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时刻印度公开射程1万公里洲际导弹头号警告目标并非巴铁
2019年12月3日,来自印度防务界的消息称,印度成功地在一次测试中同时发射了两枚战术导弹。印度成功地从印度巴拉索县昌迪普尔的第三发射场上,同时发射了两枚“大地-II”型地对地导弹,而且还是夜间发射。
据印度方面报道称,这两枚“大地-II”型战术弹道导弹,都使用移动式导弹发射架,采用液体推进剂双发动机设计,射程可达350公里(220英里),有效载荷500公斤。不过,印度对外宣称,最大载荷可以达到1000公斤,这也是外界认为的印度核武器小型化能力的极限值,也就是说,“大地-II”型地对地导弹可以担负核打击任务。“大地-II”型导弹使用惯性制导系统,对外宣称精度在“几米内”,且具备末端变轨机动能力,可以进行战术突防。
“大地-II”型导弹先前一次成功的发射测试,于2018年2月21日进行的。“大地-II”型导弹是为印度空军需求而设计的单级导弹,印度陆军服役型号“大地-I”型已经退役,但是发动机仍然处于可利用回收阶段,“大地-III”型是印度海军装备。“大地”系列导弹是印度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发的液体弹道导弹项目,当前仍然在印度军队服役,而且还是印度主力短程弹道导弹部队的一员。
此外,印度的军火库中还装有中程导弹,不仅可以到达巴基斯坦的任何地方,而且还可以覆盖亚洲大片地区。上周,印度测试了“烈火-II”型弹道导弹,其射程可达1500公里,而印度核武库里的“烈火-V”型洲际导弹射程突破了5500公里。而就在印度在一周之内打了三发战术核导弹后,印度方面还“悄悄地”,“低调”曝光了自己的射程达到1万公里的洲际导弹:苏里亚(“Surya”意为:太阳神)洲际弹道导弹小型模型,据推测射程超过10000公里,并且采用了多弹头设计。
印度1万公里洲际导弹计划已经推行了多年,目的就是发展印度自己全球战略核打击能力。最初可以验证该项目存在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因为印度担心这个洲际导弹计划公开后,会彻底刺激到美国,所以迟迟没有公开。这一次印度居然对外公开了1万公里射程的洲际导弹模型,目的就是宣告印度又有了自行研发的最新洲际导弹,而印度发展射程1万公里以上的洲际导弹,显然目标不再局限于亚洲,俄罗斯等国家,目标就是美国和欧洲的核强国,英国、法国。
对于是否需要研发“苏里亚”洲际导弹,曾经在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简称:DRDO)内部进行过激烈的辩论。根据上个80到90年代在DRDO曾经服务的科研人员回忆,当时DRDO内部有两派意见,一个是印度作为一个进军全球第六大国地位的国度,必须拥有打击全球的能力。同时,开发洲际导弹还可以促进运载火箭的研发;另一派则认为,印度拥有无可比拟的国际地缘条件,如果一旦拥有了射程超过1万公里的洲际导弹,将会刺激大国神经,使得印度反而陷入到进退两难的地步。
就印度此番公布的模型来看,其陈列于DRDO的公开参观区,与著名的俄印联合研制的“布拉莫斯”高超音速导弹和国产“毒蛇”反坦克导弹并列展出,同一个展区还有印度的”大地“”烈火“导弹模型,暗示意味十分强烈,明显就是在对外宣布:“我,印度,已经制造出来射程1万公里洲际弹道导弹!”。毕竟这才符合印度一直膨胀的“大国”心理状态。
对于印度在核导弹领域的动作,印度内部方面评论称,印度的导弹计划迫使与巴基斯坦的核战争发生的几率增加。印度以开发自家生产的武器远远落后于实际进度(例如LCA战斗机和阿琼坦克)而臭名昭著!印度的任何武器开发时间比预期的要长得多。这也可能印度研发“苏里亚”洲际导弹的最大难题,至今印度号称射程超过3500公里的K4潜射弹道导弹,仍然没有进行“艇弹结合”实验。甚至水下模拟平台的全射程实验,也从11月拖到了12月,估计2020年能射出去就不错了。面对这样一个如此拖沓的印度国防研发能力,是不是印度人也只能靠造模型来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了呢?
对于印度一惯德行,观察印度核武器研究多年的美国乔治敦大学教授克里斯蒂娜·费尔颇有心得。他认为:印度和巴基斯坦“已经出于各种目的正在进行核武器竞赛,而且已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了”。“当然还有更多细微差别:巴基斯坦拥有世界上发展最为迅速的核武器计划。印度选择不让自己增加核武器库存,而旨在发展运载工具上。巴基斯坦已经并且正在努力获得新的战术核武器,尽管印度表示反对,但反对无效,印度目前在核武器运载工具,核弹头数量库存远远落于巴基斯坦”。“与印度各种花里胡哨的弹道导弹情况相比,巴基斯坦将在更多的运载武器上,部署更多的核弹头,实现核打击的多样化”。
“巴基斯坦已经为目前的弹道导弹开发搭载多个核弹头版本,还开发了难以拦截的短程战术核武器和巡航导弹。印度任何武器在部署时都会遇到问题,弹道导弹也是如此!”费尔警告说:“印度方面最大的问题是,印度过于频繁地宣布它具有多大的研制能力,发展出了一系列型号,而实际上印度这些导弹距离实战能力还很远,而巴基斯坦已经制定了核战应对计划,巴基斯坦导弹、核弹数量更多,更加务实。”
全文结束,谢谢大家阅读!欢迎更多理性有态度的朋友交流互动,您关心的也是我们关注的。