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首富回村祭祖引起轰动深扒其成长史当年分家一个晚上谈妥

数年前,当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带着全家人回村祭祖的时候,媒体们描述了当时的情节:

“四架直升飞机,几十辆豪车鸣笛超速行驶,一旁的早已设好了路障,安保人员全副武装戒备,就连警察都出来维持秩序。”

“很多媒体跟着过来,因为人数太多以至于小镇上的瓶装水都卖完了。大量外地村民赶过来只为目睹印度首富一家人的风采。镇上和首富认识的两位议员被数百名村民围住,就是为了出示和首富穆克什有关联的证据。

远处的农田里,一堆村民看着首富之弟安尼尔的直升飞机在降落,所有围观的人群俨然到达了狂热。但热闹中,有个12岁的小男孩询问看直升机的大人,热闹何时会结束。他着急寻求答案的原因是,因为穆克什一家人的返乡,导致他们的板球赛被暂停了,共两周,‘看来这个周末我们也不能比赛了!’他不耐烦地说道。”

那次返乡,除了是为纪念穆克什的父亲80岁的冥诞外,还向外界透露了一个震撼级别的消息,那就是穆克什和亲弟安尼尔结束财产争夺大战了。

穆克什的妻子Nita和弟媳Tina二人牵着手跳起了传统舞蹈dandiya,一起吃饭和祈祷。

仔细算一下,穆克什和弟弟的财产争夺战已经持续了近十年,原因就是父亲迪鲁拜死得突然,没有留下任何遗嘱。

留下巨额财产,兄弟俩谁也不服谁。当时父亲一直刻意培养两兄弟,均认为二人都是合格的接班人。

最关键的是,穆克什和安尼尔都是有实力的人,哥哥认为自己的长子,而弟弟则不想生活在哥哥的阴影里。

但安尼尔毕竟没有哥哥老谋深算,他选了当时2005年风头正猛的电力、电信和金融服务等新业务,而哥哥就是走自己的路,选择了石油和石化业务。

后来的几年内,他的财富排名一度挤进过世界富豪前十,2008年安尼尔的财富达到了310亿美元,排在世界富豪榜单的第六位——证明了当初选择的正确性。

但为何哥哥穆克什后来居上,财富不断累积,同样也挤进了世界富豪榜单的前十,并开始蝉联印度首富之位。不仅财富最高值一度超千亿美元,甚至还把弟弟的公司逼到过绝境。

很多人都评论印度首富穆克什的肤色很深,对比他肤白貌美的妻子,他应该是低种姓吧?

穆克什的爷爷是一个贫穷的乡村教师,父亲迪鲁拜因为没钱,不得不在17岁的时候跑到当时还没那么穷的也门打工。

一个偶然的机会,迪鲁拜发现也门的一种银币的含银量却高于它的面值。于是他开始着手准备兑换这种银币,并熔化后提纯,制成了银条卖给了英国人。这样敛财了3个月后,当地政府发现银币减少后制止了这种行为。

父子俩,一个在也门开始发家致富后回印度大捞特捞,一个是在也门出生的印度人在国内疯狂聚富,垄断了几大行业,形成了专属于自己的财富帝国!

迪鲁拜是个奇人,教孩子很有自己的一套。虽然自己的出身并不算什么,但他在任何方面都极具远见。

儿子穆克什的学校,他从来没有去过。但他会登报找家庭老师来带小孩,按自己的想法给孩子配备老师。

他不要老师教穆克什书上的东西,而是要教常识性的内容,不然就是带孩子们坐火车去孟买等地旅游,去打板球和踢足球等。

所以,童年的穆克什早早就接受很完备的教育,也热爱大自然。到现在他都喜欢去买熙熙攘攘的街上买东西吃,也会每周看三次宝莱坞的电影,在习惯爱好上,穆克什总会有自己的安排。越成熟的人,越有自己的主见,且不受任何人的影响。

而在家庭方面,穆克什却会遵循父亲的那一套。因为迪鲁拜就算一天能主持100家店的开店仪式,他还是会在每周的周末带妻子和孩子一起出游。

穆克什的家庭为何这么坚固和幸福,也是受父亲的影响。作为一家之主,他除了挣钱还会好好经营家庭。

迪鲁拜自己对穆克什的安排,则是早早就带在身边,教他商业知识。稍微长大的穆克什,很早就习惯了每周呆在父亲的办公室里度过。

在读大学填志愿的时候,很多人以为穆克什会选纺织专业。因为他父亲那时已经是国内的纺织大王,可穆克什拒绝了。

填了自己向往的孟买大学化工系,他说:“从一开始,我就知道必须要寻找自己的出路!”

当年父亲带他各种开会,传授经验后,轮到他自己实践时,他放学就直奔办公室,几个小时就能处理很多事务。

大学学了化工后,在接手家族企业后开始用专业的知识大力拓展石油版图,成为名副其实的能源巨头。

去了美国斯坦福大学学了MBA之后,认可西方企业管理那一套,开始花巨资请杜邦公司的人过来传授管理经验。

当印度政府宣布开放零售业的时候,安巴尼的连锁商店很快就安排上了。同时还不断申请经济特区,你没看错,他就是有这个本事。他的这种特区概念跟我们的相近,但面积小得多,不过享受的优惠多。

而那场兄弟反目成仇,持续时间长,但真正解决起来也是很简单,母亲出面,一个深夜就谈妥了分家事宜。

世人在估量他财富规模的时候,常常会惊叹他对上下游产业链的掌控,以及集团多元化发展的势头之猛,计划之深远。

他父亲迪鲁拜17岁给人打工,24岁拿500美元开公司,回到孟买时手头积蓄不多。经过一番运作和精明算计后,迪鲁拜在化纤、石油化工、石油开采、电信、电力和金融等国家支柱性产业方面高歌猛进。

而到了长子穆克什,从2006年的85亿美元身家,到现在的超千亿美元,身家大暴涨。

对于这种厚实家底,他本人好像没有什么波动,一天会工作16个小时,极少参加娱乐活动。

“他工作起来好像一个机器,对数字了如指掌,知道它们如何运作,很少有CEO会知道那么多的细节。”

《独立报》曾评价他:“印度经济史可以分为两个时代,迪鲁拜之前,和穆克什之后。”

而他自己,也喜欢说一些不痛不痒的鸡汤:“即使是普通人,只要他有一个明晰的框架,也能取得卓越的成就。”

但,他能成为首富,能在有垄断能力的基础上继续扩大他事业版图,真的是有原因的,也是有实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