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狠人”——被自己蛙人炸沉的明星重巡
在意大利人为自己地中海利器特伦托级认真开工时,获悉这一消息的法国海军发现自己制作的条约重巡洋舰防护太弱,甚至还不如意大利的特伦托级一半时,高卢鸡们决定将絮弗伦级进行加固(后两艘)以来应付意大利的威胁(曾经的世界第二,到二战时地中海争霸,在到现在的法鸡!)。但是这个只为了应对意大利人的特伦托级重巡洋舰的改造,被机灵鬼意大利人打听到要远超特伦托级。对此一场地中海海军的“内卷”开始了。
意大利在特伦托级未完工时,就提出一艘全新的条约型巡洋舰设计方案。这次意大利人不想要主力舰队的前卫侦察兵,而是要一级舰队核心作战舰只(和日本的思想有点相似,次级舰队的主力),要在战列舰不在的情况下负担主力作战任务。在意大利人看来,地中海面积远小于各大洋,而意大利海军的主要作战范围也是地中海,所以这些次主要舰没有必要拥有高航速和远航程,这些战舰只需要火力猛,防护强就够了。
为了完成这款次主力战舰的设计工作,意大利海军要求在保持特伦托级的原有战斗力不变情况下,加强舷侧装甲防御,要达到200毫米的防护。但是这样一来整艘战舰的标准排水量要直线吨,这个数字大大超出了条约型巡洋舰的10000吨排水的设计标准。胆子不如日本的大的意大利人当即拒绝了这个设计方案,最后抠抠搜搜的决定战舰防护在150毫米左右,这样整艘战舰的吨位就会下降到可以做假账的11000吨。这样11000吨的次主力战舰设计方案在1928年获得海军高层的批准,这就是著名的扎拉级重巡洋。
这款意大利人的次主力战舰扎拉级,也就是在他们的首艘重巡洋舰特伦托级的基础进行改进的,他摒弃了为高速行驶而选择的高干眩平甲板舰型,而采用更轻的首楼舰型。这样就能减少舰体结构的重量为后来的增强防护作准备。意大利的付出也得到了他的回报,扎拉级强大的装甲防御成为了其最突出的特色,其眩侧装甲最大原度达到当时惊人的150毫米,水平防御除了70毫米的装甲甲板之外,还有着20毫米厚的防破片装甲铺设在上一层甲板上,这一级战舰装甲总重量达到了2700吨,是特伦托级的3倍(也就简简单单比法系第一艘条约重巡多上近6倍)。
扎拉级在建造时也加强了自己的火力水平,8门主炮换成当时最新款的1927年式。这款203毫米火炮射程达到34200米,在使用穿甲弹时炮口初速高达960米/秒。然而它的最大缺陷还是和之前的一样弹着点散布极大,意大利人使用的发射药为增量的(也是我们常说的嗑药炮)这样的情况导致意大利的战舰主炮炮管寿命过短,这样的缺陷也一直保留在这一级的战舰中。后来为了提高炮管的使用寿命,意大利水兵被要求使用减装药发射(意大利的减装药才和其他国家的正常装药差不多。),毕竟主炮的射击精度本来就差,远距离的射击命中几乎不可能,所以降低射程和初速是可以接受的。
吨位的增加也让扎拉级的主炮炮塔比上一级的特伦托级更大一些,更大的内部空间使得战舰主炮装填速度得到一定的提升。在远、中、近的防空火力上,意大利人还是对自己的武器有着迷之自信,那些纸面数据最强的高炮被全部安装在这一级战舰上。扎拉级在设计时就被要求降低自身航速为动力系统准备充足的空间和吨位,实际建造时锅炉和主机都被进行了极大的削减,最大航速直接下降到了32节。
扎拉级的改装之旅都是围绕着自身的防空系统进行,大量的100毫米高平两用炮被更换成了37毫米双联装机关炮;到1939年战舰身上剩下的鸡肋的40毫米机关炮和12.7毫米高射机枪全部被更换成了37毫米双联装机关炮。开战时防空武器装备的数量为:6座双联装100毫米高炮、4座双联装37毫米机关炮和4座双联装13.2毫米高射机枪。但是13.2毫米双联装高射机枪也没能保留太久在1943年全部换成了6座双联装和2座单管20毫米厄利孔机关炮。
扎拉级4艘姊妹(“扎拉”号、“阜姆”号、“戈里齐亚”号和“波拉”号),走的是异于其他条约重巡的重装甲重火力发展道路,在战争爆发后成为卡在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喉咙里的“鱼骨头”。这款战舰在地中海为十足的主力舰(战列舰的留在本土),地中海舰队的舰队很难在同等交战水平对他造成较大的伤害。当维也纳美术学院的落榜生挥舞着大棒冲进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在小胡子的“重建罗马帝国”的忽悠下。意大利正式加入了战争,扎拉级也立刻行动起来,为面条军前往北非保驾护航,并且多次出发拦截前往马耳他岛的英国船舰。
1941年3月马塔潘角大海战爆发,为了摘除卡在喉咙里“鱼骨头”,皇家海军从本土派遣了“勇士”号、“巴勒姆”号、“厌战”号战列舰伙同英国“可怖”号航母同前往地中海。3月28日夜,没有安装雷达系统的意大利海军一头扎进了拥有大量381毫米大水管的陷阱里。1万吨的条约巡洋舰始终无法和那个钢铁巨兽相比,扎拉级引以为傲的防御系统也不能抗住381毫米主炮的狂揍。扎拉号、阜姆号直接被“勇士”号、“巴勒姆”号、“厌战”号用381毫米主炮揍得“鼻青眼肿”,“阜姆”号当场沉没就沉入了马塔潘角海底;半身不遂的“扎拉”号在第二天凌晨,也被赶上来的英国驱逐舰“斯图亚特”号和“贾维斯”号用鱼雷和火炮击沉。而运气更差的波拉号更是在开战之初就从英国“可怖”号航母起飞的鱼雷机“骑脸”,大量的航空鱼雷将这艘战舰重创,被追赶上来的英国驱逐舰“贾维斯”号和“努比亚人”号用鱼雷击沉。
随着马耳他岛的战略地位越发重要,皇家海军多次开展支援行动,如1941年8月和9月分别开展的“肉馅行动”与“战戟行动”和1942年6月开展的“鱼叉行动”和“有力行动”戈里齐亚号都参与了拦截行动,但是效果不是特别的好。1942年12月因为地中海战局恶化,剩余的本级战舰都撤退到了撒丁岛附近的海域。1943年9月9日意大利政府向盟军投降,这些战舰被德国人控制。这些投降后的意大利海军开始恢复自己一战时的实力,在1944年6月26日由英国和意大利联合组成的蛙人部队潜入拉斯佩齐亚将戈里齐亚号炸沉。战后残骸被拆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