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尔一个真实的英雄

1932年5月,《青年近卫军》杂志发表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小名科利亚)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称《钢铁》)头几章,身残志坚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为了人类光明未来努力奋斗,其忠于理想信仰的精神品质与性格特点深深打动了苏联人民,传入中国后更影响了好几代青年。

1904年,科利亚生于沙俄沃伦省(今属乌克兰)舍彼托夫卡的工人家庭,上有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因家境贫寒,11岁便去做工,养家糊口。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后,舍彼托夫卡成立革命委员会(即工农苏维埃雏形),科利亚就是积极分子。此时,他在火车站打工,赚取计件工资养家,又去发电厂给锅炉工打下手,空余时间去二年级学校念书。档案所留存的1917-1918学年证书里,科利亚的60个学年成绩中,满分“5分”的多达56个,“4分”只有4个,可见其学习是多么刻苦!

作为五条铁路交汇点,舍彼托夫卡成为俄国革命战争争夺的焦点,先后易手30次。1918年,德国干涉者豢养的彼得留拉白卫军打到舍彼托夫卡,力量单薄的红军撤离时难以带走伤员,科利亚主动收留红军战士费奥多尔·彼列德列伊丘克。这位出身于旧俄国水兵的老革命向科利亚讲了许多斗争故事,对其思想起了决定性作用,在小说里,老布尔什维克费奥多尔·朱赫来的原型就是彼列德列伊丘克。就因为收留伤员,科利亚被白卫军严刑拷问,甚至执行“假枪毙”,但他只字未吐。幸运的是,后来科利亚利用监狱暴动机会逃出虎口,而这一切都在小说里得到生动体现。

1919年7月,科利亚与战友米沙·列夫丘克、谢廖扎·布鲁兹扎克、瓦利亚·布鲁兹扎克和伊万·扎尔基一起,成立舍彼托夫卡第一个地下共青团支部。

1919年秋,刚满15岁的科利亚瞒着父母参加红军。硝烟中,红军不仅骁勇善战,还是产生“红色文学家”的熔炉,像年轻的列兵诗人巴格里茨基、连长出身的小说家戈利科夫都是科利亚亲密的战友,这些人的真实经历都为《钢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样的,勇敢的科利亚也成为别人笔下的“主角”。

戈利科夫的文章里提到,1920年,刚刚16岁的科利亚在鬼门关里走了一圈。当时,一股刚向苏维埃投诚的土匪哗变,连红军骑兵第6师师长舍维列夫都被枪杀了。红军最高指挥部忍无可忍,出动第1骑兵军特种旅平叛,科利亚也在其中。行动中,特种旅出其不意地占领了哗变部队周围的制高点,面对强大的武力震慑,叛乱者不得不举手投降。缴械过程中,科利亚等少数红军战士冒险来到这群亡命之徒中间,监督他们放下武器,“先是宣布命令……一大群武装人员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科利亚先读完叛变各团番号,然后一字一句地宣布:‘各团到各自仓库就位:解除武装!解散!’面对杀人不眨眼的狂徒,他毫不畏惧,所有人仿佛都能感受到那不容置疑的意志……‘放下武器,扔到身前!’随着科利亚的吼声,土匪们一脸惊惶失措,有人甚至哭起来,几分钟后,所有武器都堆在地上。”少年科利亚经受住严峻考验。

军旅生涯中,科利亚两次负伤,弹片扎入大脑,导致右眼失明。在此情况下,1920年8月后,科利亚不得不复员,来到基辅定居。在那里,他先是当电气安装工助手,后来去电气学校学习,再后来又当上共青团支部书记,投入社会主义建设,1924年加入联共(布)。尽管受战伤影响,23岁双目失明,25岁全身瘫痪,1936年12月22日英年早逝,但他克服一切困难,创作出不朽之作,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令人气愤的是,苏联解体后,受历史虚无主义影响,竟有人质疑奥斯特洛夫斯基(也就是科利亚)没参过战,说苏俄红军档案里没记载,可历史是不容抹杀的。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大哥证实:“1919年秋天的一个晚上,白卫军快要包围舍彼托夫卡,我弟弟只回家说了一声‘我去打仗了’,便跟随红军撤往顿河左岸。我们家等了十个多月,终于盼到红军再次打回舍彼托夫卡,那一天,我们在进城队伍中就看到科利亚,他长高了,骑着骏马,挎着枪,他那时才16岁呀……1920年8月,科利亚再次返回前线。很快……他就身负重伤。”

让这一不朽人物的故事传到中国,他的妻子莉扎·奥斯特洛夫斯卡娅功不可没。丈夫生前,她不辞辛劳照顾起居,为《钢铁》完稿付出心血。新中国成立后,她又与中国人民结下深厚情谊。1950年,她为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版《钢铁》写序。1955年,她以奥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馆长身份向江苏海州中学生回信:“你们一定能成为真正的保尔式的出色劳动者,你们将为人民的幸福贡献出自己全部力量。”1956年底至1957年初,应中苏友好协会邀请,莉扎参加苏联对外文化协会代表团,到中国多地访问。她还撰写了回忆丈夫生平与事迹的专著《永恒的爱》,该书在上世纪80年代译成中文。

莉扎的善举,推动了“钢铁精神”在中国的传播与弘扬。“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当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进行的斗争。’”保尔·柯察金,或者说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借保尔之口说出的这段名言,试问与新中国共成长的人,又有多少人能不耳熟能详呢?

田里咬人的蚂蟥竟然救了一位肿瘤患者的生命

水蛭又名蚂蟥,在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男主角保尔柯察金在苏联住院时,伤口淤血许久未好,苏联医生使用水蛭为其吸走伤口的淤血,男主因此获救。近日,湖南省肿瘤医院医护人员利用水蛭,成功挽救一位舌癌患者术后濒临坏死的移植组织瓣,使患者避免了二次手术。据悉,该次水蛭活体疗法用于舌癌患者游离皮瓣清淤为国内首创。

50岁的陈先生于2012年因左侧舌癌在湖南省肿瘤医院由头颈外二科教授喻建军做了左侧半舌切除加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修复术,术后未做放化疗就恢复了正常生活。2022年以来,陈先生发现右侧舌部又长出了肿瘤,且化疗也无效,陈先生便再次来到湖南省肿瘤医院寻求下一步治疗。

“在2012年的手术中,患者已经切除一半舌头,这次因为其它保守治疗无效,只能把剩余右侧舌体都切掉,为了保证患者生活质量,也必须再做一次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术修复创面。”喻建军介绍,舌癌患者切除舌部肿瘤后,有中、大型缺损患者可选择各种软组织瓣对创面进行修复。通常是从患者手臂或腿部取下一组带有静脉和动脉的皮瓣,将其缝合固定于缺损处,动静脉分别与颈部的动静脉做显微吻合,使移植组织再次获得血运而成活。

确定治疗方案后,喻建军即刻组织团队对患者进行了手术,手术很成功,后续对皮瓣观察一周后,如无特殊情况发生,陈先生即可出院。但术后第四日的凌晨,值班护士突然发现陈先生舌部移植的皮瓣状态异常。“护士发现后马上通知我去查看情况,当时看到皮瓣呈紫黑色,是明显的皮瓣静脉回流受阻, 局部血液淤积形成的表现。”喻建军表示,通常皮瓣移植后3天是危险期,度过3天后一般不会出现这类情况,但陈先生术前数次化疗可能导致血管内皮受损,较常人更易出现问题。

喻建军介绍,对于这种皮瓣淤血的情况,通常做法是尽快手术探查,但这次情况出现于手术后第4天了,手术探查效果预期较差,如果不采取有效方法及时处理,移植的组织必将会因为局部血液淤积导致坏死。后果就是必须再做一次大手术重新做组织移植,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此时,给医生的选择除了药物治疗外没有更好的方法了,患者及家属也非常焦急,药物治疗一般情况下收效不会大。喻建军想起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苏联医生用水蛭为男主人公伤口放血清淤的情节。水蛭是我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其干制品炮制后中医入药,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清瘀、闭经、跌打损伤等功效,而活的饥饿水蛭可用其进行吸血的疗法,可以消除淤血和即时性提高局部血流量。

“要是有水蛭就好了……”喻建军在陈先生病床旁喃喃自语的一句话引起了患者家属的注意。“我们乡下肯定有!等我让朋友去田里抓几只。”陈先生的家人道。

喻建军连忙制止,野生水蛭生长环境复杂,可能附着许多对人体有害的病菌等微生物,不具备用于临床医疗的条件。陈先生的家属再三思索,想起家乡有一家水蛭养殖场,专门养殖药用水蛭。于是,在陈先生家属的联络下,终于从家乡这家水蛭养殖场买来了几只水蛭,当天中午在对水蛭质量进行评估和清洁后,对陈先生淤血的皮瓣开始使用水蛭活体疗法。

“我们一方面是利用水蛭的吸血功能吸出淤积在局部的静脉血,水蛭一旦开始吸血,它的口器就会附着其上,直到吸饱才会自然脱落,因此无需人工过多干预。”喻建军介绍,另一方面,该疗法通过水蛭在吸血过程中所释放的具有抗凝血功能的水蛭素清除组织中淤积的血液,增加组织的灌流量。

数小时后,陈先生皮瓣淤血被水蛭清除大半,局部淤血明显改善。第二天又进行了一次,移植皮瓣颜色基本恢复到红色。陈先生免去了再次手术的痛苦。目前,陈先生术后恢复良好,已恢复进食和语言功能。准备开始下一步治疗。

“头颈外科自2003年开展显微外科,时常能碰到类似陈先生这样的情况,但由于手术探查效果并不都有效果,有部分患者只能重新做移植皮瓣手术,这种情况目前国内外业界都没有办法完全避免。当时我就想,如果能用水蛭吸出淤血就好了。”他坦言,此次陈先生成功应用水蛭疗法虽然是可以复制的临床经验,但其中仍然存在机缘巧合。如水蛭的养殖条件、使用场景等。

喻建军也呼吁有关部门制定完备的准入标准与规范,对其进行进一步管理。如果在安全的背景下使用水蛭,对显微外科术后组织瓣静脉危象的处理必将是一个有效的选择。由于口腔癌高发的缘故,湖南省在游离组织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的数量方面一直是居全国前列,使用这种方法如果在规模人群使用有效的话,是可以在业界推广最终造福患者的。

喻建军提醒,水蛭活体疗法必须在极特殊的情况下,由专业医护人员完成,直接用野生活体或粗糙的养殖体进行吸血治疗,可能导致细菌或病毒从皮肤破损处进入人体,导致出现诸如脓毒血症,脑膜炎,败血症等不良后果。它还可以导致出血不止,慢性失血,导致贫血。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盲目尝试水蛭疗法、如果要用的话也必须有专业人员参与。(刘孝谊、彭璐)

保尔兄弟再出狂言 梅威瑟称打保尔就像抢银行

搜狐体育讯北京时间6月2日,前五个级别的世界拳王“金钱”弗洛伊德-梅威瑟向媒体表示,本周日和社交媒体网红罗甘-保尔的比赛就像是抢银行一样赚钱。两人将在迈阿密硬石竞技场进行一场预定为8个回合的拳击表演赛。

梅威瑟接受采访时说:“我的绰号叫金钱是有原因的。凭借我对拳击的贡献,我才能够有今天的地位,有我的比赛就是大战。我相信选择大于努力,所以有和网红罗甘-保尔这样的比赛机会,我会抓住的。我知道罗甘-保尔和他的弟弟杰克-保尔都通过网络赚了不少钱,不过相比我梅威瑟还不是一个层次的。我和他们的知名度不在一个层次,名气会改变一个人的,会让我变得更谨慎,变得对自己要求更高,变得更优秀,也会和更优秀的人打交道。我平时花钱并不奢侈,做了点聪明的投资,使得我们家族很富有。我只想利用自己的名气和财富做点正事,我一直在做靠谱的事。这次我有没有认真备战比赛并不重要,罗甘-保尔和我打没有任何胜算的。无论我在哪里训练,结果都是一样的,他不可能打败我。我在拳台赚过最高的酬金,因为我打败了最牛逼的大腕,他们都是真正的职业拳王,罗甘-保尔只是个网红。他现在很刻苦,就像电影里的洛奇一样,不过没有用的。我真的一点也不担心,我梅威瑟不是随随便便哪个人可以打败的。今天我能赚那么多钱,也是因为我曾是拳击大师,虽然我不是拳击运动的缔造者,但我是一位拳击大师,懂得拳击的艺术。”

罗甘-保尔则说:“这场比赛我就没有当做是表演赛,而是正式比赛。我们要打8个回合,每回合3分钟,戴的是10盎司的拳击手套。我要KO梅威瑟,成为当今世界最伟大的拳手。而且此战后,我就会选择退役,不会给梅威瑟复仇的机会。梅威瑟至今还没有意识到他面前的对手有多强大,他觉得我只是个业余网红,并非是真正的职业拳手。其实这场比赛我看作是生命之战的,弗洛伊德-梅威瑟低估我,一定会付出惨重的代价。大家仔细想想,这将是一场特别的,历史性的大战,梅威瑟是我们这一代最伟大的拳手了,现在他要和我打。”

弟弟杰克-保尔则说:“梅威瑟不得不靠我们兄弟销售PPV,这也是他找我们兄弟比赛的原因。除了我们,谁和他打还能卖出去几百万PPV?他更需要我们。是我们带去了一股清流,我们在网络上有很多追随者,这些人会付费收看我们的比赛,换做其他人他们不会花这个钱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保尔柯察金的精神 保尔柯察金的精神是什么

保尔·柯察金的精神品质是:英勇顽强、刚毅坚定、甘于奉献、爱恨分明、不畏艰难、自强不息。保尔·柯察金的精神品质:英勇顽强、刚毅坚定、甘于奉献、爱恨分明、不畏艰难、自强不息。保尔·安德烈耶维奇·柯察金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作者根据自己的经历所描绘出来的的青年战士。他出生于贫困的铁路工人家庭,早年丧父,十分贫苦,全凭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直到哥哥阿尔焦姆·柯察金工作之后,才有所改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

1927年初,22岁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因瘫痪卧病在床,双目失明。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与病魔做斗争的同时决意通过文学作品,来展现当时的时貌和个人的生活体验,他创作了一篇关于科托夫骑兵旅成长以及英勇征战的中篇小说。

武汉蔡甸这场役前教育动员大会上预定新兵学“中国的保尔”事迹

3月9日,武汉蔡甸区人武部组织127名预定新兵召开役前教育动员大会,会上教练员班长代表向宇帆和新兵代表张越源分别表决心。

蔡甸区人武部负责人强调,部队是个大熔炉,希望大家做好吃苦的准备,通过役前教育积极适应部队生活,为国防事业建设贡献力量。

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人民军队的精神支柱,在该区的役前教育中,培训老师准备了特殊的一课,学习“兵工事业开拓者”“中国的保尔”吴运铎的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为预定新兵上思想教育第一课。革命先烈的身躯虽然已经长眠地下,但红色基因传承至今,在这一课中,跨越时空的对话留在大家心中。

吴运铎荣获“最美奋斗者”“全国自强模范”等称号,2009年当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