到苏军第二防御地带。

鉴于方面军态势,瓦图京于5日16时向卡图科夫下达了命令:坦克第1集团军必须立即在近卫第6集团军第2梯队以后的梅罗沃耶、雅科夫列沃地区占领第2防御地带。同时近卫第2、第5坦克军(笔者注:各200辆坦克)前出到杰捷列维诺和戈斯季谢沃地区。

坦克第1集团军接到命令后立即进行35千米的夜行军并于7月6日在指定地区转入防御,卡图科夫将坦克第6军(坦克和自行火炮169辆)和机械化第3军(坦克和自行火炮250辆)分配在第1梯队,而把坦克第31军(坦克和自行火炮227辆)作为第2梯队。

坦克第6军在右翼的梅罗沃耶、拉科沃和舍佩列夫卡,机械化第3军在左翼的阿列克谢耶夫卡和雅克夫列沃占领防御阵地。坦克第6军第一梯队防御正面13千米,由坦克第200旅和摩托化步兵第6旅组成;第二梯队为坦克第22和第112旅。机械化第3军第一梯队防御正面19千米,由机械化第1、3和第10旅以及近卫坦克第1旅组成,第二梯队为坦克第49旅。每个坦克旅留下了1个坦克连,而机械化旅则是下属坦克团的1个坦克连做为预备队。集团军指挥部位于德沃洛夫西南1千米佐林斯克的树林里。为防止德军预备队乘虚而入,方面军航空兵在5日夜间共出动354个架次对德军坦克和预备队集结地域进行了突击。

7月6日,德军倾巢出动实施两面攻击:一面从切尔卡斯科耶地域指向东北的卢哈尼诺;另一面从贝科夫卡地域沿奥博扬公路。德军160辆坦克分4路进至恰巴耶夫、谢比列夫卡地域,企图从行进间一举突破苏军防御。但在此却遭到坦克第6军和苏军步兵部队的阻击。德军以40-50辆坦克为一批,发起4次冲击,但均被苏军击退。德军约400辆坦克沿奥博扬公路实施进攻,遭到机械化第3军的迎击。该军2天内击退敌军8次冲击。

雅科夫列沃地域的战斗最为激烈。苏军首先迎击德军的是近卫坦克第1旅第2营,该营和德军70辆坦克顽强战斗。德军党卫军希特勒警卫旗队师在雅科夫列沃南部1千米高地遭到了近卫坦克第1旅预先在别尔哥罗德-库尔斯克公路设伏的博奇科夫斯基中尉坦克连的伏击。苏军在近距离击毁了德军先导3辆坦克中的2辆。之后,德军15辆搭载步兵从左侧绕过该连,随后频频出击,但进攻依旧被击退。德军随后进行大规模空袭和炮击,之后出动30辆坦克和1个营步兵,不过这次进攻也同样败北,被苏军击毁9辆坦克。德军继续加强进攻,由于兵力过于悬殊,该连3辆坦克被击毁,3辆坦克故障,只有4辆还能使用,因而决定在10时撤出战场。撤出过程中,1辆坦克被击中,断后的沙兰金中尉车组继续射击,掩护撤退。该车组击毁1辆德军坦克,被德军2辆坦克直接命中,只有负伤的驾驶员最终走出坦克,其余4人壮烈牺牲。此后,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追授沙兰金苏联英雄称号,并在哈尔科夫坦克学校永久保留其军籍。由于该连的英勇作战,延误了德军进攻近5个小时。直到10时德军才从南面进攻该旅,但被击退。

坦克第1集团军全力反击,个别地域每千米正面上的苏军坦克、自行火炮密度达到100辆。奥博扬方向发生了开战以来最为壮烈的装甲会战。当时德国第48装甲军集中160辆坦克分成4路纵队向恰帕耶夫、舍佩列夫卡地域推进企图突破苏军防御。苏联近卫步兵第90师和盖特曼指挥的集团军所属坦克第6军和独立坦克编队从正面迎了上去,德军坦克排成尖头楔子梯次冲击,苏军坦克则从两翼包抄攻击,坦克互相倾轧绞杀。双方多半采用零距离射击的方式决战,失去坦克的士兵用冲锋枪、火焰喷射器和车载刀斧工具展开拼杀!德军的每次冲击都被击退,双方坦克的数量急剧下降。

这时德军坦克数量应该已经压倒苏军。但在奥博扬公路另一侧,德军派出第4装甲军和第52军所有的400辆坦克铺天盖地地向坦克实力较弱的坦克第1集团军所属机械化第3军压来,四号坦克在三号支援坦克的榴弹掩护下以行进间射击后猛然发动超速冲击的方式席卷苏军阵地,但是该军在军长克里沃舍因指挥下主动迎战,采用近战肉搏抵销德军坦克火炮的优势。德军一共发起8次猛烈冲击,装甲大军形成巨浪翻滚般前所未见的进攻体系,虽然苏军步兵和炮兵时常被分割包围,但是出色的单兵素质使得苏军击溃德军的所有冲击。巴巴贾尼扬在战后回忆录写道:“大地在。交战的规模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无数的坦克、火炮和飞机堆成了废铁山。成千上万的炮弹、炸弹同时爆炸,天空烟尘弥漫。太阳在浓密的烟雾中,也只能透出微弱的光线。炮弹打在甲板上砰砰啪啪的尖叫,燃烧着的车辆上空竖起一根根浓黑的烟柱。。。”。

同时在防御枢纽部的近卫步兵第51师和近卫坦克第1旅承受了党卫军“希特勒”装甲掷弹兵师(含第13虎式坦克连)的疯狂攻击,苏军击卫军70辆坦克的攻击并击毁、撞毁虎式坦克2辆。

德军在中午前未能突破坦克第6军和机械化第3军的战斗队形,便重新部署兵力向近卫步兵第51师步兵第156团突击。战斗持续到半夜,德军留下了95辆坦克残骸。夜间,德军占领卢奇基,之后攻占波克罗夫卡迂回包围近卫坦克第5军,该军陷入半包围状态。该部于6日24时之前在雅克夫列沃地区顽强抵抗,但由于损失难以承受,而于7日晨后撤到贝列尼西诺、捷捷列维诺新的防御地区。这样坦克第1集团军的左翼完全暴露。

7月6日的战斗证明德军决心不惜任何代价打破坦克第一集团军和近卫第5坦克军的接合部-奥博扬。6日17时,卡图科夫迅速作出判断,命令坦克第31军坦克第100旅旅长伊万诺夫上校紧急率领该旅前出到大马亚奇基地域,任务是保障严重消耗的机械化第3军和近卫坦克第5军的接合部,防止德军预备队继续向北发展进攻。

德军中最强悍的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这时正在另一主攻方向卢哈尼诺陷入沼泽,其拥有的2个营共20辆新型黑豹坦克在开出阵地前就开始自行烧毁或抛锚,而且由于其装甲团团长施特拉维茨上校和黑豹营的上级指挥官发生意见冲突而暂停了这些坦克的使用,使得这一地区的压力稍微减小。但是大德意志师的1个重坦克连和装甲掷弹团(罗伦茨上校指挥,其人被称为“帝国第一掷弹兵”)仍对苏军防御产生威胁。

因此奥博扬地区的攻守更不能有些许闪失,遗憾的是由于步兵未能及时配合增援,坦克第100旅的行动未能奏效。卡图科夫在回忆录中写道:“我判断情况后马上命令歼灭突入之德军。为此目的,把坦克第31军坦克第100旅派到威胁地域。我们整夜都紧张地等待着来自亚布洛金奇-大马亚奇基地域的消息。我期待这个旅在近卫坦克第5军的协同下能够击退德军。但从旅长的报告中知道,由于兵力兵器不足,他和他的友邻没有能够恢复态势。旅和军被迫转入了防御”。卡图科夫第一次表示对友邻步兵部队的不满。

而巴巴贾尼扬战后的回忆录则写道:“7月6日黄昏以前,德军党卫军阿道夫-希特勒装甲师突破了近卫步兵第51师和近卫坦克第5军的防御,从东面接近大居民地波克罗夫卡。坦克第1集团军司令员为了防止敌军向机械化第3军侧后实施突击,将其第二梯队的坦克第31军调到波克罗夫卡地域。但由于索罗京卡河上的桥梁和渡口被敌人飞机破坏,再加上对徒涉场没有进行认真的侦察,该军未能到达指定地区。7月7日,敌军得以由坦克第1集团军和近卫坦克第5军之间的缺口突入,但突入纵深总共才5、6千米”。

此时另一区域的德军大德意志师开始全面突破卢哈尼诺的苏军防御线日夜间苏军给卡图科夫补充了曾在第38集团军内的独立坦克第180和第192旅和几个炮兵、迫击炮团。同时卡图科夫派出坦克第31军出其不意地推进到杰捷尔维诺地域,在近卫坦克第5军协同下消灭突入之德军,并成功地在雅克夫列沃以东的第二地带恢复态势。

1943年7月德军StuG33B自行反坦克炮在库尔斯克某地经过红军废弃的火箭炮

6日德军同时出动党卫军帝国师对近卫第6集团军左翼实施攻击,但近卫坦克第2军及时增援在拉锯战一整天之后,德军没能前进半步。科罗恰方向的近卫第7集团军步兵在下奥利尚涅茨到克鲁托伊洛格方向承受了德军的全部11次冲击,德军推进了大约10-12千米,并在3千米的正面上向苏军第2防御地带推进。

在奥博扬和科罗恰方向上2天交战的结果使德军大为沮丧。由于苏联坦克第1集团军、近卫坦克第5军和坦克第5军及时地向第2集团军地带行进,德军统帅部试图以强大的装甲兵团猛烈突击到达奥博扬地域的计划破产,德军被阻止在第二防御地带,只有在雅克夫列沃、卢奇基地段的党卫军第2装甲军楔入第2防御地带并停止了前进,实际上德军只剩副攻方向的大德意志师还在推进,但它反而离滞后的第4装甲军越来越远。两天的战斗中德军仅推进了10-18千米,并且在任何一个地段上都没有得到两翼机动的自由,不得不紧紧抓住纵深梯次防御。最重要的是坦克第1集团军成功的大量消耗了德军的技术兵器,德军被迫从遥远的后方抽调大量坦克补充,间接的影响了预备队的战斗力。例如仅仅坦克第49旅第一天在近卫第6集团军第一防御地带就击毁敌军坦克65辆(10辆虎式)、装甲车5辆、强击火炮2辆、5门火炮和6辆汽车,歼敌0.1万人。

直至此时德军统帅部仍顽固地坚信他们已经掌握主动权,在最近几天即可突破苏军防御并包围苏联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7月6日晚,德军东方部队研究处递交给总参谋长的报告中说明了这一可笑想法:“苏军在没有弄清我战役规模和目的之前,试图以展开在阵地上的军队和方面军预备队阻止我军的进攻,基本上未能实现。从苏军过早地把战役预备队投入了战斗看来,苏军企图在离库尔斯克尽可能远的距离上阻止住我军的进攻,并为此目的把现有的全部兵力都投入了战斗”。如此胡说八道,德军的战术思想显然已经开始紊乱。但是这也说明德军将投入更多的兵力展开更大规模进攻,坦克第1集团军将面临更艰苦的考验。

在奥博扬方向的装甲冲击战实际上是历史上真正最大的坦克交战,其规模和双方技术兵器数量实际上超过了12日的普罗霍罗夫卡装甲混战。苏军战史统计,坦克第1集团军仅在7月6日就烧毁、击毁德军坦克、突击炮140辆以上,自身损失37辆坦克。同时这场战斗证明德军的装甲楔形编队冲击力相当强劲,现有的T-34坦克以集群方式对德军楔子实施反突击往往效果不好,但是把坦克当成固定火力点则能够抑制德军的楔形编队。

卡图科夫在战后回忆道:“和瓦图京交谈之后,我动身前往克里沃舍因的军。此时敌人正发动下一次进攻。敌人沿奥博扬公路在狭窄的地段上投入了200辆坦克。从雅科夫列沃方向不断传来低沉的隆隆声。远方的地平线上升起了厚厚的烟尘。。。”。

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瓦图京于7月6日18时30分向最高统帅报告了战况并要求增派4个坦克军和2个航空军,驻方面军代表华西列夫斯基通过电话转述报告后时补充了自己的意见,建议派遣2个坦克军,分别是扎多夫指挥的坦克第10军(坦克和自行火炮185辆)和马利诺夫斯基的坦克第2军(坦克和自行火炮168辆)来加强方面军。斯大林同意了增援请求。7日凌晨,华西列夫斯基命令西南方面军所有航空兵(空军第17集团军全体)参加沃罗涅日方面军作战。

7月7日清晨,德军就出动Hs-129和容克-87对坦克第1集团军阵地进行狂轰滥炸。没等空袭爆炸的尘埃落定,德军预备队和第2梯队沿别尔哥罗得-奥博扬公路再次发起强大冲击,共有700辆坦克(包括100多辆黑豹坦克)梯次向坦克第1集团军和第6集团军进行冲撞,同时肯普夫战役集群的300辆坦克(包括第503重坦克营)压向科罗恰方向的近卫第7集团军。在瑟尔采沃地区展开了特别艰苦的战斗。

7日全天,坦克第1集团军和近卫第6集团军迟滞了德军进攻并大量击毁德军坦克,大德意志师的黑豹坦克全部损失或退出战场。德军以惨重代价勉强推进到奥博扬公路以东的国营农场,并在公路以西扩大突破地段。德军的突进直接威胁到普罗霍罗夫卡,并从东南向奥博扬继续发展进攻。卡图科夫迅速以炮兵和迫击炮兵加强了这个方向。此外,由于坦克第1集团军蒙受了严重的消耗,因此上级将第38、40集团军的部分兵力(1个步兵师和3个反坦克炮兵团)转给卡图科夫和奇斯加科夫。

肯普夫战役集群则决心在行进间夺取亚斯特列博沃和谢夫柳科沃并向东北发展突击,目的是突进到近卫第6集团军后方。近卫第7集团军的近卫步兵第25军在萨菲乌林将军率领下承受了肯普夫战役集群的攻势。德军损失了90辆坦克只占领了几个居民点。

1943年7月苏军在库尔斯克使用1942年式ЗиС-3型76毫米反坦克炮射击

24小时过去了,德军没能到达奥博扬,也没能进入科罗恰地区,苏军守住了第2防御地带。只有在近卫第6集团军的中央-博戈罗季茨科耶地域的德军突入第2防御地带12千米,形成细长的楔子插入。肯普夫战役集群只前进了3-5千米并占领了别洛夫斯卡亚和亚斯特列博沃地区。为了对楔子内的德军集团实施反突击,卡图科夫得到了第40集团军的左翼全部兵力、布尔科夫的坦克第10军、波波夫的坦克第2军,另外近卫坦克第2、第5军也加入战斗。应该说,各坦克军和第40集团军左翼兵团共同实施的反突击,缓和了坦克第1集团军的态势。该集团军防御正面虽然几经优势之敌的攻击,但并未被突破。但是德军继续投入大量兵力并在苏军反突击前抢先行动。

7月8日清晨,德军在强大的航空兵和炮火准备后向奥博扬再次发起进攻!500辆坦克涌向机械化第3旅和坦克第49旅的阵地,这2支苏军在近卫步兵第67师支援下拖住德军装甲集群,使得它无法向北突破机械化第3军和近卫第6集团军部队地带。在德军明显疲惫后,苏军撤退到新谢洛夫克以南2千米的新防御地带固守。同时德军坦克楔子的右翼遭到苏军2次沉重打击,第1次是近卫坦克第2军在绍皮诺以北进行;第2次则是由卡图科夫命令第40集团军左翼兵团协同坦克第2和第10军实施。德军被迫把部分兵力移防并减弱了沿奥博扬公路的攻击,德军在8日突破普罗霍罗夫卡的企图破灭了。

8日下午,奥博扬公路再次出现大量德军并攻到了上佩尼耶南郊,3个坦克旅(112、200、22)也被紧急调往该地域。坦克第112旅在战斗中击毁敌军坦克21辆,自身损失15辆。为了加强坦克第1集团军,方面军派来了坦克第10军,第40集团军步兵第309师,坦克第59、60和第203团,反坦克炮兵第489和第803团,反坦克炮兵第14旅和高射炮兵第9师等。

肯普夫战役集群以前所未有的蛮勇继续冲撞近卫第7集团军,在狭窄的正面集中250辆坦克压迫近卫步兵第92、94、81师的防御地段,德军踏着自己坦克的无数残骸进入梅列霍沃和米亚索耶多沃,但是该战役集群已经完全丧失了继续前进的力量。

7月8日,德军仍然未能进入奥博扬和科罗恰地域,这要归功于坦克第1集团军和近卫第6集团军的坚强防守。一方面,德军未能突破奥博扬公路,另一方面肯夫军团在科罗恰地域插入的软弱楔子反而拖住了进攻兵力,并且这个楔子的底部重要支撑点仍然被近卫第7集团军压制。

7月9日,德军最后试图从南面突破奥博扬,因为根据战前的计划这一天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团军群应该已经进入库尔斯克并和北线集团军突击群会合。德军在奥博扬正面10千米的正面地段收拢5个装甲师的500辆坦克形成拳头攻势,德军坦克密度达到平均每千米正面50辆,最重要地段达到每千米100辆!同时德国空军一天完成1500个架次以上飞行。苏军在奥博扬公路地带组织了强大的炮兵集团并拿出大部分统帅部坦克预备队防守,苏联空军第2集团军继续进行着增援。巴巴贾尼扬战后回忆道:“疯狂的斗争又开始了,阳光又在交战的晨雾中暗淡起来。但敌人进攻的巨浪撞击着从纵深不断得到加强的我军防御的峭壁”。

7月9日晨,在密集航空兵突击以后,德军向坦克第6军左翼实施冲击,企图占领赛尔采沃和维尔霍比尼耶。德军60辆坦克不止一次突入维尔霍比尼耶,但均被苏军火力和反冲击击退。敌军在该地段失败后,又将约200辆坦克分成2个集群,急速向科切托夫卡和卡里诺夫卡进攻,并突入机械化第3军和坦克第31军的战斗队形。德军在7月9日控制了坦克第1集团军和近卫第6集团军第二防御地带上的要点-上佩尼耶、苏霍索罗京诺和格列兹诺耶。同时,党卫军第2装甲军将索罗京卡河一线军击退,为突入普罗霍罗夫卡创造了有利条件。

7月10日,在德军第48装甲军西侧,苏军在佩纳河部署了坦克第6军、步兵第90师和机械化第3军的机械化第1和第10旅,拥有约100辆坦克;后方为步兵第184和第201师。在北面奥博扬公路方向部署了机械化第3军剩余部队、坦克第31军、步兵第309师、近卫步兵第67师;预备队为坦克第10军以及调来的近卫坦克第5军,共有约3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7月9日夜晚,德军在上佩尼耶北面集中了100辆坦克和步兵于7月10日3时30分继续向243.0高地发起攻击,重点打击机械化第3军和坦克第6军结合部。经过3小时战斗,占领高地,但因遭到坦克第112和第200旅的反击,无法继续前进。13时,德军继续进攻,到日终时击退坦克第200旅。德军一部到达诺维尔尼科耶外围,威胁到了坦克第6军和步兵第184师侧后。坦克第200旅和第112旅部分部队在别列佐夫卡以北地域被分割包围,坚持战斗到夜幕降临,然后开始在别列佐夫卡地域重新集结。经过激烈战斗,坦克第6军损失严重,到7月10日日终,共损失了65辆坦克,全军只剩下35辆坦克和10门反坦克炮可用。

鉴于沃罗涅日方面军的态势,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在7月10日命令草原方面军的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和近卫第5集团隶沃罗涅日方面军,用于预定的反突击。

此时德军统帅部仍然坚信转机即将到来,7月10日希特勒命令继续进行“堡垒作战”。德军向库尔斯克增调了几个师,在南部豪塞尔的党卫军第2装甲军收缩兵力准备猛冲。苏军统帅部密切注视即将到来的德军最后一击,同时判断德军的新企图可能是向库尔斯克弧形地带的南正面-普罗霍罗夫卡发起进攻。苏军统帅部的想法是正确的,德军果然将党卫军“希特勒”、“帝国”和“骷髅”3个师加入对普罗霍罗夫卡突击集团的15千米正面,11日夜间又调来第3装甲军的200辆坦克。

坦克第1集团军作为苏军反突击力量的任务是:以主力固守已占领地区,而临时编入的近卫坦克第5军和坦克第10军协同近卫第6集团军从第二新谢洛夫克、诺维尼科耶地域和普罗霍罗夫卡向东面的雅克夫列沃实施突击,并在从普罗霍罗夫卡地域发起进攻的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协同下,围歼德军第4坦克集团军。

7月11日,德军有生力量意外地攻击了严重缺员的坦克第1集团军和友邻部队,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的展开地区被德军占领。德军声称在上佩尼耶-别列佐夫卡地域就歼灭苏军0.61万余人,击毁或缴获坦克173辆、摧毁和缴获火炮和迫击炮94门、击落击伤飞机20架。党卫军第2装甲军击退近卫第5集团军进入“十月”国营农场对普罗霍罗夫卡造成了威胁。

7月12日晨,苏军以近卫第5集团军和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由普罗霍罗夫卡地域,以近卫第6集团军和坦克第1集团军从梅罗沃耶、奥尔洛夫卡一线集中向雅科夫列沃实施猛烈反突击。

此时德军则突袭苏联第69集团军防御地带,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的左翼遭到威胁。鉴于此,卡图科夫命令近卫坦克第5军和坦克第10军于10时协同近卫第6集团军全面反击,但是德军拼命反抗并屡次击退苏军步兵冲击。中午,坦克第1集团军部队在拉科沃和别寥佐夫卡一带展开争夺战。

与此同时,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派出450辆坦克准备从后面包抄德国第4装甲军,不料在普罗霍罗夫卡南郊和正转入进攻状态的党卫军第2装甲军迎头撞上,苏军坦克集群从09时15分到14时10分对党卫军“希特勒师”和“髑髅师”的步兵和装甲集群施加了3次共5个攻击波,德军的反击则穿插在苏军进攻中。 7月12日普罗霍罗夫卡坦克交战的结果标志着德军在库尔斯克的实际失败。

但是,坦克第1集团军的功绩不应被坦克第5集团军的光环所覆盖。朱可夫在其回忆录中写道:“。。似乎在消灭敌南方集团军群的坦克部队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坦克第5集团军,这不谦虚,而且也不是事实。近卫第6和第7集团军以及坦克第1集团军在统帅部预备队炮兵和空军集团军支援下,在7月4日至12日激战中已大大削弱和疲惫了敌人。坦克第5集团军对付的是已丧失信心的德军极度削弱的集团”。不仅苏军战史学家、就连西方战史学家也承认:德军的装甲楔子在奥博扬公路严重受挫是其在普罗霍罗夫卡毁灭的重要先导。坦克第1集团军在7月6日至12日的战斗中始终承受着德军最重点的装甲突击,无愧于自己的荣誉和誓言。巴巴贾尼扬也觉得“坦克第1集团军协同近卫第6集团军在库尔斯克防御各次防御战斗中顺利完成受领的任务,大大削弱了德军‘阿道夫-希特勒’装甲师、‘帝国’装甲师、‘大德意志’摩托化师以及第3和第10装甲师与第332步兵师,消灭敌军大量技术兵器和生动力量”。

7月13日,德军第48装甲军出动227辆坦克和强击火炮反复攻击坦克第1集团军防线,但依然没有达成突破。经过数天激战,到7月16日,德军该装甲军只有185辆坦克可用,比战役开始前减少了360余辆!

7月16日晚,坦克第1集团军、近卫坦克第5军和坦克第10军将防线集团军,撤回二线装甲集团军也开始回撤到7月5日进攻出发阵地。

1943年7月24日最高统帅斯大林在嘉奖库尔斯克突出部表现出英勇和毅力的部队命令中就提到了坦克第1集团军。防御战期间,集团军共损失坦克360辆,在7月6日到15日修复了293辆。另有数据为在7月5日到20日,集团军共损失坦克和自行火炮954辆-战斗损失854辆和故障损失100辆,其中永久损失300辆。在此期间,集团军共收治8851名伤员。

很快,在休整之后,坦克第1集团军将在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战役中再次大放光彩!

加伏特舞曲曲式分析(加沃特舞曲曲式分析报告)

Techno(technology,即表示高科技舞曲,利用电脑,合成器合成,做出一些特殊音效,这种音乐常常是许多

音效组合起来的.techno的节拍也是4/4拍,但速度较house快且听起来具重复性,较强硬,较机械化所以某些人称techno为工业噪音,)

breakbeat(不像House那么拍子有规律,而是在两拍中间加入碎拍,现在所谓的“街舞”就是这作舞曲)

意为“日耳曼的”。起源于德国。速度适中地缓慢。中速,多为4/4拍,弱起于一短时值音符。旋律流畅而多装饰,采取平均的节奏,织体倾向于主调化。常用作古典组曲的第1乐章,近似前奏曲。

有法国式和意大利式两种:法国式库朗特的速度适中地快,3拍子,常从第3拍的弱部开始,含有一长一短的附点节奏,在每1段落的结尾中,常把3/2拍子和6/4拍子结合在一起,有时甚至6/7拍子在全曲中占优势,织体比较复调化;意大利式库朗特速度较快,3拍子(3/8或3/4),旋律流动,有如奔跑(“库朗特”有“跑”的意思)。两种库朗特都常用作古典组曲的第2乐章。

16世纪初由东方传入西班牙,原是一种有色情动作的舞蹈。16世纪末传入法国后逐渐变得庄重缓慢。3拍子,第2拍常为长音符。旋律富于装饰,用主调织体写成。常用于古典组曲的第3乐章。17、18世纪的声乐曲亦常采用萨拉班德的体裁,G.F.亨德尔的歌剧《里纳尔多》中的《让我痛哭吧》就是著名的曲例。

起源于意大利,一说起源于英国。速度很快。3/8、6/8或12/8拍子。富有欢快活跃的情趣。常用模仿复调的织体,类似赋格。第2段多采取倒影(反行)赋格的写法。常用于古典组曲的末乐章。

意大利那不勒斯的古老舞曲。意大利的塔兰托港有一种蜘蛛,名叫塔兰图拉,相传人被这种蜘蛛咬了要生热病,患者须跳狂热的舞蹈才能痊愈,舞曲由此得名。塔兰泰拉为3/8或6/8拍子,速度很快,采用连续不断的平均快速节奏,有如无穷动。

原为法国民间的3拍子舞曲,因舞步极小而得名。17世纪后半叶为路易十四的宫廷作曲家J.-B.吕利所采用,因而传入宫廷,成为速度从容,风格典雅的宫廷舞曲。在17、18世纪的组曲中,小步舞、加沃特、布雷、帕斯皮耶、卢尔等舞曲,是插入萨拉班德和吉格之间的不固定乐章。这些舞曲的中间部分常由3件木管乐器演奏(如J.S.巴赫《第一乐队组曲》中的布雷舞曲),故称“三声中段”。18世纪后半叶在海顿等人的创作中,将其用于奏鸣曲、交响曲等套曲的第三乐章,但风格已带有幽默感,后贝多芬以谐谑曲所取代。

原为法国民间舞曲,17世纪开始流行于宫廷和贵族社会。中速,2/4拍,往往以弱起小节开始。复三部曲式结构。中间部分是“风袋管舞曲”,常出现模仿风袋管低音的持续音,形成前后对比。旋律流畅悦耳,音乐形象轻快、娇媚、典雅。

布雷起源于法国的双拍子舞曲,与加沃特相似,但从第4个四分音符(不是第2个二分音符)开始。

帕斯皮耶流行于法国布列塔尼半岛的舞曲,速度较快,3/8或3/4拍子,起于弱拍。

卢尔用风袋管伴奏的法国乡村舞曲(卢尔原是17世纪前一种风袋管的名称)。中速,2/4或6/4拍子,第1拍加重。

里戈东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古老舞曲,17世纪传入宫廷。速度较快,2/4或4/4拍子,起于弱拍。

一译波兰舞曲。原为波兰民间的行列舞曲,16世纪末传入宫廷。相传法国安茹王朝的亨利三世于1573年即位为波兰王,在庆典行列进行时演奏了波洛奈兹。17、18世纪成为独立的器乐曲,偶用于组曲中。F.F.肖邦用此体裁作有钢琴曲16首,以寄托其爱国思想。波洛奈兹的特点为:3/7拍子,起于强拍,乐句常结束于第3拍,大都庄严徐缓,或用中等速度;但肖邦的波洛奈兹速度较快,富于热情。

福尔拉纳情趣欢快的意大利古老舞曲。6/7或6/8拍子。18世纪偶用于组曲中,近似吉格。

16世纪原为西班牙的古典舞曲,情绪奔放激烈。17世纪起传至欧洲各地,演变成3/4拍,速度徐缓的器乐曲。其主题常为八小节连续的低音,在不断反复的低音主题上进行各种变奏。

意大利舞曲。满速,3/4拍。结构与恰空相仿,速度较慢,常以小调写成,通常采用固定低音,低音主题有时移动到高声部。

福利亚起源于葡萄牙的3拍子舞蹈歌曲。结构近似恰空和萨拉班德。流传于14世纪。17世纪后半叶在法国被用于芭蕾场面中。18世纪流传更广,常被写成炫技性的哈普西科德、吉他或小提琴曲。有一个福里亚曲调,从16世纪初到20世纪,曾被许多作曲家用作主题,写成各种作品(大多为变奏曲)。其中最著名的是A.科雷利的《第十二小提琴奏鸣曲》和С.В.拉赫玛尼诺夫的《科雷利主题变奏曲》。F.李斯特的《西班牙狂想曲》也采用了这个曲调。

民族舞曲各民族、各地区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民间舞曲,现在还用作舞蹈音乐,同时也可用作独立器乐曲。其中有近代舞曲,也有一些是比较古老的舞曲。如:

凡丹戈流行于西班牙民间的3拍子或6拍子的欢快舞曲。常常载歌载舞,用吉他和响板伴奏。18世纪末,C.W.格鲁克、W.A.莫扎特等曾将其用于歌剧和芭蕾作品中。

塞吉迪亚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地区的古老舞曲,至今还很流行。3拍子,近似博莱罗,但速度更快。常常载歌载舞,用吉他和响板伴奏,响板打着的节奏。

博莱罗起源于民间的西班牙3拍子舞曲。舞者打着响板,扭动手臂,成对地载歌载舞。响板不断打出的节奏。M.拉韦尔按此体裁写成的管弦乐曲极为有名。

一译阿瓦内拉。由非洲黑人传入古巴,并由古巴传入西班牙的中速,2拍子舞曲。其典型节奏与探戈相同。

霍塔西班牙民间舞曲。流传于阿拉贡、加泰罗尼亚、巴伦西亚等地。快速,□或□拍子,节奏生动,情绪活跃。多由人声演唱并伴以吉他、曼多林、响板等乐器。

马拉加尼亚一译马拉加舞曲。西班牙安达卢西亚民间双人舞曲。快速,□或□拍子。

桑巴巴西民间的一种2拍子舞曲,以富于切分节奏为其特色。有两种类型:乡村型的桑巴急速强烈,与巴图克相似;城市型的桑巴,由玛希谢演变而来,速度中庸而较少强烈的切分音。桑巴是里约热内卢狂欢节中最富有特色的音乐舞蹈之一,并作为社交舞蹈而流传全球。

康加古巴民间舞曲。起源于非洲。在拉丁美洲许多国家均流行。的节奏型贯串全曲。

法朗多尔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民间舞曲。6拍子,活泼欢快。舞者列成长队,手挽着手或拉着手帕,鱼贯而舞。

连德勒奥地利和德国的民间舞曲,因起源于连德尔(奥地利埃姆斯河北地区)而得名。3拍子,速度慢于圆舞曲,为圆舞曲的前身。舞蹈时1步1拍,舞步均匀而娴静。

19世纪30年代创始于波希米亚(今捷克西部)的一种圆舞,19世纪中叶风行全欧洲。大致分为急速、徐缓和马祖卡节奏三种类型,2/4拍,三部曲式。斯美塔那最先用之于歌剧和器乐创作中,如《被出卖的新娘》中的波尔卡。

富利安特波希米亚的民间对舞。源出于拉丁文furia(意为狂热)。节奏活跃奔放,常常交替运用3拍子和2拍子。

索塞茨卡波希米亚的民间圆舞。速度较慢,节奏流畅,近似连德勒。常用于富利安特之后。

恰尔达什匈牙利民间舞曲。包含慢而忧郁的“拉舒”和快而热烈的“弗里斯”两部分,前者2/4或8/4拍子,后者2/4拍子。李斯特是在作品中采用这一体裁的第1个匈牙利作曲家。他的《第二匈牙利狂想曲》就是按照恰尔达什的格调写成的。

起源于波兰马索维亚地区的民间舞曲。3拍子,常用的节奏。热情、活泼而有骑士风度。用此体裁写成的作品称“马祖列克”。肖邦曾将此体裁加以发展,作有大量马祖卡舞曲,其中《C大调马祖卡》(Op.56No.2)常被称为“马祖卡中的马祖卡”。现马祖卡已成为马祖尔和马祖列克的通称。

库亚维亚克和奥别列克近似马祖尔的波兰民间舞曲,两者都比马祖尔轻快活跃。库亚维亚克的旋律比较流畅。奥别列克每两小节的第3拍有1个重音。肖邦在马祖卡中,把这两种舞曲和马祖尔融合在一起。

克拉科维亚克波兰民间舞曲,因起源于克拉科夫而得名。2拍子。情绪活泼,多切分音,典型的节奏是科洛南斯拉夫民间舞曲。其舞蹈为集体的群舞,与俄罗斯的轮舞相似,在波兰、乌克兰亦很常见。保加利亚的霍罗、罗马尼亚的霍拉与科罗均相类似。此种舞曲多由民间乐器演奏,也有不用乐器而由人声演唱者。科罗有多种类型,其主要区别在于速度的快慢不同。

霍罗保加利亚民间轮舞。为2/4、5/16、7/16、9/16或11/16拍子,快速或中等速度,用风袋管等民间乐器演奏。霍拉罗马尼亚和苏联摩尔达维亚的一种民间轮舞。为□或□拍子,通常速度徐缓,格调平稳。常用小提琴、风袋管、横笛等乐器组成的民间小乐队演奏。

哈灵挪威民间舞曲。因来源于挪威南部地区哈灵河谷而得名。此种舞曲亦流传于瑞典。特点为:2/4或6/8拍子,用挪威民间的一种弓弦乐器演奏。E.格里格在创作中曾采用过此种体裁。

пати(跳跃),因舞蹈动作有大步的跳跃。M.П.穆索尔斯基的歌剧《索罗钦斯克集市》第3幕中的戈帕克是著名的曲例。

社交舞曲社交舞蹈(又称交际舞或交谊舞)的音乐,由民间舞曲演变而成。用于交谊舞会,也可以写成独立的器乐曲。社交舞曲因时代而变迁,重要的社交舞曲有:

对舞曲因舞者面面相对而得名。起源于英国,流传于法国和德国。2/4或6/8拍子,情绪欢快活泼,苏格兰舞曲是对舞曲的一种。从19世纪初开始,逐渐让位于方阵舞曲和圆舞曲。

方阵舞曲起源于法国,盛行于拿破仑帝国时期的交际舞曲。因舞者4人1组,两人相对,构成方阵而得名。1816年后,先后传入英国和德国。分5段,交替着6/8和2/4拍子,分别称为长裤舞、夏舞、母鸡舞、特兰尼斯舞、牧羊女舞。在流传过程中,加洛普(始于19世纪20年代的一种有跳跃动作的2拍子快速圆舞)也被吸收到方阵舞中来,成为它的一部分。

一译华尔兹。18世纪末由连德勒演变而成。19世纪的圆舞发展成两种主要类型:①维也纳圆舞,又称快圆舞或滑圆舞,舞者按每小节3步或2步的节奏旋转滑行,并左右转动着头和身体。②法国圆舞,由3/8(或3/4)拍子的慢圆舞、6/8拍子的跳圆舞和快圆舞组成,速度依次逐渐加快,后两种圆舞有跳跃的动作。现代舞会中的圆舞,是一种中等速度的维也纳圆舞。圆舞曲的旋律平滑流畅,妩媚动人。和声的特点是每小节1个,由强拍的低音和其余两拍的“块”交替着。J.施特劳斯父子和J.兰纳是维也纳圆舞曲最著名的作曲家。他们所作的圆舞曲多由数首短小圆舞曲连缀构成,形成一种套曲式的结构,称圆舞曲套曲。肖邦、R.舒曼、J.勃拉姆斯、李斯特的圆舞曲,是这一体裁的艺术珍品,但不以伴奏舞蹈为目的。

狐步舞曲黑人木屐舞曲的一种。1912年始于美国,不久传遍世界各国,成为最流行的交际舞曲。狐步舞最初由长舞步和短舞步交替而成,4拍子或2拍子。不久发展成一种包含错综复杂、变幻不定的舞步的舞蹈,后来又加进了查尔斯顿的痉挛性动作,并分裂为快狐步和慢狐步两种。

一步舞曲20世纪初产生于美国北部的一种社交舞曲。20年代起流传全欧。快速,2/4拍子。后为速度较慢的2步舞曲(即慢狐步舞曲)所取代。

查尔斯顿1920年左右产生于美国的一种社交舞曲。其名称可能与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州的查尔斯顿城有关。特点为:4/4节拍(有时为2/2),富于切分节奏。30年代末流传整个欧美,以后逐渐衰微,其部分因素为快速的狐步舞曲所吸收。

起源于非洲西部,19世纪后期成为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近郊社会下层的舞蹈,20世纪普及与当地一般社会及其他拉美国家。中速,2/4拍,旋律与伴奏形成交错节奏,与哈巴涅拉相似,以切分节奏为特色。1920年传入欧洲,作曲家根据欧洲人的审美情趣所写的探戈习称“大陆谈歌(continentaltango)”。后作为一种双人交际舞风靡世界。

伦巴舞曲古巴舞曲。20世纪30年代起流行于美和欧洲各国。2拍子,包含复杂的切分音,不断反复着4小节的节奏型。

1、加伏特舞曲(日野、火原)戈塞克 2、D大调第一波兰舞曲(月森莲)维尼亚夫斯基 3、圣母颂(月森莲、日野香穗子)舒伯特 4、晨景(柚木梓马)格里格 5、双鹰旗下进行曲(火原和树)瓦格纳 6、降B大调第九大提琴协奏曲(志水桂一)博凯里尼 7、G大调浪漫曲(冬海笙子)雷格 8、乘着歌声的翅膀(火原和树)门德尔松 9、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土浦梁太郎)肖邦 10、小狗圆舞曲(土浦梁太郎)肖邦 11、离别曲(日野香穗子、土浦梁太郎)肖邦 12、自新大陆(王崎信武)德沃夏克 13、D大调卡农(日野香穗子)帕海贝尔 14、浪漫史(冬海笙子)圣桑 15、天鹅(志水桂一)圣桑 16、泰伊斯冥想曲之沉思(柚木梓马)马斯奈 17、G小调恰空(月森莲)维塔利 18、柔板(柚木梓马)阿尔比诺尼 19、美丽的夕阳(王崎信武)德彪西 20、挽歌(火原和树)马斯奈 21、旋律(日野香穗子)柴可夫斯基 22、弦乐小夜曲(日野、月森、志水、王崎)莫扎特 23、小夜曲(火原和树)舒伯特 24、西西里舞曲(志水桂一)福雷 25、三首浪漫曲之第二首(冬海笙子)舒曼 26、茨冈狂想曲(月森莲)拉威尔 27、革命(土浦梁太郎)肖邦 28、旋律(日野香穗子)柴可夫斯基 29、a小调无伴奏长笛组曲(柚木梓马)巴赫 30、卖艺人(土浦、火原)乔普林 31、钟(土浦梁太郎)李斯特(由帕格尼尼的《钟》改编) 32、弄臣(金泽)威尔第 33、第一乐章“雨之曲”(月森、滨井美沙)勃拉姆斯 34、练声曲(柚木梓马)拉赫玛尼诺夫 35、行星组曲之木星(火原和树)霍尔斯特 36、单簧管波尔卡(冬海笙子)波兰民谣 37、G大调第1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之前奏曲(志水桂一)巴赫 38、二十四首随想曲之第24首(月森莲)帕格尼尼 39、爱的礼赞(月森、柚木、土浦、火原、志水)爱德华·艾尔加特别篇《夏的加演》中的演奏曲1、《加沃特舞曲》(火原和树&日野香穗子)戈塞克2、《小夜曲》(柚木梓马)德里戈3、《G大调第一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之前奏曲》(志水桂一)巴赫4、《F大调浪漫曲》(月森莲)贝多芬5、《爱之梦第三首》(土浦梁太郎)李斯特6、《爱的礼赞》(日野香穗子&冬海笙子)爱德华·艾尔加希望帮到你

组曲是最古老的器乐套曲形式,源于对比性舞曲的组合。早在14世纪,舞会里即盛行一慢一快的对比性舞曲的组合。16世纪初,琉特演奏家仿此形式以1首庄严的2 拍舞曲与 1首轻快的3拍舞曲联合成套曲,例如在法国、德国及英国,通常采用帕凡舞曲和加亚尔德舞曲的组合,在意大利,则采用帕萨梅佐舞曲和萨尔塔雷洛舞曲的组合。

此外,许多作曲家还各自按自己的艺术构思,进行各种组合的试验。 从当时编纂的琉特曲集中,经常可以发现3个或更多舞曲的组合形式。

组曲作为音乐体裁的名称,最早见于1557年,但其结构形式长期变化不定。其典型形式公认是由萨克逊键盘作曲家J.J.弗罗贝格尔定型的。1650年流行的组曲形式常由阿勒芒德-库朗特-萨拉班德3种舞曲构成,弗罗贝格尔也按此创作了不少组曲。嗣后,吉格插入组曲,有时置于库朗特之前,有时置于其后。弗罗贝格尔死后,1693年,他的组曲曲集出版,其舞曲排列的次序,被公认是古典组曲型式的楷模。

古典组曲是按阿勒芒德-库朗特-萨拉班德-吉格的次序排列构成,间或冠有前奏曲和插入布雷、加沃特、小步舞曲等乐曲,有时甚至插入特性曲及标题小曲。各乐章均使用同一调性,都以二段式写成,每段各自反复演奏 1次。当时许多著名的作曲家,如英国的H.珀塞尔、法国的F.库普兰、意大利的A.科雷利、德国的J.S.巴赫及G.F.亨德尔等,都创作了不少组曲,其中以巴赫的《英国组曲》及《法国组曲》最为著名。

当时还有一种芭蕾组曲,其类型及数目随舞剧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这一形式始于J.-B.吕利,由1首序曲及1组舞曲组成,后人称之为序曲。巴赫曾仿此写了4首乐队组曲,亦称序曲。

1750年后,奏鸣曲、交响曲及协奏曲崛起,引起作曲家的兴趣,组曲渐趋衰微。但当时流行的一些弦乐曲,如小夜曲、遣兴曲、嬉游曲等也由多乐章组成,亦具组曲的性质。古典乐派的大师们大都作有这类乐曲。现代组曲 19世纪70~80年代,现代组曲兴起。这类组曲亦由若干不同体裁、不同性格、不同调性的乐曲集合而成,大致可分5类:

①集锦式组曲。由配剧音乐、舞剧、歌剧、电影音乐或配乐朗通等音乐中选出若干乐曲辑成,如G.比才的《阿莱城姑娘》组曲、E.格里格的《彼尔·英特》组曲、柴科夫斯基的《胡桃夹子》组曲等。

②独立的标题性组曲。如Н.А.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交响组曲《山鲁佐德》、G.霍尔斯特的《行星》组曲等。

③特性曲组曲。由19世纪出现的各种特性曲及标题小曲组成,如R.舒曼的《狂欢节》、柴科夫斯基的《第三管弦乐组曲》(1884)等。

④民族风格的组曲。随19世纪民族意识的高涨而产生,如德沃扎克的《捷克》组曲、Н.И.佩科的《摩尔达维亚》(1950)等。

⑤仿古组曲。这类组曲,19世纪已有,至20世纪,因受新古典主义思潮影响,更为突出,如格里格的钢琴组曲《霍尔堡时代》、M.拉韦尔的《库普兰之墓》、P.欣德米特的《1922》等。

1.练习曲(Op.599 No.19)……车尔尼 1.练习曲……贝尔科维奇

1. 练习曲……古里特 1.练习曲(Op.176 No.14)……杜威诺阿

4.老祖母的小步舞曲……格里格 4.圆舞曲(Op.12 No.2)……格里格

C、G、D、A、E、B、F、bB、bE、 bA、bD、bG大调及其关系和声小调

3. 终曲(D大调奏鸣曲第3乐章)……海顿 3.简易变奏曲(D大调托卡塔)……卡巴列夫斯基

C、G、D、A、E、B、F、bB、bE、 bA、bD、#F大调及其关系和声小调

2. 布列舞曲(Op.14)……泰勒曼 2.二部创意曲(No.10)……巴赫

3. 奏鸣曲(G大调第1乐章)……海顿 3.奏鸣曲(K.283)……莫扎特

C、G、D、A、E、F 、bB、bE、 bA、bD 、bG大调及其关系和声小调

2. 三部创意曲(No.15)……巴赫 2.奏鸣曲(D大调)……斯卡拉蒂

结果在演奏的时候,一开始很顺利,但是她发现周围的人越来越多,就慌了手脚。正好火原知道了,就用小号加了进去,与她进行合奏,使香穗子渡过难关。

1、考生须在本级曲目范围中选练习曲、中国乐曲、外国乐曲各一首连同本级音阶与琶音共四个内容参加考级。

2、除练习曲以外,音阶、琶音、乐曲须背谱演奏。如演奏有三个乐章的乐曲,可选其中一个乐章演奏。

外国乐曲:1、山羊之舞 (A奥涅格曲) 2、行板 (莫扎特曲) 3、降E大调奏鸣曲 第一、二乐章(巴赫) 4、亨德尔第五奏鸣曲 (亨德尔)

外国乐曲:1、G大调第三奏鸣曲 第一、二乐章 (亨德尔)2、第三乐章 沙拉邦达舞曲

沃诺克创造历史!成为美国佐治亚州第一位黑人参议员!

据美国多家媒体预测,参议员候选人拉斐尔· 沃诺克牧师(Rev. Raphael Warnock)将击败共和党候选人凯利·勒夫勒(Kelly Loeffler)。

沃诺克是亚特兰大埃比尼泽浸信会的高级牧师,他将创造历史:作为来自佐治亚州的第一位黑人参议员。

沃诺克说:对于今天在斗争的每个人,不管你是否投我一票,请知道这一点:我听见了你们(的声音);我看见了你们(的身影)。我在美国参议院的每一天, 我都会为你们而战。

沃诺克是20年来第一位当选参议员的佐治亚州人。他的当选是前州众议院领袖史黛西·艾布拉姆斯(Stacey Abrams)和其他活动人士多年来进行选民登记活动的高潮。

当选总统拜登也赢得了佐治亚州,这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总统候选人首次当选。(完)

俄记者潜入切尔基佐沃市场讲述为中国老板打工

中国侨网消息:俄新网援引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报道,该报一名女记者以卖货员身份在集装箱市场找了份工作,感受在切尔基佐沃市场的“日常生活”,老板是中国人。每天工资是700卢布左右。

“你好”,老板卷起袖子用俄文打了招呼。随后,他爬上梯子到摊位上面的仓库,开始向下面扔裤衩、衬衫和运动服。我们用了半个小时把摊位摆放妥当。“我累了”,安东说。

随后他坐在装服装的大包上,开始翻看报纸。我从背后瞟了一眼,喔,中文报。原来在莫斯科就有8份中文报纸,其中4份是日报。市场上还有越南人和阿塞拜疆的媒体。这些外文媒体的办公室都在切尔基佐沃市场附近。这些报纸都是在市场上销售。一大早,卖报的人就喊着当天报纸上的要闻。这些报纸主要刊登政治和体育新闻,还有大量的广告,包括理发馆、牙医诊所、裁缝店和银行。这些服务设施也都驻扎在切尔基佐沃市场内。每一个种族的社区都有自己的一套设施,自己的一套生活规律以及在市场上的“政治地位”。在大市场上总共有四大社区:华人社区、越南人社区、高加索犹太人社区以及塔吉克人社区。

这名女记者在“深入”调查后了解到,市场上被公认为最有权势的是阿塞拜疆裔犹太人。整个市场的大老板捷利曼·伊斯梅洛夫很少来市场。市场都是下面由高加索犹太人组织的管理部门在经营。管理部门主要的任务是收取摊位费。当然,他们自己不会跑到每个摊位前去收取的。这里是另外一套运作方式:切尔基佐沃大市场内部分成多个小市场,这些小一些的市场整个包租给不同的社区。后者制定自己的管理规则,组建自己的管理部门并制定摊位的收费价格。市场“最高层”一般不会干涉下面管理部门的家务事。当然,如果下面总是及时上缴费用的话。而至于收取的费用也分为两种,一种是正规的费用,另外一张则是“自愿”性质的。

这名记者还表示,塔吉克人在市场上总管搬货和收垃圾。在市场上工作的塔吉克人从来都不到市场以外的地方,他们吃住都在市场内的宿舍里。一个废弃的销售大厅里搭起了两层床铺。一个这样的大宿舍就可以住500人,而市场内有3个这样的宿舍。

中国人和越南人主要经营的商品是服装和玩具。阿塞拜疆人主要卖皮货和鞋。吉尔吉斯人、乌克兰人和摩尔多瓦人都是给摊主打工的售货员。

土耳其人在市场上主要是经营地毯和挂毯以及床上用品,印度人卖玩具和DVD光盘等。阿富汗人控制了市场上的小餐馆和药店,他们也销售日常家用品,如肥皂、擦子和梳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