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飞行的诞生地圣地亚哥

圣地亚哥(San Diego 也称为圣迭戈)是美国加利加利福尼亚州第二大城市,也是美国第八大城市,位于该州南端圣迭戈湾畔,南距墨西哥边境20公里,市区面积829平方公里,这里有很多墨西哥和西班牙人的后裔。

在圣地亚哥众多博物馆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中途岛号航母博物馆,自小看过很多航母大战的故事和图片,从来也没有机会亲临其境领略它的风貌,这次有机会到圣地亚哥那是一定要登上航母去看看。

这里原是美国印第安人的故乡,肥沃的土地、温暖的气候、丰富的海洋资源是居住生活的好地方,印第安人曾长期在此以耕种、捕鱼、打猎为生。十六、十七世纪欧洲探险者来到这里,打乱了印第安人的生活,开始了欧洲殖民统治时期。

圣地亚哥被称为美国的灵魂,圣地亚哥港口也是美国重要的港口之一,而这艘中途岛级航空母舰也让圣地亚哥备受游客的关注。

为了能近距离接触这艘航母,在美国也就有了第四次与美国警察接触的过程。在美国要说不堵车是不现实的,在堵车的城市中洛杉矶应该是排的上号的。圣地亚哥离洛杉矶约 2小时的路程,这条路的堵车也是十分严重,走走停停让人着急。抬头看见前面有一条标着car pleer 的车道,这是美国公路为了节省能源鼓励拼车,车内有二个人以上的车才能在这车道上行驶,由于刚才堵的心焦,能开上这样畅通车道不知不觉车速就上去了,好在美国警察也能体谅我的心情,看了我的护照和驾驶证后也就放行了。带着好心情走近中途岛号航母。

中途岛号航空母舰(CV41)建于1945年,在当年是最大的巴拿马运河型航母,它服役了47年,是服务期最长的航母。

中途岛号航空母舰曾是美国海军的一个标志,是美国海军中途岛级航空母舰的首舰,1992退出舰队序列 ,1997年正式退役,2004年,这艘航母的最终休息地被安排在圣地亚哥海军栈桥附近,由非盈利机构接管并开放成为博物馆。

中途岛号航空母舰长约为968英尺(295米)约合两个半足球场的长度。宽113英尺(35米),高35英尺(10.66米),吨位45000,最高时速达33节。

这艘庞然大物,在整个服役的47年间损失了数十架战机,牺牲舰员40人,花费数十亿巨款,其战绩是否值,这很难用简单数字来估算。

这里由当年服役的军人担任志愿讲解员,非常热情,博物馆也提供中文导游服务。

著名的的胜利之吻雕塑。胜利之吻也称作胜利日之吻、世纪之吻,为欢庆日本无条件投降而成为传世的经典历史画面。

作为美国海军飞行的诞生处,圣地亚哥的中途岛航空母舰博物馆能近距离地让你接触到你想看到的一切。

推荐景点:圣地亚哥市 中途岛航空母舰博物馆 印第安人的故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西班牙有个圣地亚哥(图)

提到圣地亚哥,一般人多会想到位于美国西南角的圣地亚哥,或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今年暑假出席国际会议,让我有机会拜访西班牙西北端最古老的圣地亚哥(Santiago de Compostela),这是天主教仅次于耶路撒冷、梵蒂冈的第三大圣城,许多天主教徒毕生设法前来朝圣一次。该城建立于第十世纪,狭窄的石板古街和廊柱围绕的广场保存迄今,经联合国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朝圣目的地是一座西班牙最古老的宏伟大教堂(Cathedral),原址为公元889年所建的古教堂,埋有对抗异教徒的英雄圣徒St. James遗骸。公元1074年重建为巴洛克式混合罗马式的大教堂,十二世纪由教宗指定为朝圣所,至今朝圣者络绎不绝。

朝圣的方法自古迄今未改变,必须沿着朝圣古道(Camino de Santiago)长途跋涉,从巴黎或亚耳(Arles)等地出发,餐风宿露,步行数月始能到达。由沿途三十余座教堂在护照上盖章证明,最后到圣地亚哥的朝圣局(Ofici-na de Peregrinos)取得朝圣证书。朝圣的徽章是一枚扇贝,象征“重生”。至今欧洲仍有些国家如荷兰、比利时等,法律上规定某些青少年法庭所判的有期徒刑,可以用圣地亚哥朝圣抵销,甚有意义。

进入圣地亚哥大教堂朝圣,还有一套仪式:大教堂中央石柱下端为St.James的雕像,朝圣者先以右手按石柱,左手按St. James右耳,再跪下,双臂伸入St. James肩膀两侧弯曲的深洞,和圣徒作一个最紧密的拥抱,最后绕到柱后和St. James的另一座雕像互触额头。

我们跟着排队,仔细观察前面每一位朝圣者(或只是观光客)的动作,轮到我们居然也做得中规中矩。不过听说曾发生诈欺事件:骗子手上故意明显拿着钞票,让后面想学习动作的观光客看,然后将钞票放进深洞,空着手抽出,让不明就里的观光客,误以为必须投入钞票捐献,纷纷跟着投入钞票,最后骗子再趁无人注意时将钞票捞走。不过用这种方式骗钱,应该会受到圣徒的惩罚吧。

机场:圣地亚哥有国际机场,航班甚多,从巴黎、马德里、巴塞隆纳……都有直达班机。特别要注意的是,全世界至少有五座机场叫Santiago,开机票时一定要确认是Santiago de Compostela,代码SCQ,才不会飞到美洲去!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探寻一个不为人知的文艺圣地亚哥

艺术是圣地亚哥的灵魂,就连这儿的海风都带着文艺的气息。在这样的一座城市旅行最大的惊喜就在于,你常常会在最不经意的转角遇见艺术。今天,为了节省你的时间,小编整理了一份文艺景点清单,快快收藏吧!

漫步在科罗纳多大桥(Coronado Bridge)下,整个视野里全都是色彩斑斓的壁画和涂鸦,仿佛不小心踏入了一个多彩的奇幻世界。这些壁画作品见证了墨西哥裔的奋斗史,也记录了墨西哥裔为了坚守自己民族文化传统而做出的努力。大片大片的壁画艺术和桥下成荫的花草绿树组成了奇卡诺公园(Chicano Park),成为了当地人休闲散步的绝佳去处。在当地政府的争取下,奇卡诺公园也被列为了新一批的美国国家历史名胜,以认可奇卡诺公园里描绘当地人历史传统的涂鸦壁画对国家艺术、文化等的重要性,也为鼓励后代守护好这片宝贵的文化遗产。所以,不管你是历史和民俗文化爱好者,还是摄影爱好者,一定都不能错过可以近距离欣赏街头艺术的奇卡诺公园!

拉霍亚(La Jolla)蜿蜒的海景和绝美得令人屏息的陡峭海崖就已经足以让人为它的美而折服了,然而漫步在小镇上你会发现,这里还有许多充满艺术感的壁画涂鸦。这座宝藏小镇用千姿百态的美向游客们证明着自己“圣地亚哥宝石”的称号。在色彩明艳的酷炫涂鸦的点缀之下,这座海边小镇仿佛更迷人了。

环境优美的北公园(North Park)是圣地亚哥艺术界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在这里,艺术创造力与色彩线条大胆碰撞,形成了众多的画廊、壁画涂鸦、艺术品商店等等。每个月艺术家们还聚集在一起,组织各种现场音乐演出、美食美酒品鉴、即兴艺术创作等精彩的活动。北方公园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文艺气息,张扬着这里独特的想象与创造的热情。

斯图尔特收藏馆(The Stuart Collection)是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艺术收藏馆,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圣地亚哥丰富的雕塑和现代艺术馆藏,还有世界顶尖艺术家创作的装置展品。每周斯图尔特收藏馆都有特定的几天向公众开放,除此之外,馆外也有很多户外雕塑和装置艺术,绝对让你大饱眼福。

巴里奥洛根(Barrio Logan)是墨西哥裔群体集居的社区,也是他们的文化艺术的中心。这里有着众多的时髦画廊,比如Bread & Salt、La Bodega,更有独特的仓库工厂改造而成的艺术家工作室。感受完这里浓郁的墨西哥特色的艺术氛围后,随便走进一家餐厅,都能品尝到美味又地道的墨西哥美食,让你得到视觉和味觉的双重享受。

圣地亚哥老城(Old Town)是最早一批欧洲移民在圣地亚哥落脚定居的区域,也是充满着墨西哥文化和特色的地方。历史悠久的老建筑静静地讲述着这片土地的故事,热情的当地人也无时无刻不在向你散发着墨西哥文化的魅力。老城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穿着传统服装、戴着当地特色宽沿帽子的墨西哥街头乐队(Mariachi)。所有这一切这些民俗风情,都为老城增添了无限的艺术活力。

小意大利城(Little Italy)附近,有一个比邻圣地亚哥海湾的海滨公园(Waterfront Park)。在这里你不仅可以远眺优美的海景,还可以看到各式各样异想天开的雕塑作品,艺术家Niki de Saint Phalle用玻璃和陶瓷碎片创作的大型多彩镶嵌画也在这里哦。这里不仅是大人惬意休闲、孩子嬉闹玩耍的公园,也是圣地亚哥闹市里不可多得的一片艺术天堂。

在这里看见不一样的圣地亚哥

虽然圣地亚哥的景点、博物馆、海滩、徒步路线部分公园及多数商家经营受到限制或暂停开放营业

但我们仍会用心分享圣地亚哥的美好希望在面临这一前所未有的挑战时能为大家带来轻松一刻

从高处的悬崖峭壁上远眺眼前一览无余的蔚蓝海天拉霍亚半岛、斯克里普斯码头以及向北延伸的海岸线形成壮观的风景线

举目四望,海浪波涛沿着海底峡谷涌向托里松州立自然保护区的黑海滩 (Black’s Beach)

关于《渎神》研究的一些补充:渎神才是与神圣结合的正确方式?

2019年9月发布的《神之亵渎》(《Blasphemous》),是一个褒贬不一的奇特作品。一方面有人为他的世界设定如痴如醉,另一方面众多玩家又对充斥其间的Bug,鸡肋的技能和糟糕的引导口诛笔伐。对于其中比较优秀的世设部分,对西方天主教没有直观经历的国人玩家恐怕只能用一句歌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来形容。隐约知道大概是什么,但又不能明确抓牢。

但优秀作品的一个能力便是引起人的求知欲,本文便是我学习的一些内容。围着这个游戏写写停停,结果被

大佬抢了先,还比我写得全,实在汗颜。然而已经写了一些,弃之不用实在可惜。删删减减剩下些零金碎玉,权且给大佬打打补丁。

首先要说明一点,本作说是借鉴西班牙南部传说,然而细细看来只能说是“安达卢西亚地方聊斋志异”与“旅游手册”大串烧。且夏川朝露对《神之亵渎》的考据已经深入,为限定文章范围细枝末节的出处就不在此冗述。建议各位移步

的主页,这个系列目前还在更新。此外,重新经历一次游戏实在受不了,所以本文中的中文并不是游戏自带的文本。差异在所难免,但本文目的也不在此,就不再纠结了。

想要解答这游戏里都有啥,不如先从《巨蟒与圣杯》中守桥人问罗宾爵士的问题着手。你的名字是什么?你的使命是什么?亚述的首都是哪里?

在游戏中你的名字是Penitent One,本意为悔过者,而忏悔正是本作中随处可见的元素。

从游戏公布之初Penitent One最抓人的就是他那顶头盔,这顶头盔借鉴了西班牙尖帽Capirote。如果你觉得这身装束如果似曾相识,那多半是因为3K党也采用这套服装。某种意义上说,3K党与当年的宗教狂热者是一样的,他们会采用Capirote 并不意外。

此外,游戏开始界面时可以注意到他的肩甲,配合这顶高帽,类似一种叫Sanbenito 的服装,这是主要被西班牙异端审判庭用来做受训服穿在罪人身上的服装。是狂热信徒的装束还是深恶罪人的制帽,除用材质区分外,Sanbenito 通常会在服装上写上罪名和指控,就很像早年间判决犯人时胸前挂着的罪名牌。

不过 Penitent One 所在的静默哀伤兄弟会这个名字并没体现出赎罪在其宗教生活形式中有多大意义。

这里该提一下帽子的质地了。Capirote用的是布料甚至部分丝质,而Sanbenito则用的是纸。同样佩戴尖帽盔直指同一天空的Crisanta提到,两人同样悔过但立场对立,所以Penitent One 的头盔是铁的,而自己的头盔是金的。同时游戏中也提到Penitent One 是静默的,而自己是盲视(可能仅仅是寓意或仪式性)的。

静默哀伤兄弟会采用静默来重复圣父承受的磨难,那么Crisanta头盔遮住双眼应该也是在响应奇迹。Crisanta的名字有后缀,西班牙文直译的话有包裹痛苦之意。考虑到她的剑包有祝圣油布,如果她的名字是个代号的话,那她的剑很可能叫“苦痛”。施他人以苦痛,她是神的代表没跑了。

在我国,孤儿院的命名方式通常是“党”或者“国”,但也有以地区简称为姓的,比如“秦”或者“锡”。维多利亚小说《雾都孤儿》里的命名方式则要简单粗暴得多,字母表从A到Z挨个编,在此之前则常用发现孩子的地名为其命名,但这要比一看见姓党就知道身世要好一点。西班牙为了消除这种潜在的歧视,通过开通行政渠道和立法允许Expósito 们免费改姓。

与Penitent One 同门静默哀伤兄弟会的Deogracias 也戴着尖帽。静默哀伤兄弟会发誓以先父在静默受苦为榜样,但由于某些原因被教会驱逐,他们最可能的来源是新墨西哥州和科罗拉多西班牙裔形成的赎罪兄弟会(西班牙名Los Hermanos Penitentes)。根据Catholic Online 百科的说明,这个兄弟会赎罪的方式包括自我鞭挞(对应九尾鞭的敌人),背负沉重十字架(对应最初几个场景的敌人),将自己绑在十字架上(场景中随处可见)以及紧缚身体阻碍血液循环(Deogracias兄弟)。

自我惩罚施以痛苦可以说是游戏中的主题之一,而自我伤害的动机也不难理解,即便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时常能看到有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自我伤害。有些出于压力,有些出于癖好。然而对于减压,在此之前的压力和焦虑,以及其他一些负面情绪对精神的伤害如此之深,积累过程如此漫长,以至于形成这种解脱感的简单行为似乎是有意设计的。我的意思是说就好像是影视作品里招数用尽之后掀起盖子的大红按钮,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对于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痛苦的作用除了产生释放感,还能引发宗教体验。

威廉·詹姆斯在他的经典著作《宗教体验的种种》(《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是他应邀在格拉斯哥讲学的合集)中描述了疼痛,以及使用药品或限制环境下,形成的种种宗教体验。詹姆斯认为研究宗教体验的两大重要问题是“性质”及其“重要性”。本书第一章的名字便是“宗教与神经学”,在这一章开场便直言任何宗教现象都有其出自自然的来源和演化史。而对于这种解脱感在宗教生活中的意义,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心理学家Brock Bastian 在2011年进行了一次实验,其结果表明痛苦可以使人减少自己的罪恶感。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实验的样本群体并不特意针对有宗教信仰者,也就是说这种罪恶感的消除是普世的。

有介于此,不难理解自我鞭挞是信众自发的,起源更加原始的一种赎罪行为,而并不是天主教早期所提倡的。

事实上,圣经中多次提及法利赛人自割自刺与上帝选民斗法的场景。教皇克莱门六世在1349年颁布命令要求自我鞭挞只有在教会的监督下才可执行。然而,由于在黑死病期间,鞭挞从狂热信徒手中自我赎罪的方式扩展成为他们对威胁宗教安全者的手段,各地狂热分子拒绝执行教宗的命令,以至于各地的护教军和亲教领主开始使用军事手段。

自我鞭挞并没有完全销声匿迹,格里高利十一世在1372年再次宣称自我鞭挞属于异端行为,他还称,这些狂热分子的行为实为挑战教会权威,辩称自己可以通过鞭挞施展奇迹。不过和Cvstodia 各地更为夸张的赎罪行为相比,静默和绑缚自身似乎并没有激进到需要被驱逐的地步。兄弟会更大的问题可能出自对奇迹的态度上,也很可能与兄弟会对与神圣结合方式的认识相关。

提到宗教意味的罪人,我马上想到的另一个作品是《灵魂献祭》。两者都是出于一种愿望而实施了犯罪或救赎,而满足他们的奇迹总是以不可预料的方式实现。然而同样以罪孽出发,两者却又有明显的不同。《灵魂献祭》里把什么人犯了什么罪说的可清楚了;反观《神之亵渎》,所有人都自觉得很,我有罪,我的罪大了去了,快来惩罚我,可到底犯了什么罪,这可一点都没说清楚。

结合詹姆斯《宗教体验的种种》和夏川朝露对苦痛的奇迹的解读,痛苦摇篮恐怕是第一个奇迹互文。

虔诚的年轻人祈求、探求、寻求神的惩罚,于是奇迹降下将他变成了树。这里“一切开始的地方”也有可能是说他“证成”了神的存在,以及普通人得以与神圣结合的可能。于是我们作为忏悔者,目的似乎变得明晰且单纯,就是想要和神圣合二为一。年轻人追寻神圣,请求自己的罪被惩罚,变成了树,成为了神圣的印记。

我们最后的目的也是追寻神圣,登上圣座,自降惩罚(以及也变成树),成为另一个神圣的印记。一个时代以惩罚开始,以另一个惩罚结束。而通过将自己钉在痛苦摇篮上,忏悔者也成为了基督。游戏中基督的形象在夏川朝露的文章中有更多描述,就不再冗述了。

于是我们看到,开头动画的女士通过寻求惩罚获得奇迹,形成了忏悔者用的剑,拉丁文释义为“我的罪业”。而游戏最后的目标痛苦摇篮也被描述为 “grail (圣杯) of blood and gold that emanated from the forehead of the Father”。为了达成最优结局,忏悔者需要通过击破其他忏悔聆听者的挑战使“我的罪业”上的荆棘茁长成长,并在痛苦摇篮上用此剑将自己钉在上面。不难想象实际上是用自己的血注满了圣杯。

这样是不是就能理解了?静默兄弟会发展出的对与神圣结合的理解,是在最后的圣杯中,用自己的罪业惩罚自己,从而使奇迹发生。回想一下克莱门六世和格里高利十一世对自我鞭挞的看法,

猊下的想法肯定是:你们以为自己是谁?自己觉得自己有罪也就行了,谁给你的权力去惩罚和解脱自己?!你解脱自己也就算了,干嘛还非得来万母之母这儿来玷污圣杯?!Crisanta!赶紧给我去把那个拿刀的砍了。

除了主线之外,《神之亵渎》中还有一些以收集要素为核心的分支任务。其中一项是在如此黑暗绝望的游戏中体现出一点点乐趣的是纳骨堂。Cvstodia 的各个角落充斥着各种人的遗骨,并有一段他们生前的故事,然而虽然叫纳骨堂,和通常收集大量骨骼作为内饰不同,游戏中的纳骨堂仅仅收集某个人的一块骨骼。这种收集更像是圣人遗骨的收集,而不是纳骨堂收集。

说他们有乐趣,不仅是因为所有收集来的骨头鲜有圣徒。比如强盗Persian,小偷Joel,赌徒John之类。还因为其中一些骨头写的颇为讽刺,例如June,她引诱了不少神职人员致使他们堕落。她的落幕说当第一缕灰落下的时候,她便失去了豁免力(此处是双关,英文中同时有“赦免”和“免疫”的意思)。短短一句话中“灰”和“豁免”两项就浮想联翩,是奇迹把她怎么了?还是她最终被烧死了?讽刺的地方在于作为她留下了盆骨。法医学中采用检查女性的盆骨是否有变型迹象判定解剖对象是否曾经自然分娩。想到这里,这容纳了诸多圣职者精华的盆骨当年到底有什么力量?

还有抄写员Vukelich,因为私藏奥术典籍受罚无法再写字。他留下的是钩骨,手掌跟的诸多小骨头之一。我是翻了翻字典并查了人体学图册才知道它的重要性的。姑且不提这块骨头是死前就被切下来的还是死后降解得来的,想想要得到这块骨头可以让人无法写字这个知识要积累多少受害者就不寒而栗。

圣人遗骨作为圣物的最早记录出自《圣经:列王纪》(詹姆斯王版)13章21节:

有人正葬死人,忽然看见一群人,就把死人抛在以利沙的坟墓里,一碰着以利沙的骸骨,死人就复活,站起来了。

以此为契机,圣人遗骨成为了教会收集的对象。而圣人全身200多块骨头总得有个高低,不然所有教堂都有成把的圣物。于是,圣人的主要功业决定了哪些骨头更有价值。思想家的头骨,云游传教士的腿骨,封圣国王的肱骨。如此种种。

天主教会将圣物分为三级,第一级是和耶稣基督生平有关的物品(比如圣十字架,圣枪,圣钉,血衣之类)以及和圣人有直接关系的物品,如遗骸,头发。第二级是圣人经常使用的物品,如念珠,书本。莱博维兹封圣之后他的那份蓝图就是第二级圣物。第三级圣物是被第一级和第二级圣物接触过的物品,通常是布料或者容器。如果当时发现了圣莱博维兹画蓝图的墨水瓶,那墨水瓶就是第三级圣物。不过他的笔倒可能是第二级圣物。如果碰巧你所在的教会和隔壁教会分别持有笔和墨水瓶,那评级就是香火,你争不争?

另一个收集任务是月光小孩儿。《神之亵渎》中月光小孩是由公牛和月亮这两个意象中诞生的。从画作中不难看出勇敢承受了痛苦的公牛是一头斗牛。可公牛和月亮又是怎么走到一起的呢?实际上,公牛月这个概念非常常见,只是在中文语境下我们用了其他类比。想象一下蛾眉月,特别是上弦月,它的形状看上去就像牛角一样。如此看来,此处画中的公牛甚至有了些阿特拉斯的意味。不太能想象这个画面的话,回想一下深水城的徽记便知。

1986年,西班牙乐队Mecano 发行了奠定自己国际音乐人身份的专辑《Entre el cielo y el suelo》,其中一首《Hijo de la Luna》,月亮的孩子,成了不朽的经典。国内更加知名的是莎拉布莱曼的版本,但是当年宣传的时候并没有提及Mecano。这首歌里提到Roma部族的一个女人爱上了其他部族的男人,祈求月亮帮助他们完婚。月亮当时可能《猎魔人》看多了,要求她的长子、女作为还愿。故事的中段是一个悲剧,和父母深色的皮肤与眼睛不同,长子的皮肤和眼睛像月亮一样白,做父亲的觉得自己的头顶由黑变绿,捅死了妻子抛弃了孩子。于是这个孩子就被月亮收养了。还有些有趣的对话,比如法语版中当问起月亮,你连手都没有怎么抱孩子,月亮就变成蛾眉月把孩子放进去当摇篮。妻子被捅刀,这个和画中世界被斗牛士短矛刺中的牛相仿,以此为蓝本,那意思便有趣起来了。公牛似乎成了向月亮祈愿的那位,而他甘愿做出的代价,被短矛戳刺,与月亮最终的要求并不一致。他最终还是得偿所愿,只是代价不同罢了。简直与Cvstodia 的奇迹不谋而合。

《神之亵渎》的设定集中提到游戏的元素主要来自西班牙南部地区。设定集中提到,Mother of Mothers这座殿堂的灵感则来自位于安达卢西亚首府的塞维利亚主教座堂(Cathedral of Seville),而在Mother of Mother中特立独行的区域三结树背景明显的摩尔人风格石拱则来自Mosque of Cordoba,一并进入Mother of Mothers 的三位一大桥取自伊莎贝拉二世大桥,组成了安达卢西亚必去的三个景点。

然而,这里我想介绍一下设定集中没有提及的西班牙西北部的 Camino de Santiago 大教堂。在我看来,制作组采用塞维利亚大教堂作为灵感来源更多是出于安达卢西亚摩尔人风格与哥特风格混合之后的独特样貌,视觉要素高于其实际意义。鉴于天主教性质和宗教体验在西班牙这个狂热地区比比皆是,反倒让我觉得其他一些圣所显得和主体更加契合。

Camino de Santiago 圣地亚哥阿卡希埃特教堂,自公元813年起便是天主教徒朝圣的目的地之一,其与游戏非常相关的,是这座教堂作为朝圣目的地的原因。他们的仪式被认为具有豁免滔天罪行的功效。比利时的法兰德斯仍有每年一名服刑犯人负重前往圣地亚哥并被释放的传统。圣地亚哥大教堂是十二信徒之一的圣詹姆斯的本山,作为天主教圣徒中非常重要的一位,圣堂本身便是在他的墓葬上建立的。不难想象将他与赦免罪行这一效果联系起来的必然性。

教堂还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为打击入侵西班牙的摩尔人组建了圣地亚哥骑士团,不少表现骑士团的画作中都能看到圣詹姆斯作为摩尔杀手或者描绘祝福骑士团成员被画在里面,朝圣之旅,赎罪功效,圣人遗骸,护教大军,哥特风格,简直要素过多。其他细节诸如该圣堂的香薰炉和雕像布局就不在此冗述,大教堂本身有很多网上资料可以查阅。

除圣地亚哥大教堂外,异端审判庭还曾经指定过几个具有赦免功能的圣所,圣彼得大教堂的彼得墓自然是其中第一。

除圣地亚哥大教堂外,异端审判庭还曾经指定过几个具有赦免功能的圣所,圣彼得大教堂的彼得墓自然是其中第一。

《渎神》游戏已发布全新DLC,《The Stir of Dawn》(晨曦之撼)

机核从2010年开始一直致力于分享游戏玩家的生活,以及深入探讨游戏相关的文化。我们开发原创的电台以及视频节目,一直在不断寻找民间高质量的内容创作者。

我们坚信游戏不止是游戏,游戏中包含的科学,文化,历史等各个层面的知识和故事,它们同时也会辐射到二次元甚至电影的领域,这些内容非常值得分享给热爱游戏的您。

上帝的宠儿——南加州圣地亚哥

美国西南角,邻近墨西哥边境,有个加州第二大、美国第八大城市,名字叫San Diego,中文翻译为圣迭戈或者圣地亚哥。

这个地方在中国不算知名,远不如纽约洛杉矶耳熟能详。但只要来过圣地亚哥的人,大概都会流连忘返念念不忘吧!

这次我们的美国行,有幸在圣地亚哥停留了3天,时间很短,说不上对这个地方有多了解,那就把我们看到的、了解到的、感受到的和大家分享吧。

虽然在国内名气不大,但无论从社会治安、教育资源、气候环境、华人融入度等多个角度综合考量,圣地亚哥都绝对是高分选手。

据FBI公布的数据显示,圣地亚哥是美国犯罪率最低的城市之一,持续被评为全美最安全城市之一。我们这次居住的别墅社区,亲眼所见基本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圣地亚哥拥有加州最好的公立学校系统(高于大家耳熟能详的尔湾),同时还拥有美国顶级的私立学校。毫不夸张的说一句:在圣地亚哥北郊,找个不是十分的学校很难呐。

圣地亚哥是少见的地中海气候,冬天温暖,夏天凉爽,终年晴朗少雨的宝地。年均降水量仅有240毫米,年均有267天都是晴天,年平均气温在16-26摄氏度,空调和暖气?在这里通通无用武之地!

圣地亚哥的亚裔占了总人口的15%,挑剔的中国胃在圣地亚哥同样可以得到安慰,琳琅满目的中餐馆,南北菜系一个不缺。想自己下厨?这里有不少华人超市,韩国超市,日本超市,越南超市也是一应俱全。

我们在圣地亚哥正好碰上了美国的周日,美国人的周末都是Family Day(家庭日),加班?不存在的!所以我们也跟着享受了一个圣地亚哥的美式周末,在Old Town(老城)感受墨西哥风情、到La Jolla海滩和可爱的海豹一起晒太阳、还顺便欣赏了绝美的日落。

Old Town被称为加州的起源,标志着第一批西班牙移民在美国西海岸定居,这里因为正宗的墨西哥文化而闻名。

虽然没有很多时间闲逛,但在阳光底下喝着热腾腾的咖啡,听着当地mariachi的音乐,看着传统的folkloric舞者的表演,这大概就是老城的正确打开方式。

午餐过后,我们继续驱车来到La Jolla海滩,随处可见的海鸥和在海滩边享受阳光的海豹,它们与人类互相观望,互不打扰,共同享受着这里的一切,这应该就是人与自然最和谐的共存吧。

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一个街头艺人在给孩子们吹泡泡,在泡泡出来的刹那,各个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国籍的孩子们不分你我,一起在阳光底下笑着、闹着、互相追逐着。

这就是民族大熔炉美国,无论你来自哪里,有怎样的背景和文化,只要付出努力,就能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因为这里足够的平等,充分尊重每个人的付出。这大概也是许多人来追逐美国梦的原因之一吧。

这么棒的圣地亚哥,也是准妈妈们待产的好地方。在这种气候宜人,风景优美的环境下待产和坐月子,想必一定是件赏心乐事!

自驾车程大约在2-3小时。乘坐火车可选择Amtrak或Coaster,列车沿着太平洋海岸线行驶,沿途经过洛杉矶、橙县、圣贝纳迪诺、圣地亚哥等城市,风光十分优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美国电影《朝圣之路》让世人知道了西班牙北部的圣地亚哥朝圣之路

对于国人来说,日本实在算不得一个小众的目的地,尤其是对于多次去过日本的来说,关西相似度极高的行程实在让人提不起兴趣。

其实如果你想远离城市喧嚣,体验自然、传统与生活,那位于关西南部的纪伊半岛绝对是不错的选择!

这里藏着绵延的群山,海拔大多在1500米左右,对于当地人来说是神话故事中众神聚集的神秘地带;

美国电影《朝圣之路》让世人知道了西班牙北部的圣地亚哥朝圣之路,在关西也有一条可以与之媲美的古道,是全球目前被列为世界遗产仅2处道路之一;

这里也不乏传统的生活,人声鼎沸的鱼市、随便挑一家都不踩雷的金枪鱼料理,都是无法割舍的悠闲时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